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和墨汁:“80后”书生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p_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
  1903年,在日本东京弘文书院求学时的周树人,剪了留了23年的辫子。后来他这样回忆大清留学生的辫子:“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着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剪了之后,一身清爽的鲁迅照了张照片,并在照片上题诗,送给自己的挚友许寿裳: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阁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从日本留学归来的他没混到一张像样的文凭,所学专业是医学却发现根本于世无补,弃医从文后又不得门径。海归的他先在杭州城里的浙江一师担任助教,在著名的“一师风潮”中和老乡许寿裳们赶走了校长夏震武,自己也不得不卷铺盖回家。已年过而立的他谋到了绍兴府中学堂教员的饭碗,然而,等在家中的是无性无爱的妻子朱安,这是与他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
   这时外面世界却让鲁迅心绪颇不宁静,武昌革命党人起义成功了,不久上海光复的消息传来,接着杭州巡抚衙门也被革命党人王金发攻破。
  11月4日,作为老革命党人的鲁迅积极起来,他参加了绍兴本地新派人士举行的大会,并被公推为主席。据在场的周建人在《绍兴光复前鲁迅的一小段事情》回忆,这次会上鲁迅提议了几件事很快都通过了。“意见就是组织武装讲演队,宣传革命的意义,使大家了解。但须若干人组成一队,武装的,以防万一有反革命进行袭击时,可以抵挡。”
  就在绍兴城内革命势力蠢蠢欲动之时,末任知府程赞清审时度势,决定宣布绍兴“反正”。树未倒猢狲先散,面对席卷而来的革命,各地官员如程赞清这般的“革命”,显然是见风使舵的自保行为。绍兴光复后,原来的知府改成了绍兴军政分府府长,但“老爷”还是那个程赞清。
  鲁迅在《范爱农》中回忆,徐锡麟刺杀恩铭被铺的消息传来后,留学生群情激奋,这时鲁迅与徐锡麟的学生范爱农起了冲突。由于留学生们无力为烈士的死做点什么,又找不到恰当方式发泄情感,便谋划着要给皇太后打份电报,“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鲁迅是极力赞同这份电报的,而偏偏在他赞同声刚落后,出来反对的是范爱农。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鲁迅甚至想:“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此时激进的鲁迅不仅表现在言论上,还参加了杨笃生组织的北方暗杀团,准备向徐锡麟学习以我血荐轩辕,摧毁腐朽的清廷唤醒国人。后来鲁迅却从未执行过暗杀任务,他的理由是家有老母需要奉养。
   革命成功后的鲁迅短暂摆脱了郁闷之气,一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山会初级师范学堂读书的孙伏园回忆说,鲁迅来校就职时穿了件灰色的棉袄,却戴了一顶陆军帽。这样的混搭或许也是一种革命的表现。
   对鲁迅来说革命的唯一好处就是——头上可以没有辫子,从此可以昂首露顶,慢慢地在街上走,再也听不到什么嘲骂。剪辫子是鲁迅早年极具符号意义的一个革命行为。革命后辫子没了却再也没有非议之声,可鲁迅的革命理想却像辫子一样——没了。
   革命潮奔潮涌,潮来潮去后,阿Q的头被砍了,夏瑜的血变成了人血馒头……那位在革命前夕常与鲁迅对饮说疯话的范爱农失了业,最终在1912年溺水而亡。在鲁迅看来, “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
  这些乱象让鲁迅陷入了对辛亥革命的反思,他在《哀范君三章》中悲观地写下:“故人云散尽,我亦等轻尘”。在后来的《阿Q正传》里用“革命”“不准革命”“大团圆”几章笔墨,来思考革命前后的变与不变。
  带着对现实的失望,鲁迅奔向蔡元培所在的南京教育部,从此对家乡的“仇恨”一生都没有消减。
  
  刘师培:反复无常,为功名所累
  让鲁迅失望之极的王金发,生于1882年,也是一位80后。孙中山曾称王金发为“东南一英杰”,黄兴也称之为“东南名士,英雄豪杰”。蔡元培为王金发撰写传记,称赞他“大节觥觥”“落拓妩媚”,33岁 时被浙江都督朱瑞所杀。他以前确是位枪法精准的锄奸义士,算是光复会的一条汉子。
  刘师培因叛变革命投靠清廷,被王金发用枪堵在床上差点要了命,而刘的姻弟、同谋汪公权就是这样被一下解决掉。
  刘师培因求饶恳切命是保住了,但自此在上海无法容身,便公开投在了端方的幕下。刘师培的变节让很多人痛惜,他一生为功名所累,幸好得益于其非凡的才华,才得以苟全性命于乱世。让人眼花缭乱的刘师培不是三言二语能说清,他是近代学术史上绕不过的闻人,同样也以政治上善变而闻名,不过剥去浮华其实他骨子里是个书生。
  江苏仪征刘家是以《春秋左氏传》行世,家学渊源可追溯到其曾祖父刘文淇,三代都是恪守乾嘉汉学的学者。浓厚的治学氛围,使得刘师培赢在起跑线上,8岁熟读《周易》,12岁四书五经已倒背如流,稍长便遍读家中藏书。
  1901年,17岁的刘师培考取秀才,次年中举人。准备一鼓作气登上金銮殿,没想到在关键时候掉链子,他在会试时意外落第。落榜后的刘师培结识了章太炎,从此人生的轨迹发生变化。彼时章太炎在上海办《苏报》,其中反清反满的思想吸引了文青小刘。小刘开始有点崇拜老章,而老章素慕仪征刘家家学,于是两人一见如故。
  《苏报》案发,章太炎、邹容锒铛入狱,却没吓退刘师培。年轻气盛的他以“光汉子”(光复汉族)为名,出版发行《中国民族志》;与蔡元培等人创办了《俄事警闻》,主张通过暴力革命实现民主共和。刘师培与那个时代很多知识青年一样,走上从旧学到新学、从读书到革命的路子。
  然而,1908年初,与同盟会貌合神离已久的刘师培,受到章太炎曾致信张之洞示好,与清廷错综复杂的关系启发。他密信清朝具有革新思想的端方,自报家门,忏悔自己参加革命的心路历程,并中肯地向朝廷陈述了他的意见,开列了十条“弭乱之策”。有才有学的端方号称清末四大能臣,对刘师培这样“回归主流”的“失足青年”当然是欢迎的。
  刘师培这封信并不是刻意检举揭发革命党的,而是自己对中国现实的看法和思考,但此种向清廷献媚献策是革命党难以容忍,所以才出现了王金发行刺一幕。刘师培此番被革命党人一吓唬,只得眼睛一闭与清廷穿一条裤子了,成为端方的暗探。1909年4月,因为刘师培的告密,革命党人张恭被捕。
  11月17日,武昌首义不久后,四川各地纷纷响应。清军溃不成兵,端方在资州死于乱军中,刘师培也成为阶下之囚。章太炎闻讯立即营救,章发文以方孝孺比刘师培,将其喻为“读书种子”,以为他追随端方、出卖张恭只是“小疵”。民国初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不久,章太炎、蔡元培等人便电请南京政府,从而保全刘师培的性命。
  刘师培获释后,并未吸取这次“小疵”的教训就此消停。他不久出川投奔阎锡山,后来又与杨度等人发起筹安会,主张拥立袁世凯称帝。1916年,袁世凯称帝百日后一命呜呼,接下对帝制祸首进行清算。然而在要严惩的名单中,筹安会最早核心成员却少了刘师培与严复。由于具体督办的李经羲以爱惜人才为由,他们获得了特批而赦免。
   蔡元培为北大校长随即向刘师培抛出绣球,北大成了刘最后的栖身之所。1919年在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中,刘师培因肺结核病逝,走完了他充满争议的35年人生。身后萧条,历二日始入殓,由蔡元培经纪其丧,陈独秀代理其殓资。次年2月由刘文典等抚棺归葬。
  妻子何震是刘师培变节的关键。何震美艳而强悍,常常向他做“河东狮吼”。何震在当时是有名的交际花,而且常常与其表弟汪公权出双入对,作为老师辈的章太炎有点看不下去,便私下告诉了弟子刘师培。没想到刘非但不信,反而嫉恨章“挑拨离间”,便公开反污章与清政府关系暧昧,这让章实在大为光火。
  刘、章出现难以弥补的裂痕,这竟成了刘变节的导火索。师徒两人自1903年初识,在一见倾心后很快进入了“蜜月期”,到如今却分道扬镳,让刘师培感到谁也靠不住,革命更是不靠谱。因为彼时革命起义屡次失败,清廷开始进行宪政改良,加上何震与汪公权的挟持,刘师培开始向“体制”靠拢。事实上这一切只能算是刘师培变节的诱因,他离心革命最关键是政治的变化,此时刘师培已成为无政府主义的粉丝,成为这一理论的拥趸者,他与同盟会的分裂是迟早的事。
  
  黄侃:高楼撒尿识大师
  当众痛骂和痛哭刘师培的黄侃也是80后中的一位奇人,他与章太炎、刘师培并称为清末民初三大狂士,关乎他的段子真真假假广泛流传。黄侃因狂狷和才学闻名,由于后世之人对其生平事迹不甚了了,也很少有人读过他什么著作,都只是人云亦云称之为“国学大师”。正如有论者感叹:“诚哉斯言,而革命之黄季刚,于今知之者谁?
  革命的黄侃生于1886年,少时读书艰苦,1903年入湖北文普通学堂学习,遇到了蓟春同乡田桐。同学田桐是黄兴和宋教仁的莫逆之交,黄侃与田桐对时事英雄所见略同,同学少年志同道合,他们并肩用一切机会宣传革命思想,终日在一起密谋“造反”。
  纸包不住火,终于事情败露,黄侃不仅被学校开除,还遭当局通缉。1905黄东渡日本留学,同年8月同盟会成立,黄侃即加盟成为元老。留日第二年黄侃遇到章太炎,黄成为章门弟子还有段轶事。在日本时某日黄侃住楼上,章太炎住楼下。一夜黄因内急便从楼窗中解裤洋洋直泻,此时夜读正酣的章见尿水飞溅便破口大骂,黄侃也报以回骂。不骂不相识,待双方互通姓名后,两人越谈越投机,黄侃便折节称弟子。
  留日期间的黄侃成为反清的热血青年,他在《民报》等报刊上写下大量鼓吹革命文字。他1910年秋回国归里,筹设孝义会组织反清活动。 辛亥年7月,黄侃回到汉口,刚创刊的《大江报》社长詹大悲25日宴请黄侃。席间黄借酒痛骂立宪派,趁性写下了《大乱者救中国之药石也》,由铁路国有政策引申到政治变革,质疑清廷自以为是的立宪变革,号召在这没有一点点希望的中国来一次大乱以唤醒国人。
  这则短评被视为2个多月后爆发的武昌首义的战斗檄文。不久詹大悲被捕、《大江报》被封,获得舆论的一片同情之声,革命已是呼之欲出。也正是因这篇时评,黄侃几乎一夜之间暴得大名,成为鼓吹革命的风云人物。
  黄侃曾两次修改孙中山的挽联,当年孙中山逝世后,他建议改挽联为“同志尚未成功,革命仍需努力”;4年后奉安大典时看到国民党官员腐败,他愤然改成“革命尚未努力,同志仍需成功”。对革命失望的黄侃开始专心学术,成为学有所长的一代大家,而他的革命往事渐渐湮没无闻。作为其师的章太炎深感遗憾,在为黄侃逝世后撰写墓志铭时,十分详尽地描写道黄侃的革命事件:
  “世多知季刚之学,其志行世莫得闻也。……既冠,东游学日本,慨然有光复之志。尝归,集孝义会于蕲春,就深山废社,说种族大义及中国危机状,听者累千人,环蕲春八县皆向之,众至数万,称曰黄十公子。清宣统三年,武昌倡义,季刚与善化黄兴、广济居正往视……”
  
  熊十力:少年从军革命
  与黄侃同样以“国学大师”之名鸣于世的熊十力,早年也是抛头颅洒热血的老革命党人。他老家黄冈离黄侃不远,生于1885年的他比黄侃大一岁。其幼年家贫随兄在家耕读,17岁后开始投军武昌从戎,后入湖北陆军特别学堂。
  少年熊十力好力尚武,认为“军溃则清亡”,决计从军队内部着手运动。1904年,他在同乡何自新介绍下,认识了宋教仁、刘静庵、胡瑛等志士,并共同创建湖北第一个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1906年武昌最重要的革命团体日知会正式成立,熊十力加入了日知会并成为骨干。
  1906年5月萍醴起义爆发后,孙中山派胡瑛等人来湖北策应,熊十力积极奔走联络,策动军中士兵准备起事。然而事情很快败露,鄂军统制张彪悬赏五百金要熊的人头,他只得逃离武汉回到黄冈。
  回到黄冈的熊十力隐姓埋名,在白石书院教书直至辛亥革命爆发。武昌首义成功,湖北各地迅速光复。熊十力在直接参与了黄冈光复后,立刻赴武昌参与临时湖北革命都督府的组建工作并任都督府参谋。
  年轻的熊十力有着高昂的革命热情,任尔东南西北风,坚持民主共和理想岿然不动。他发表讨袁檄文反对帝制,参与护法运动讨伐北洋政府,奔走湘桂间以期支持桂军北伐,甚至去广州入孙中山护法军政府当幕僚。直至1917年孙中山的护法运动失败,他才顿悟所谓革命党人“绝无在身心上作工作者”。他在《与子非武》书中言,自己“目击万里朱殷,时或登高望远,独自登高,苍茫望天,泪盈盈雨下”,内心极度痛苦。
  熊十力看到革命过程中党人倾轧、争权夺利,让其极度不满,认为祸乱起于大众的昏聩无知。他主动远离纷争烦扰的军政,开始默默地发奋读书,越读越认为自己之前于学问方面是一无所知,所以遇到人都不敢仰首伸眉,就像张岱《夜航船》中描述的僧人一样不敢伸脚。痛定思痛的他意欲专心学术,导人正见,从此不作革命行动,而虚心探中印两方文学。
  熊十力在《十力语要》中记述自己这次转变时说:“于是始悟我生来一大事,实有政治革命之外者,痛悔以往随俗浮沉无真志,誓绝世缘,而为求己之学。”他三十岁后完成了人生一大转折,此后潜心治学,建构社会的道统和人心,不遗余力地著文呼吁文化复兴,为国家和民族寻找医弊良方,终成一代新儒家的大师。
  “莫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化大家,没想到年轻时都是反清的热血青年。这些100年前的80后们,投身于辛亥革命的激流,在翻天覆地的政治军事旋涡中腾挪起伏。可惜世人只知道他们的学问,“其志行世莫得闻也”。
其他文献
汽车价格竞争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汽车营销手段.在激烈的汽车市场竞争中,汽车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营销战略和目标,必须根据产品特点、市场需求及竞争情况,采取各种灵活多变的汽车
饭桌上的磨蹭虫    孩子吃顿饭越来越慢,用时越来越长,经常吃一会儿玩一会儿,一顿饭下来要一两个小时,有时候爸妈还不得不端着碗追着喂饭,真是急死人。  为什么?  做事磨蹭与他的注意力发展特点和对时间观念的认识有关。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往往在进行某一件事情时,旁边有更好玩的事情发生,就会马上让他忘记了初衷而转身去做另外一件事。同时,孩子对时间概念比较模糊,他并不觉得做事拖拖拉拉是
期刊
在城市中园林设计与景观建筑相辅相成,两者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相互搭配,才能够完美展现出城市的园林魅力.而且园林设计师也需要充分利用景观建筑丰富园林景观的景色,但是在使
摘要:在我国,随着道路建设的进程加快,沥青混凝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在道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病害的出现,映射出其施工质量的缺陷。文章阐述了当前形势下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一般问题,探讨了其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病害;质量  【中图分类号】 U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271-01  沥青混凝土道路优势特别明显,对于噪音的
摘 要 在“生物剽窃”事件频繁发生的今天,如何有效防止遗传资源的流失成为全世界热议的话题。中国地大物博,遗传资源丰富,流失也非常严重,在引进事先知情同意制度上的步伐相对缓慢。本文建议我国应在立足于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学习国际法中的相关规定,借鉴先行确立事先知情同意制度的国家的经验,尽早设立负责事先知情同意事宜的机构,明确事先知情同意的内容和取得程序,并具体应用于相关立法中,从而充分发挥该制度在遗传资源
汽车行业的发展伴随着汽车营销逐步成长与营销策略的创新,营销模式已经由最初的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但是,在汽车营销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
WiKi经济学专家Don Tapscott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件事情:坐落于罗伦多的一家黄金开采公司的CEO迈克·欧文受困于无法定位到真正的金矿,决定向全世界网民公开公司的地质数据,并在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说能源问题,水资源问题,空气污染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能够及时的解决能源问题,地质勘查工作
我校是一所地处城郊的寄宿制高中,全校2400多名学生几乎一天的生活与学习都在学校,为了加强学生的管理,以确保学生安全和教育教学秩序的有序,学校建立了行政值班、班主任巡查
互联网创新作为全新的商业模式,并且由于改革不断深入,互联网创新对宏观经济及金融波动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探索了互联网创新对宏观经济及金融波动的影响,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