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老人“当年勇”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m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委宣传部要编写一份县志,由我主编,由于档案史料很不完整,为了完善资料,让历史的解释更有说服力,我决定采访一些老同志。退休的老干部最喜欢提“当年勇”,一讲起来滔滔不绝。于是,我约了几位经历丰富的老同志,以期尽早完成前期的准备工作。
  那天正是下午,看到近70的老人身体硬朗,正在院子里喂鸡。虽然提前几天早已预约,但老人仍旧不停地搓着手,低着头,嘴里喃喃地说着:“说什么好呢,叫我从哪点说起呢?”为了消除老人的紧张感,我放下了手中的录音笔,并叫围着的人散去。我提醒老人:“您就从懂事那会谈起吧。”
  老人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如数家珍讲起十五六岁做农活,肩挑两百多斤都不嫌重;讲他游泳的技术,那可是一个猛子扎下去,能在水下憋气两分钟,他还因此救了两个玩水的小孩……老人边讲边用手比划,手舞足蹈,滔滔不绝。他还说20岁时,在村上文宣队吹唢呐,那唢呐吹得可是专业水平,排练完节目,好多女孩子要他送她回家。老人说到动情处,还忍不住朝里屋老伴儿瞟了两眼,偷偷地嘿笑两声。
  我们本来是想让老人回忆—下这多年来的经历,反映历史的沧桑痕迹,以及改革开放的春风带给我们生活的日新月异。可老人说的都是他那些“当年勇”。
  有道是“好汉不提当年勇”。可老人不一样,津津有味地讲当年多么的“有勇气”、“有能力”,再怎么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老人,一提到那些“当年勇”,就口齿伶俐,思路清晰了,十遍八遍仍不厌烦。后来我听一位心理专家说,老年人由于机体组织的退化,只有通过对储存在大脑中的往事反复的叙述,来填充最近记忆力的不足。老人的这种爱提“当年勇”,能让他们获得身心的愉悦和满足。
  看来,老人爱提“当年勇”于身体有益而无一害。我们常说孝敬老人,那不妨先从多听他们那些“当年勇”开始,做个很好的倾听者,其实,这也是一种孝。
  【编辑:安然】
其他文献
玉竹又叫萎蕤、竹七根、连竹等,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玉竹的根茎。《本草经集注》云:“茎干强直,似竹箭杆,有节。”故有玉竹之名。我国大部分地区皆有分布,以河北及江苏产者为最佳。秋季采挖,洗净,晒至柔软后,反复揉搓,晾晒至无硬心,晒干;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晒干,切厚片或段用。  玉竹是一味传统中药材,一直被视为养阴生津之佳品。早在《本经》中已将其列为“上品”药材,言其:“主诸不足,久服去面黑黯,好颜
健康是人生第一大财富,长寿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和美好愿望。长寿宏图的实现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及,要靠点点滴滴的日积月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长寿需要在生活中精心构造,其中最重要的即是“五个一”。  一个宽广博大的胸襟 长寿尽管表现为增龄的生理现象,但却与人的心理即精神、思维、情绪、性格等密切相关。大凡长寿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心胸开阔,性格开朗,精神豁达,情绪乐观,不嫉贤妒能,不斤斤计较,不为一点点
深入分析白炽灯灯丝设计,在保证参数电压、功率、寿命、光通量的前提下,确定设计公式中各个参数的选取,并确定在特定条件下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以便进行小范围参数调整。
知足之乐  有位老汉,从闺女家探亲归来,一路唱着小曲儿进了家门。“爷爷好?”小孙子边说边跑过来。“好,好……”老汉边回答,边把小孙子抱在怀里。老汉刚在沙发上落座,老伴儿便给他端了杯茶来。老汉连忙起身,作长揖道:“谢谢夫人……”老伴儿好奇地瞅着老汉:“今天又有什么好事了,这样高兴?”老汉说:“我成了‘三有’老人了,能不高兴吗?”老伴儿问:“‘三有’是何意?”老汉说:“我出门乘车有人让座,回到家来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