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金融市场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江苏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k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投入-产出角度测算中国省际绿色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从CDM碳交易的角度考察碳金融市场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金融市场对绿色创新效率表现显著负向影响,CDM尚未发挥引导绿色创新的作用.政府介入、地区开放、环境规制可提升地区绿色创新效率,但忽略环境效益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绿色创新.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仅对收益率进行预测已不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风险,若能对金融市场的波动性进行准确预测,可抑制投资者在规避风险和进行套期保值时的过度投机和操纵市场行为.本文以大豆2号期货市场和黄金期货市场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分布下GARCH类模型对大豆2号与黄金期货市场波动的刻画能力,选择最优模型预测大豆2号期货和黄金期货的波动率;采用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确定和预测期货市场的波动状态;采用不同的损失函数对EGARCH模型及组合模型进行评估,检验模型预测的准确
区域性贸易深度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签订与重订是这一趋势的重要表现形式.为量化区域贸易协定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区别于普遍用于外贸领域的引力模型,本文分别采用机器学习领域中的树模型XGBOOST与线性模型Ridge,选择FTA深度指标作为衡量FTA异质性的核心变量,添加协议签订国GDP等变量,对于协议生效3年内的双边贸易流量建立预测模型,探究机器学习模型在外贸领域的可用性.实证结果显示,XGBOOST模型在双边贸易流量的预测上取得了较好结果.贸易国间的双边贸
本文运用变异系数与泰尔指数两种方法,全面测度2008—2017年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一市三省各市(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结果显示:安徽、浙江、江苏、上海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由低到高,区域内部均等化水平亟待提升.分解泰尔指数计算结果后发现,组间差距远超组内差距,即浙东浙西、皖南皖北之间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差异大,导致浙江省与安徽省在长三角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一体化中扮演了“扯后腿”角色.由此,应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要求出发,通过加速长三角教育一体化步伐、创新促进区域
数字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全球服务贸易的重要驱动力,将中国数字产业优势转化为数字服务出口优势正成为中国“有为政府”发力点的新发展方向.本文对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中8个样本国在2014—2019的面板数据采取随机前沿模型进行数字服务出口潜力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对样本国数字服务出口效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出口国经济规模、贸易伙伴国的市场规模、知识产权保护情况等因素对数字服务出口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进口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双方是否签署有关“以电子方式传输的数字产品免征关税”的区域贸易协定等因素则在一定程度
为揭示兰渝高铁的开通对于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影响及具体效应,以沿线兰州、定西、陇南、广元、南充、重庆6个地区为研究单元,构建旅游可达性模型以及旅游经济联系模型.同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确定兰渝高铁开通对旅游经济的平均效应.结果表明:高铁开通促使沿线城市旅游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均有提升,但空间差异性明显,廊道西侧城市要优于廊道东侧,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整体趋于平衡.铁路客运量对旅游经济产生正向影响,铁路货运量对旅游经济产生负向影响,即兰渝高铁通过提高客运量的方式间接促进旅游经济.平均效应为:每增加1万人次的
在经济全球化,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背景下,美国货币政策对他国的溢出效应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2008年美国的四轮QE,我国和全球其他国家一样被动应对.但面对2019年新一轮QE我国因为自身的政策连续性、社会生产与经济发展在全球率先复苏,采取了与美国“背离”的货币政策,充分显示出我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本文采用贝叶斯VAR模型,对比研究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的四轮量化与2019年因新冠疫情开始的新一轮量化宽松对中国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采用不同货币政策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受到美国量
作为信息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ICT制造业成为推动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世界各国数字贸易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近年来,中日韩三国经贸合作日益频繁,贸易结构也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本文采用了竞争力相关指数分别对中日韩ICT产品贸易的竞争力及其比较优势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在计算机及周边设备、通信设备和消费电子设备等产品领域具有极强的竞争力,主要以中国单方面向日韩出口为主,表现为产业间贸易;在电子元件和杂项等领域,中日、中韩主要表现为产业内贸易.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工程总承包项目EPC等全新模式也被推出.然而海外工程总承包项目实施过程较长、风险高,给境外项目建设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本文以ZC公司CCC2项目为例,对CCC2工程总承包项目下的信用证进行具体分析,阐述了工程总承包项目信用证结算中的风险,提出了各种风险防范措施,降低企业风险.
新冠疫情暴发使全球肉类贸易受到明显影响,特别是中国受“双疫情”影响国内生猪存栏、猪肉产量不足.因此,即使在中美贸易争端下,2021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猪肉较2020年扩大将近两倍,托底进口,增幅明显.猪肉价格持续波动,自2019年猪肉就维持40元/公斤高价,2020年前期由于新冠造成消费需求减少,价格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后期由于供给不足猪肉价格基本处于波动上升阶段,此种情况与非典时期有很多类似之处.在应对新冠时可以学习应用一些非典时期政策,但也要注意区别,在应对时要促进猪肉产业升级,加强中美合作,对国内养殖
随着中国农业产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农业对外开放合作在进出口贸易、对外投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对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风险进行经济学分析,并从转变政府职能、制定人才政策和改革制度创新等方面探讨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风险防范路径,对提升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风险抵抗能力、推动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高质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