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SLE患者β2糖蛋白I(β2GP I)基因G817T(Val247Leu)和G1025C(Trp316Ser)多态性与抗磷脂抗体(APLs)、血栓及妊娠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分析378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血液标本,DNA测序分析Val247Leu和Trp316Ser多态性;ELISA法检测抗β2GP Ⅰ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ACA);蝰蛇毒凝固法测定狼疮抗凝物(LAC)。将SLE患者
【机 构】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SLE患者β2糖蛋白I(β2GP I)基因G817T(Val247Leu)和G1025C(Trp316Ser)多态性与抗磷脂抗体(APLs)、血栓及妊娠并发症的相关性。
方法分析378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血液标本,DNA测序分析Val247Leu和Trp316Ser多态性;ELISA法检测抗β2GP Ⅰ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ACA);蝰蛇毒凝固法测定狼疮抗凝物(LAC)。将SLE患者按照APLs(抗β2GP I抗体、LAC、ACA)、血栓及妊娠并发症进行分组,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上述因素与Val247Leu和Trp316Ser多态性的相关性。
结果健康对照组Val247Leu位点的主要基因型是LL,占57.08%,而SLE患者组为VL,占59.5%(χ2=45.01,P=0.000)。Val247Leu的基因型构成与APLs、血栓及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均有关。VV基因型是并发血栓的高危因素(OR=6.79,P=0.000),也是产生抗β2GP I抗体(OR=3.75,P=0.000)、ACA(OR= 2.12,P=0.044)及妊娠并发症(OR=3.85,P=0.017)发生的危险因素。VL基因型是抗β2GP I抗体(OR=2.95,P=0.000)、LAC(OR=1.88,P=0.007)、ACA(OR=2.47,P=0.000)产生的危险因素,也是并发血栓(OR=2.91,P= 0.001)及妊娠并发症(OR=2.74,P=0.016)的危险因素。Try316Ser位点以TT基因型为主,其次为TS,基因型构成在SLE患者与对照组间无差异,与APLs、血栓及妊娠并发症均无相关性。
结论SLE患者Val247Leu多态性与APLs的产生、血栓形成及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均有关。VV、VL基因型是产生APLs,发生血栓及妊娠并发症的危险因子。尤其是VV基因型,是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Try316Ser多态性与APLs的产生、血栓及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均无关。
其他文献
目的儿童严重脓毒症为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难题且无新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对欧洲及美国PICU诊治儿童严重脓毒症现状进行比较,以了解其地理差异,或可提高远期国际性研究设计水平。设计对脓毒症发病率、预后及治疗研究(sepsis prevalence,outcomes and therapies,SPROUT)所得数据进行二次分析。比较PICU特点、患儿人口统计学、治疗方法及预后数据。采用多因素回归模型确定病死
异常的胎盘主要包括胎盘功能不全、胎盘感染、胎粪污染、胎盘种植异常以及双胎胎盘血管吻合等,这些异常的胎盘病理可导致胎儿、新生儿缺氧缺血或早产,从而引起新生儿脑损伤。
目的探讨儿童坏疽性口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进展。方法分析儿童坏疽性口炎并发脓毒症的临床治疗情况,并回顾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坏疽性口炎合并脓毒性休克患儿入院后立即予以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抗休克治疗;利奈唑胺[10 mg/(kg·次),每8小时1次]、美罗培南[20 mg/(kg·次),每8小时1次]抗感染;同时立即给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并予以静脉用人免疫丙种球蛋白、人血白蛋白支持治疗,入院后10 d手术
目的利用CONSORT声明统计和评价《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上临床试验研究报告的质量。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收集从2011年1月至2015年11月发表在《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的所有文章,利用2010年CONSORT声明,对临床试验类的文章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在检索出的1 317篇文章中,有62篇(4.7%)属于临床试验。参照CONSORT声明,所有文章均满足从1b到6b项标准(包括摘要,引言,方法
目的通过对巨大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即卡-梅综合征(Kasabach-Merritt syndrome,KMS)的临床分析,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KMS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例KMS患儿的临床资料特点。结果所有病例均符合KMS诊断,均于生后1年内发病,新生儿期起病11例;男8例,女5例;血管瘤以位于躯干和四肢浅表组织多见,位
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抗体在SLE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精神狼疮(NPSLE)组36例、认知功能正常的NPSLE组30例、非神经精神狼疮组(No-NPSLE)64例、其他结缔组织疾病组(CTD组)100例和健康对照组30名血清中抗NMDA受体抗体水平,对各组进行简易智能量表评分及实验室指标记录,并在治疗2周后复查
目的研究SAPHO综合征临床活动性与血清骨钙素、血清β异构C末端肽(β-CTX)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8例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的SAPHO综合征患者,检测患者炎症指标和血清骨钙素、β-CTX浓度,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评估SAPHO综合征患者临床活动性与炎症指标、血清骨钙素以及β-CTX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APHO综合征活动组患者血清β-CTX(0.43±0.20)
目的明确涎腺超声在SS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其与疾病活动指标、重要脏器受累情况的相关性。方法SS患者共116例,其中原发性71例,继发性45例,分别进行涎腺超声检查,同时收集患者的炎性指标、免疫指标及系统受累情况的临床资料。对照组49例行涎腺超声检查。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S患者涎腺超声异常表现的阳性率(56/116,48.3%)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4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