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里需要绿色植物!
班会上,我说了我的想法。
有人说:“别折腾,养不活。”
有人说:“不好养,浪费钱。”
但也有人问:“种什么呀?”
我抓住这个问题,顺水推舟。“种什么?这是个问题,我们大家可以议一议,我们班应选择哪些类型的植物?”
反对养花的说:“咱班窗户朝北,不朝阳,光照不好。”
我一听,心里惊喜——懂行!
有人接道:“很多室内盆栽喜阴,很容易成活的。”
知道得不少,知识面挺宽。
“要买便宜的,班费不够用了,万一失败损失也不大。”
不愧是我们班的生活委员,财务大臣精打细算啊!
经过讨论,大家得出结论,选择植物应满足以下条件:
1.喜阴,生命力旺盛,养护方便简单。
2.价格便宜。
3.绿色美观,能开花最好。
我打开之前准备好的PPT,给大家展示并简单介绍相关的植物盆栽,水仙、绿萝、滴水观音、白掌、富贵竹、风信子等等。大家兴趣高涨,挑选起来。
“富贵竹好看!”
“绿萝叶子大!”
“风信子花好看!”
“水仙花很好闻!”
“这不是大蒜吗?还有蒜苗!”
我展示的水仙图片中有一张是尚未开花的,只有下面的球茎和抽出的绿叶,经他这一说,还真有点像,看来相比水仙,学生更熟悉大蒜。
有学生马上提议:“咱种点大蒜吧!我家就有,盘子里加点水就行,很简单,还能长蒜苗吃。”
不知是新鲜,还是起哄搞怪,大家纷纷响应,拍手叫好。
“能种蒜黄吗?我喜欢吃蒜黄炒鸡蛋。”全班哄堂大笑。
“大蒜、蒜苗和蒜黄是一回事吗?有关系吗?”
看来这些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啊。我说道:“不懂就问,非常好,那它们三者有关系吗?再加上一个我们平时吃的蒜薹,又是什么关系?”
这一问,学生更糊涂了。我给他们讲解了四者之间的关系,学生们听后恍然大悟,更有兴致了,尤其是对大蒜与蒜黄的神奇转化,大家半信半疑,要求在班里试一试。我表示赞同。
就这样,经过集体商议,献言献策,我们的班级绿色计划开始了。
第二天,班委便买回大蒜、水仙、风信子、绿萝和白掌,同学们还亲手制作了培育蒜黄的遮光的箱子。
大蒜摆盘,蒜黄进箱,花草上架,教室后面的一角华丽转身成了小花园,生机盎然。再看看对照试验的两盘大蒜,一盘见光,一盘遮光,俨然农业试验田,科研范儿十足。
同学们从此在学习之余有了其他关注点,有了学习之外的共同话题,沉闷的教室多了一角绿色,冬日单调的生活平添了一份乐趣。同学们精神更足,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
由水仙开始,在蒜黄结束。班级议事,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加上一个不靠谱的提议,在大家的智慧和努力之下居然绽放了奇迹!
(河南郑州市第五中学 贾玉涛)
相较于将议事运用于其他班级事务,议班级活动,更需要学生投入热情。因为班级活动开展得成功与否,与学生的参与度密切相关。人是社会性的,如果学生对活动的热情不高,只能说是班主任对学生的引导不够。
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创意,讨论活动方案,选派活动人选,无疑是激发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积极性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在这个“议事”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最大限度地接纳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想法。一来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来活动需要创新,而学生有时候比老师更有创造力。用尊重接纳的态度,学生就能将“不靠谱的提议”变成班级活动中的奇迹。
班会上,我说了我的想法。
有人说:“别折腾,养不活。”
有人说:“不好养,浪费钱。”
但也有人问:“种什么呀?”
我抓住这个问题,顺水推舟。“种什么?这是个问题,我们大家可以议一议,我们班应选择哪些类型的植物?”
反对养花的说:“咱班窗户朝北,不朝阳,光照不好。”
我一听,心里惊喜——懂行!
有人接道:“很多室内盆栽喜阴,很容易成活的。”
知道得不少,知识面挺宽。
“要买便宜的,班费不够用了,万一失败损失也不大。”
不愧是我们班的生活委员,财务大臣精打细算啊!
经过讨论,大家得出结论,选择植物应满足以下条件:
1.喜阴,生命力旺盛,养护方便简单。
2.价格便宜。
3.绿色美观,能开花最好。
我打开之前准备好的PPT,给大家展示并简单介绍相关的植物盆栽,水仙、绿萝、滴水观音、白掌、富贵竹、风信子等等。大家兴趣高涨,挑选起来。
“富贵竹好看!”
“绿萝叶子大!”
“风信子花好看!”
“水仙花很好闻!”
“这不是大蒜吗?还有蒜苗!”
我展示的水仙图片中有一张是尚未开花的,只有下面的球茎和抽出的绿叶,经他这一说,还真有点像,看来相比水仙,学生更熟悉大蒜。
有学生马上提议:“咱种点大蒜吧!我家就有,盘子里加点水就行,很简单,还能长蒜苗吃。”
不知是新鲜,还是起哄搞怪,大家纷纷响应,拍手叫好。
“能种蒜黄吗?我喜欢吃蒜黄炒鸡蛋。”全班哄堂大笑。
“大蒜、蒜苗和蒜黄是一回事吗?有关系吗?”
看来这些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啊。我说道:“不懂就问,非常好,那它们三者有关系吗?再加上一个我们平时吃的蒜薹,又是什么关系?”
这一问,学生更糊涂了。我给他们讲解了四者之间的关系,学生们听后恍然大悟,更有兴致了,尤其是对大蒜与蒜黄的神奇转化,大家半信半疑,要求在班里试一试。我表示赞同。
就这样,经过集体商议,献言献策,我们的班级绿色计划开始了。
第二天,班委便买回大蒜、水仙、风信子、绿萝和白掌,同学们还亲手制作了培育蒜黄的遮光的箱子。
大蒜摆盘,蒜黄进箱,花草上架,教室后面的一角华丽转身成了小花园,生机盎然。再看看对照试验的两盘大蒜,一盘见光,一盘遮光,俨然农业试验田,科研范儿十足。
同学们从此在学习之余有了其他关注点,有了学习之外的共同话题,沉闷的教室多了一角绿色,冬日单调的生活平添了一份乐趣。同学们精神更足,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
由水仙开始,在蒜黄结束。班级议事,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加上一个不靠谱的提议,在大家的智慧和努力之下居然绽放了奇迹!
(河南郑州市第五中学 贾玉涛)
相较于将议事运用于其他班级事务,议班级活动,更需要学生投入热情。因为班级活动开展得成功与否,与学生的参与度密切相关。人是社会性的,如果学生对活动的热情不高,只能说是班主任对学生的引导不够。
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创意,讨论活动方案,选派活动人选,无疑是激发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积极性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在这个“议事”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最大限度地接纳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想法。一来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来活动需要创新,而学生有时候比老师更有创造力。用尊重接纳的态度,学生就能将“不靠谱的提议”变成班级活动中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