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美学”下的印度恒河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975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恒河,人们很难将它与美丽挂钩。虽然它是十几亿印度人眼中最神圣的母亲河,但同时它也是如今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几乎每天都有数十亿升污水和工业废水流入河中,河岸上布满垃圾,连周遭的空气都变得浑浊起来。意大利摄影师朱利奥·迪·斯图尔科以一种新的“污染美学”——用绝美的影像展现出恒河“丑陋”的一面,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恒河这些年的环境变化。
  朱利奥的恒河系列大多以一种朦胧美的形式展现,比如其中一张照片拍摄的是印度教徒准备在恒河中沐浴的场面。在柔和的晨光中,教徒们在河边聚集,他们的身影倒映在河中,一眼望去,空气中似乎泛出微微金光,场面神圣而美好。但实际上,河岸上到处都是垃圾,空气中的金光是有毒气体污染后的结果,而朦胧的氛围也是因为早晨的雾霾。除此之外,还有张照片乍一看是座冰山,实则只是恒河支流亚穆纳河旁的化学工厂堆砌的废料。
  经过十年拍摄,朱利奥记录了恒河及周边因污染所发生的变化,并表示:“我希望创造出一种新的污染美学,让这些污染物以美好的方式呈现出来,借此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一旦人们停下来观察,就会发现这些美丽背后的恐怖。”对于这种污染美学,也有质疑者称,比起假象的美好,直接展示丑陋的一面会显得更有冲击力。而朱利奥却认为:“其实我的目的是吸引人,不是震惊人。具有冲击力的照片已数不胜数,所以我想尝试一种新的方式去展现出来。我更想看见人们在观赏这些照片时做出的反应。”
  随着这些年的记录,朱利奥发现沿岸城市一直以缓慢而稳定的速度向恒河排放垃圾和废水,工业污染、垃圾泛滥、河水浑浊等问题始终缠绕着恒河。据2014年的调查显示,恒河两岸城镇每天产生的污水高達30亿升,但仅有12亿升被处理过,大多数废水被直接排入恒河。尽管当时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承诺提供2000多亿卢比的政府资金来处理恒河污染问题,并计划在恒河两岸建造数千座河畔厕所,以阻止数百万人将恒河当成公开的下水道,但时至今日,恒河的现状并无多大改变。环保主义学者范达纳·希瓦认为,污染问题是来自多方面的,但最终要归咎于印度对城市发展的态度。她说:“我们一直在重蹈西方失败的发展模式,不断追求开采、发展。就像人们都知道森林是最好的天然水库,但我们只想要修水坝。尽管修建成本高昂,政府却始终乐此不疲。”
  恒河与印度人民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的。恒河曾是世界上生态系统最完善的河流之一,为三分之一以上的印度人提供了食物,是水源、能源以及无数人的生计来源,一度成为印度人的骄傲。可几十年来,随着水电大坝数量激增,无度的灌溉和工业开采,导致恒河水量持续下降。加上严重的污染,不仅影响了沿岸渔民、农民的生计,还损害了河流本身对污染物净化稀释的能力,这无疑是给恒河雪上加霜。与此同时,恒河的污染问题也给沿岸居民的生命带来威胁,水污染引发的肠道疾病、痢疾、肝炎等疾病愈发常见,尤其是儿童深受其害。
  据最近的研究显示,到2030年,恒河可能会因全球变暖、水质污染和水坝建设而消失,6亿多人的生命之源将受到威胁,印度教徒的精神支柱和古老的宗教仪式都可能面临消亡。更有人称,经济不断发展的印度,或将面临近百年来最严重的生态灾难,那些环境恶化的肇事者也终将成为受害者。朱利奥表示:“恒河最终会消失吗?我们的希望有多大?这些问题没人能回答。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在默默努力着去拯救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后气胸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接受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气胸分为气胸组(n=24)与非气胸组(n=65)
目的 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技术探讨新生小鼠睾丸组织异体异位移植到裸鼠体内后所生成精子的受精能力。方法 将含有原始生精细胞的新生1—2d小鼠睾丸组织异体异位
APP相关主体规范与否直接关乎数据信息安全,关涉公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益。基于个人信息保护的不断发展,APP信息泄露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本文认为,应结合现有的个人信息保护立
目的 探讨镓盐对骨质疏松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用8月龄雌性SD大鼠造模,骨质疏松组开腹切除双侧卵巢后缝合,对照组开腹切一小块脂肪后缝合。12周后,取胫骨上段骨组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