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水、热、盐耦合运移的数值模拟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eaflower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盐分在土壤中的动态迁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综合运用多孔介质热、质传递理论,考虑温度效应对土壤湿分迁移的影响以及不动水体与盐分吸附或解吸作用,建立了全面描述土壤中水、热、盐耦合运移的数学模型并进行相应的数值研究,获得土壤中水、热、盐的动态迁移特性,探讨了土壤质地对盐分运移的影响,以期为土壤次生盐渍的防治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模拟结果表明:盐分运移受土壤质地与结构的影响较大,并与土壤水分运移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利用低氧分压法在已服役炉管的内表面制备防结焦氧化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AX)、X射线衍射仪(XRD)及划痕仪等实验手段,研究已服役炉管及氧化膜的形貌、组织结构、氧
以十聚钨酸季铵盐([Bun Py]4W10O32)为催化剂、质量分数30%的H2O2为氧化剂,研究了环己醇催化氧化生成环己酮的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H2O2和催化剂的物质的量等因素对
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分析方法,对2.25Cr1Mo钢经受三次热循环后的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三次热循环作用,获得贝氏体组织。经三次热循环—三次热循环中最高峰值温
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分析方法,对2.25CrlMo钢经受二次热循环后的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二次热循环作用,获得贝氏体组织。但经第一次峰值温度热循环作用所形成的粗大
分析了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中筋材-桩-桩间土协同作用机理,利用圆弧线模拟筋材的挠曲变形,假设桩间土为理想弹塑性体,通过对筋材、桩体和桩间土进行力学分析,推导出了双向增强
以空气和水为介质,模拟减压蒸馏塔进料分布器的操作工况,对开发的一种新型十字挡板型进料分布器的气体分布均匀性、雾沫夹带率和过程压降等性能进行试验测定。验证了流体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