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无偿献血全血采集中,极少数献血者可发生献血不良反应,我国出于对无偿献血者身体健康的保护和便于对献血反应大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于2017年5月12日颁布《献血不良反应分类指南》[1],2017年11月1日实施.我们对实施运行后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确保《献血不良反应分类指南》有效运行.方法:随机抽查2019年8月份6份《献血不良反应登记表》查看填写情况;对一线基层血液采集医护人员发放15份调查表,对《献血不良反应分类指南》内容的掌握和对新修改的《献血反应登记表》使用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抽查6份献血反应登记表填写内容全部良好,书写规范且无漏项;《献血不良反应分类指南》内容掌握程度方面15人中除1人基本掌握外其余14人完全掌握;15份中对新版献血反应登记表格式及内容情况全部满意,未出现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情况.结论:《献血不良反应分类指南》实施后,采供血一线员工对指南内容掌握情况良好,新修订献血不良反应登记表填写正确规范.对该表内容、格式以及填写较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