文学翻译中译者有意识型的“创造性叛逆”举隅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wu8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水浒传》一书中汇集的108位好汉因性格、外貌、身份等不同特点而获得了不同的绰号,对于这些人物绰号的英文翻译,不同的翻译版本呈现出不同的角度和特点。本文从译介学中关于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理论出发,以译者有意识型的“创造性叛逆”具体阐述沙译《水浒传》中人物绰号的翻译,并分析相关策略和方法,以期重新认识文学翻译的本质且进一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 《水浒传》 绰号翻译 创造性叛逆
  一、引言
  《水浒传》一书中汇集的108位好汉都有独特的绰号,这些绰号形象地概括了英雄们的性格、外貌、身份等特点,对于这些人物绰号的英文翻译,不同的翻译版本呈现出不同的角度和特点。本文从译介学中关于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理论出发,详细阐释沙博理英译本水浒传人物绰号的翻译,以求重新认识文学翻译的本质。
  二、有意识型的“创造性叛逆”
  “创造性叛逆”这一概念最早由法国著名文论家埃斯卡皮提出。他曾提出:“说翻译是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里(指语言);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作品的生命,而且赋予它第二次生命。”(埃斯卡皮,1987:137)埃斯卡皮对于“创造性叛逆”这一概念的诠释只停留在不同的语言层面,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到译者、读者及他们所处的截然不同的语言环境、文化环境及读者自身的接受环境。谢天振是国内最早注意到这一概念的学者,他曾指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特别鲜明、集中反映了不同文化在交流过程中受到的阻滞、碰撞、误解、扭曲等问题。”(谢天振,1999:13),谈及文学译作的真正价值,我们不能只考虑语言的层面,还要注意到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作者、读者所处的环境不同产生的一些问题。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语言活动,不仅仅是文字符号的替换,更是一种基于原文基础之上的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是意义的转换;在这个过程当中,语言和文化实现了沟通和交流。作为担负着文化和文化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理解和沟通桥梁的文学翻译,译作质量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则要求译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巧妙地运用各种翻译手段实现对原著的“再创造”过程。
  在《译介学》这一书中,谢天振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概括为两种:有意识型叛逆和无意识型叛逆。有意识型叛逆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目的而体现的主观能动性,是译者综合考虑了翻译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之后选择的结果。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翻译技巧和方法,比如:个性化翻译、节译、改写。这些都属于译者有意识型的“创造性叛逆”。
  三、有意识型的“创造性叛逆”在人物绰号翻译中的体现
  文章以沙博理译本中的人物绰号为例,从译者有意识型的“创造性叛逆”角度对其进行探究。
  1.“个性化翻译”在人物绰号翻译中的体现
  译者,尤其是优秀的译者,在从事文学翻译时大多有自己信奉的翻译原则,还有独特的追求目标(谢天振,1992:30)。其中,最能体现译者个性化翻译的特征莫过于“归化”和“异化”。谢天振认为所谓的“归化”,在文字深处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个译语文化“吞并”原著文化的问题;而“异化”则指的是译语文化“屈从”原著文化的现象。例1:“玉麒麟”是水浒英雄卢俊义的绰号,沙博理将它译成“The Jade Unicorn”。“麒麟”是中国神话中独有的一种动物且象征着吉祥和好运,水浒传的作者用这一绰号彰显人物的英勇事迹及他高超的武艺,但麒麟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因此,我们无法在英文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词;“Unicorn”在英文中是独角兽的意思,在西方国家是一种非常神秘的生物,代表着纯洁和高贵,沙博理用这一单词表达“麒麟”的含义,虽然原著中关于麒麟的文化含义已经被“吞并”了,但是目的语读者却同样能够感受到相似的文化意义。
  例2:“摸着天”是水浒英雄杜迁的绰号,因他身形高大魁梧,好像伸手就能触摸到天空;作者显然用了夸张的手法为读者刻画了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沙博理将它翻译成“the Skyscraper”,让目标语读者真实地感受到了该人物的高大形象,同时体现了译者翻译时的个性化。例3:“神机军师”是朱武的绰号,因他精通阵法且很有谋略,故而得此绰号。军师在汉语中指的是那些精通作战技巧,能够给最高领导提军事建议的人,沙博理译为“The Miraculous Strategist”,其中军师译为“Strategist”,便是译语文化“屈从”原著文化的现象,是译者的个性化翻译。
  2.“节译”在人物绰号翻译中的体现
  导致译文中采用节译技巧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是考虑到译入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有些是为了迎合读者的兴趣爱好及道德、政治等方面的因素。但是当译者过多地考虑到译作的可读性及可接受性而采用大量节译技巧时,可能会丢失掉原著中语言的丰富性和文化内涵的复杂性。例如,“独火星”孔亮,由于该人物性子急且好斗,因此得此绰号。沙博理将之译为“The Flaming Star”,“独”字并未译出。再如,“九纹龙”史进被译为“Nine Dragons”,“纹”字未译出;“圣水将军”单廷珪被译为“The Water General”,“圣”字未译出;“神火将军”魏定国被译为“The Fire General”,“神”字未译出;“神行太保”戴宗被译为“The Marvelous Traveler”,“太保”一詞为我国古时的官职名称,也未译出。译者在翻译这些绰号时大量采用节译的手法可能是为了考虑读者的可接受性,原著当中一些富含文化意义的词语在译作中丢失了。
  3.“改写”在人物绰号翻译中的体现
  勒菲弗尔曾提出:“翻译是对原文的改写。改写反映了特定社会中的某种意识形态以某种方式对原文的操纵。”(勒菲弗尔,1992:26)。译者所处社会中的意识形态或是译者本身的意识形态能对翻译影响重大。改写能渗透到翻译的多个层面,并不是不忠实于原文,相反在某种条件下是译者的一种必然选择。   例如:“双枪将”董平,因他善使双枪,有万夫不当之勇,故而得此绰号。沙博理译为“General Two Spear”,如果按照字面意思来翻,就应该是“Two Spear General”;但在英语中,职位或头衔通常放于人名之前,因此从语言层面来说,译者将两者的位置做了改变。这样的译文同样将人物的英勇形象带给目的语读者。再如,“智多星”吴用,因他足智多谋且通晓文韬武略,故而得此绰号。沙博理译为“the Wizard”,“智多星”在英文当中没有完全对应的单词,而“Wizard”有行家、奇才之意。沙博理的这个翻譯从语言层面来说能表达吴用的智慧,译入语读者能感受到该绰号背后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沙译版的《水浒传》中,译者尽力做到既忠实于原文,又能还原原著的意境和神韵。然而,由于人物绰号背后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元素,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个别文化缺失。沙博理翻译时尽可能地考虑到译语读者的理解度和接受度,大量采用文学翻译的相应方法和技巧,在部分绰号翻译中体现了译者有意识型的“创造性叛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为读者阅读原著提供多个视角,进一步做到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Shapiro, Sidney. Outlaws of the Marsh[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1980.
  [2]埃斯卡皮,著.王美华,于沛,译.文学社会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3]勒菲弗尔.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5]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6]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谢天振.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J].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2(1):30-37.
  [8]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
  [9]叶净.论文学作品中绰号的英译——以《水浒传》中绰号为例[D].成都:四川大学,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 屈原和威廉·布莱克,分别是中西方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们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成就,是深刻隽永的。同时,也展现出中西方在诠释情感方面所表现的差异与共性:抒发爱国情怀时,情感色彩上表达的差异;表达情感时,艺术手法的异同。本文阐述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异同,以期加深人们对于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 屈原 威廉·布莱克 爱国情怀 藝术手法 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  一、引言  屈原是
摘 要: 分析外国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形象,可以让人物变得生动有趣,不仅能让研究者对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还可以让他们更容易地记忆人物形象及人物塑造模式,提高研究者的文学审美水平。本文以《哈姆雷特》为例,分析外国文学中如何塑造生动形象的人物。  关键词: 外国文学 人物塑造 模式分析 哈姆雷特  世界文学由外国文学和中國文学组成,对于世界文学来说,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都很重要,在
很多专业摄影师或者发烧级的摄影爱好者都拥有多套器材。比如笔者,外出拍摄的常规装备就是4×5相机一套(4只镜头)和135数码单反一套(16-200mm焦距3只镜头),再加上10个4×5片夹、617卷片后背、胶卷、闪光灯以及充电器等附件,有时候还要带120相机,数量实在可观,所以选择能把它们全装下的摄影包一直是个难题。另一关键问题是即使全装下了,背负的重量也太大,而笔者经常需要在山区长距离行走拍摄,不
摘 要: 教师不能只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任务,还应当成为合格的心理健康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责任。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深受家庭的影响。因此,家校联合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家校联合 和谐相处  作为一名小学一线教师,我深知当今最重要的教学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马克思曾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
郑荣明 1966年生,江西宁都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岭南书法院院长、岭南书法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执行主席、广东省政协书画院理事、暨南大学艺术学院校外书法硕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珠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书法界》《中国书法评鉴》主编。发表近百万字学术评论文章。曾获中国文联第八届“文艺评论奖”二等奖、广东省文联“广东文艺评论奖”二等奖。出版《虞体部首偏旁临帖》
摘 要: 本文选取HBA项目中的一节大班课课堂教学视频为转写依据,从课堂提问的数量、类型和问题的分配方式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出HBA大班课提问特点四条,分别是课堂提问数量大密度高;以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为主;多种问句形式综合运用;分配方式以集体回答和提问后指定回答为主。  关键词: 哈佛北京书院 大班课 课堂提问  一、引言  课堂提问作为教师推动教学进程,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所教授内容
摘 要: 本文一方面结合相关资料进行考辨,指出当前被学界公认的西瑛《懒云窝》三首实际上只有一首,另一方面对《懒云窝》及其和曲中的隐逸思想进行分类和探因研究,认为导致以《懒云窝》为代表的元人隐逸思想形成的根源在于复杂险恶的政治环境及中国传统的儒道佛思想。  关键词: 阿里西瑛 《懒云窝》 和曲 作品考辨 隐逸思想  一、《懒云窝》三首考辨  阿里西瑛,元代中后期散曲家,西域人,具体生卒年不详,有小令
摘要 电影《紫色》是—部反映美国黑人女性成功抗争史的优秀作品。《紫色》不是西莉的屈辱史,而是她成功的抗争史。这部作品成功地表达一个黑人女性对生命的热爱,最大程度地宣传了种族平等和男女平等的思想。西莉的成熟离不开“性”这一贯穿始末的主题,她经历了温顺、反抗、寻根和回归自我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完整地再现了人物在女性意识、女权主义、妇女主义三个阶段演变的全过程。  关键词 《紫色》 黑人女性 性    
摘 要: 当前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英语学科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文化,从而提高学生交际能力,让英文立足于中学英语教学,对中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讨论和探究。同時,力求改变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和能力,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小组合作学习 趣味性 能力  近几年来,在初中英语新教材的改革与实施中,明确要求英语教学应遵循趣味性原则,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
摘 要: 近年来,虽然我国高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实践得到国内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研究呈上升势头,但是,因“课程思政”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管理制度、学术研究和制度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通过研究“课程思政”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的应用,有助于探求“课程思政”课堂融入路径,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应用文写作 教学应用  “课程思政”2014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