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群众音乐活动的开展策略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alisa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馆组织群众音乐活动,主要是为了顺应新时期文化工作改革,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新时期应充分发挥文化馆的职能,通过组织群众音乐活动来提升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促进人们的思想境界提升。但由于诸多因素限制,文化馆在群众音乐活动组织开展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亟待优化改进。本文就文化馆群众音乐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在明确其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群众音乐活动 文化馆 精神需求 文化素养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逐渐多样化,这也对新时期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化馆作为组织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结合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积极组织群众音乐活动,有助于充分发挥音乐的艺术价值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的艺术素养和文化素养,这对于提升社会整体文化水平有着积极作用。因此,新时期应加强文化馆音乐活动管理工作,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群众音乐活动,便于调动群众参与热情,实现群众音乐活动的高质量开展。
  一、文化馆群众音乐活动的积极作用
  文化馆是政府主导支持建立的机构,主要用于推动社会群众文化建设,力求在文化馆的带动下全面提升社会整体文化水平。加强文化馆群众音乐活动,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丰富群众生活,促进群众的艺术审美意识发展。因此,就文化群众音乐活动的积极作用来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群众审美意识
  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力度持续增强的背景下,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文化馆组织群众音乐活动,便于群众更加深入、透彻地了解音乐文化,丰富业余生活、陶冶情操,促进群众的审美意识提升。[1]音乐主要是用来欣赏和放松的,文化馆在音乐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引导群众学会欣赏音乐,便于增强人们的审美意识,满足群众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整体文化高层次发展,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同样有着积极作用。[2]
  (二)增强群众团结意识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文化馆组织群众在繁忙的生活之余参加一定的音乐活动,有助于促进群众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群众团结意识的提升。作为一项集体活动,文化馆群众音乐活动可以调动起群众的参与热情,让人们相互合作、配合完成,在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同时,有效增强群众的团结意识,共同助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3]
  (三)推动城市文化发展
  文化馆组织群众音乐活动,在丰富群众的日常生活,提升群众整体音乐素养的同时,还可以起到推动城市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便于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打造一定的文化品牌效益。因此,文化馆组织群众音乐活动,对于群众以及整个地区的社会发展都大有裨益。
  二、文化馆群众音乐活动组织开展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音乐设备和人员支持力度不足
  纵观目前我国文化馆群众音乐活动开展现状来看,起步较晚,实际工作中面临着重重阻碍,一个主要问题即缺少专业的音乐设备和人员支持。近年来,人们对文化活动的要求逐步提高,文化馆在组织群众音乐活动中需要做好设计和创新,这样才能带给人们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有效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但实际上,群众音乐活动需要大量的专业设备以及专业人员的支持方可更好地开展,令活动更加有趣、有吸引力。而实际上表演者、音乐制作人、音响和设备的欠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馆群众音乐活动的有效开展。资金不到位,导致专业音乐设备不足,加上专业人员缺乏导致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总体环境较差,极大地影响了群众音乐活动成效。
  (二)群众的音乐活动需求得不到满足
  文化馆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群众,而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的群众对于音乐活动的需求是不尽相同的,所以组织群众音乐活动需要多方考量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和兴趣爱好,尽可能满足群众的需求。部分群众倾向于欧美音乐,部分群众喜欢流行音乐,还有很多群众喜欢民俗音乐。群众需求的多样化,为文化馆的群众音乐活动设计和组织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果无法有效满足群众需求,群众音乐活动则会失去群众的喜爱和支持,影响到文化馆的职能发挥。
  (三)文化馆工作人员数量限制活动开展
  文化館是事业单位,主要是依靠地方政府财政拨款支持,因此,其工作人员数量存在一定限制。文化馆日常工作中,如果群众音乐活动工作量较大,便会将馆内的工作人员抽调到活动中,在满足群众音乐活动开展需求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文化馆其他正常工作的开展。由此看来,此种人员配置方案,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文化馆群众音乐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最终活动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三、文化馆群众音乐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
  (一)立足传统文化,大小活动相结合
  群众音乐活动应该面向群众,深入群众日常生活,充分了解和反馈群众需求,以此为目标组织和开展群众音乐活动。群众音乐活动是群众文化建设的有效内容,主要参与对象以中老年群体为主,应本着弘扬传统文化为主,在群众音乐活动中彰显民族特点。因此,应依托传统文化,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群众音乐活动,以此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例如,文化馆可以组织音乐爱好者成立音乐协会,定期组织活动来共同欣赏音乐,参与表演。群众音乐活动形式要多样、丰富,力求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元化需求,群众可以在音乐活动中找到喜欢的形式和内容,进而在与区域文化相互促进下传承优秀文化。[4]
  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一些地方文化馆除了节假日组织文化活动外,日常生活中少有文化活动,而这种情况则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文化馆组织群众音乐活动时也要注重大小活动结合,对于一些大型活动应充分契合区域风俗和传统文化组织开展,如国庆节组织“迎国庆”群众音乐活动,中秋节组织音乐会,等等。小型音乐活动,可以依据区域特色和群众需求组织安排,如民间小型歌唱比赛,鼓励群众参加,提供一些性价比较高的礼品,以此来调动群众参与热情,在参与音乐活动中陶冶群众的情操,使其切身感受音乐的魅力所在。   (二)做好群众需求调查,完善音乐文化体系
  为了提升群众音乐活动成效,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文化馆应该做好群众需求调查工作,深入群众中收集第一手资料。通过调查总结,了解群众喜欢的音乐类型等,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组织群众音乐活动,将群众爱好和音乐专业内容有机整合,力求为广大群众呈现优质的音乐活动。[5]调查活动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采访征集以及互联网等方式,多角度、多渠道地了解群众真实需求,整合资源,完善音乐文化体系。此种方式便于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活动的积极作用,促进群众音乐欣赏水平有效提升。
  (三)增强文化馆支持力度,推动文化馆专业化建设
  文化馆组织群众音乐活动,离不开前期的合理策划与组织,各个环节均需要专业支持,如果缺少了专业支持则会导致群众音乐活动丧失魅力,失去了应有的文化教育意义。因此,应加强群众音乐活动的支持力度,从人才、资金和设备等方面着手落实,丰富活动内涵与特色,致力于带给群众高品质和优质的音乐享受。相关主管部门也要加强支持力度,推动文化馆专业建设,围绕专业化内容优化音乐活动策划和组织方法。
  首先,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充足的资金才能采购更加专业化的设备,吸收更多专业人才,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展现艺术魅力。同时,文化馆也可以积极寻求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整合优势资源,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支持音乐活动高质量开展。其次,发挥文化馆的领导作用,依据大众需求明确活动定位,做好音乐活动策划方案,按照方案组织音乐活动的开展,力求音乐活动预期效应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一般情况下,音乐活动对舞台要求较高,文化馆可以同当地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将闲置的建筑资源通过改造升级,用作音乐活动舞台,提升舞台专业性,支持多样化音乐活动的开展。最后,加强专业音乐人才的吸收和培养,文化馆应积极承担起新时期音乐人才培养重任,在充足资金支持下组织人才培训工作,吸收更多优秀音乐人才投入群众音乐活动中,为音乐文化活动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四)全面提升文化馆管理水平,丰富群众的音乐情感体验
  文化馆应致力于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持续推陈出新,结合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群众提供内涵丰富、形式新颖和有文化价值的音乐活动。因此,新时期文化馆需要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为音乐活动策划和组织开展提供支持。践行以人为本原则,落实为群众服务、提升音乐活动专业性的管理理念,并积极完善现有管理机制,便于及时发现和改进其中的不足,全面提升文化馆的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群众音乐活动提供支持,带给群众更加丰富、深刻的音乐情感体验,促进群众的文化素养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背景下,文化馆应明确机构职责所在,积极组织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群眾音乐活动,在专业人才、设备和环境支持下,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其中。通过群众音乐活动带给群众优质的精神文化享受,从而促进群众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奕君.打造周末个唱品牌创新群众文化形式——昭通市文化馆“走近经典名曲感受音乐魅力”不插电周末个唱[J].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1):268.
  [2]张岩.文化馆如何做好群众音乐文化的普及推广分析[J].魅力中国,2020(19):277-278.
  [3]卢霞.基层文化馆开展群众音乐活动的主要障碍及解决途径[J].赤子,2019(34):45.
  [4]刘秋媚.新时期文化馆基层群众音乐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工作研究[J].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2):247-248.
  [5]郭倚虹.试论基层文化馆开展群众音乐活动的主要障碍及解决途径[J].北方音乐,2015,35(11):210.
  (作者简介:王飞,女,本科,吉林省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责任编辑 象话)
其他文献
摘要: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产生了很多创新之处,供给理念与格局得到更新,更加注重数字化发展;供给手段得到完善,“线上”模式成为热点;多元供给主体成为常态,部门融合性协作更加明显。本文围绕数字时代背景下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高质量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疫情防控常态化 公共文化服务 群文辅导  2020年年初的新冠疫情给社会生产生活的众多领域带来了很多变化与思考。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
摘要:核雕是在坚硬果核上雕刻的一种工艺美术,古代文人墨客和达官显贵把它同金珠玉器挂在一起,作为身上的装饰和佩饰以显示其身份,民间则穿孔挂在身上作为“辟邪”之物。本文主要分析通渭核雕技艺的历史、技法、文化内涵以及美学特征等。  关键词:通渭 核雕 技艺  一、通渭核雕的历史渊源  明末魏学暑《核舟记》记载:“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形象,各具情态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近年来,随着群众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为群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群文舞蹈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群文舞蹈对专业条件和舞蹈知识不做要求,面向广大群众,具有良好的群众参与性与互动性,更加符合群众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群文舞蹈辅导活动的开展对基层群文舞蹈的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为基层群文舞蹈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支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信用为依托的共享经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信用服务体系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领域所引入,而公共图书馆作为面向大众的公共服务机构,近年来在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创新,同时,也越来越重视信用服务的重要性,并积极探讨信用服务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本文从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的当前状况出发,通过对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现状进行梳理,进一步提出公共
摘要: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与知识底蕴。而这些文化知识的有效传承,大多是以古籍的方式得以留存。因此,加强古籍保护,对我国文化的传承及民族精神弘扬,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图书馆 古籍保护管理 策略  一、古籍保护概述  古籍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古籍本身便是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遗产。古籍经历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岁月洗礼,留存至今,其对于我
摘要:在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的背景下,各行业现代化水平都显著提升,特别是经济稳定增长态势下,群众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因此,对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高。新时期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如火如荼,但在实践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基层文化馆作为公益性机构,应该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组织作用、文化宣传作用和文化指导作用。基于此,本文将以基层文化館作为研究重点,进一步分析群众文化活动和基层文化馆发展的关系,
摘要: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非遗工作走上了法治化轨道。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也成為群众普遍受益、群众基础深厚的文化事业。长春市的非遗保护工作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科学地找好定位,培育和巩固我们的精神家园,依托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彰显出长春的地域特色,推动长春市非遗工作持续、健康地向纵深发展,本文将针对长春市非遗保护工作的有效推进进行分析。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积极开展群众文化的普及与推广活动,能够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同时也能够促使其在活动参与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从新时期背景下群文活动有效开展的实践意义以及组织原则入手,深入探索具体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策划路径和未来的展望,希望能够为更好地促进群文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 群众文化活动 组织 策划  新时期背景下,人们整体的生活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对
追求平等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话题.直至今日,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以及价值观念的相互冲突中,平等更加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恩格斯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领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指出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影响并制约着平等的实现.文章从时间维度、内容维度和问题维度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厘清恩格斯平等思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探讨进一步可供深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成为新时代的课题之一。在此背景下,结合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要求,深度强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势在必行。同时,数字时代,5G、AI、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蓬勃发展,也为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基层覆盖水平和服务效能提供契机。本文探究数字时代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路径,以期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数字时代 乡村公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