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为主体的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思考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enhua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机务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赋予了信息技术教育极其广泛的社会性。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知识并且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这是当代中学生的必要的技能掌握。本文从信息技术教育引入初中生活的教育作用的角度出发,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以生活为主体的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做出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生活主体;初中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思考探究
  引言
  在初中阶段,学生接受的信息技术教育是可以充分的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潜力,调动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初中生由于其正处于青春期的特点,其思维判断能力逐渐的向理性判断靠拢,在这一阶段,其自我学习的能力逐渐增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对初中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信息技术教育融入生活的教育作用
  (一)贴近生活,引起学习兴趣
  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今天,将信息技术教学脱离于生活是不现实的,离开了生活,信息技术就是空有理论知识操作,却没有实践应用。这样交给学生往往是不能良好的应用自身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初中生正是其从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在信息技术普及的现在,学生往往都会拥有一些计算机操作的基础,教师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学生的这种特性,加以细微的引导教学,拓展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二)融入生活,实践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息技术能力,但是仅仅是理论教学,学生得不到实践,往往就会让学生不会应用自身的理论知识,在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因此,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生活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生活为主体,为学生分析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对生活、学习的积极影响,逐步的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应用于生活,是培养初中生自身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既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还能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应用中产生创新的想法,不断的去探索学习信息技术。
  二、以生活为主体的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
  (一)创设生活情境,培养信息技术应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十分注重教学和生活的联系,立足于生活才能让学生不断的在生活中引用信息技术,才能不断的锻炼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笔者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等网络工具,去解决自身所遇到的难题,去了解自身感兴趣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逐步的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自身的性格特点的同时还充分锻炼了学生在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例如,在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等节日临近前,笔者就会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身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收集生活中传统节日的民俗习惯,自己去構思主体,灵活应用自身说会的信息技术,设计节日贺卡,进行班级内部的互赠。利用学生之间贺卡的互相比较,逐渐的加深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的熟练度,通过笔者的任务教学的目标,让每个学生在设计贺卡时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
  (二)利用时事热点,展现信息技术魅力
  初中学生往往会喜欢关注社会上的时事热点,笔者有时会通过社会的热点问题来进行举例教学,例如,在钓鱼岛争端这个热点问题上,笔者就让学生去网上搜集关于钓鱼岛的信息,从历史到现在全方位的解释了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让学生制作钓鱼岛支持信函,发布到网络上,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搜索,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立足于生活,让生活去引导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更能让学生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在生活中得到应用实践。将信息技术教学和初中学生生活进行有机的融合,不但能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全面的激活信息技术课堂,更能锻炼学生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让信息技术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三)立足于生活,锻炼信息技术技能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会根据每个模块的知识,来确立本模块的生活应用的主题。例如,在“电子杂志的设计和制作”这一课时,笔者鼓励学生去制作自身所感兴趣学科的学报,可以制作英语学报、语文学报等,还可以制作校报,班级大事报等等。在“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根据学校内的校园景色,班级内的班级特色来制作,通过学生对生活、对身边事的悉心观察,仔细收集筛选素材,最终结果确定了自己说制作的多媒体作品。这一个个教学活动中,不仅仅全面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还让学生将理论应用到了生活实践,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总之,将信息技术教学贴近生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的被激发。学生自主的去接受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不但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还让学生明白自身所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辛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程教学改革[J].教学技术应用,2016
  [2]陈冉.信心技术教育融于生活的思考[J].中小学电教,2017
其他文献
支气管平滑肌瘤(intrabronchial Leiomyoma)是起源于支气管平滑肌的良性肿瘤,临床少见.肿瘤常位于肺外周,若位于主支气管或肺叶支气管,早期即因肿瘤刺激而出现咳嗽,随着肿瘤逐渐增大,可造成支气管狭窄、肺部继发感染,临床症状有局限性哮鸣音、发热、咳嗽和咯血.传统以手术切除为主,创伤大,近年来,随着支气管镜介入技术的发展,开展了多种有效的介人治疗方法[1].我科2004年3月为1例支
目的 通过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探讨有效降低卒中患者致残率的方法.方法 将103例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肢体早期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并于住院第1天及4周时用Barthel氏(AD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做出评价.结果 干预组患者入院4周后与常规组比较ADL评分有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康
计算机网页设计的概念主要包括网页设计布局的整体造型以及网页设计布局页面的尺寸。科学合理的网页设计布局不但能够带给人们美感,并且还能使人们在浏览的过程中内心放松。计
目的 探讨内瘘闭塞的原因及溶栓方法.方法用2 500单位/毫升的尿激酶生理盐水溶液40~80 ml(含尿激酶10~20万单位)对闭塞的内瘘反复抽吸、推注.结果对16例内瘘闭塞的患者进行溶栓处理,12例效果良好,血流量恢复正常,完全满足血透需要,1例血流量不足,3例无效.结论尿激酶溶液瘘管内静脉注射,溶栓效果显著,内瘘闭塞患者应及早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
【摘 要】英语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然而这个学科的教学因素比较复杂,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在固定的时间内,掌握应当学习的英语知识。这种情况,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英语水平的发展,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本文将提出利用微课辅助教学的方式,点亮小学英语课堂。  【关键词】微课;小学英语;小学生  微课,指的是包含英语学习内容的小视频,时间大约只有5分钟左右,它的运用能够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
【摘 要】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对于学生攻克解决抽象、深奥、难懂的物理问题有一定的帮助。但类比在不同的方面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其最终的解决效果也因题而异。为了让学生更清楚详细的了解这一方法,在新编的初中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实验,用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类比方法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方法,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物理;类比;实践策略  初中
【摘 要】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已有的公办学校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这就促使了大量的民办高校的诞生,迄今为止,全国的民办高校已有4000余所,已经成为我们当前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为我们高等教育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存在问题;对策  民办高校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着高质量教学的理念,大量引进高端人才,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为民办高
【摘 要】江苏海门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我园地处郊区,有许多乡土资源可以让孩子们扩大视野、增强经验、培养孩子丰富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积极挖掘乡土教材。乡村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幼儿教育的活教材,我们要以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教育活动的革新,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这些自然材料给了幼儿充足的创造空间,是一把开启幼儿快乐成长的金钥匙。  【关键词】乡土资源;挖掘;利用;家
先天性主动脉窦瘤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13%~3.56%[1],病理解剖多变,术式不固定,手术操作复杂,手术护理配合有其特殊性,术中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2000-2005年间,我院共收治16例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