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4112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尾妇产科常见疾病,其主要是由于调节生殖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引起贫血等并发症[1-2].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选取慈溪市中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年龄48~55岁,平均(50.2±4.0)岁,临床症状主要为月经周期紊乱、阴道出血不规律、淋漓不尽,其中伴有眩晕心悸50例,发热烦躁56例、腰部酸痛60例,四肢乏力41例,出血量多如崩20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器质性病变.80例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均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确诊.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0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临床症状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

其他文献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多见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骨折的发生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及工作,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而且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重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1-3].而目前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式首选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众多,临床疗效各有差异[4-9].为寻求安全高效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本研究分别采用锁定板及人工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旨在探讨
2型糖尿病(T2DM)是以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下降和胰岛素抵抗加重为病理基础的一种缓慢进展性疾病[1].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抑制胰岛素抵抗,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是治疗T2DM的关键.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包括两种: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格列奈类)和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格列酮类、胰岛素增敏剂、肠降血糖激素类似物)[2].本研究采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对比研究,评估药物疗效及药物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