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行》中探求者形象分析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aohui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原初探求者相比,<印度之行>中的探求者已有了很大不同.后者进行的是精神探求,注重的是对一种和谐完美的人际关系的获取.这一原型的置换变形正是对日趋发达的物质社会中人类面临的异化感、精神空虚与困惑的表达.与原初探求者一样,早期现代主义小说<印度之行>中的探求者,仍然保持着一份理想以及为之奋斗的高尚情操,而没有像后来的现代主义作品中的探求者那样陷入精神漫游而变得更加迷茫.处于所谓"后现代之后"的人类社会,在解构一切、认可一切、号称"多元化"的同时
其他文献
“包一头”政策是对资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共对工商业者各项统战政策的通称,是对民族工商业和平改造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年困难时期,为了调整统战关系,稳定工商界情绪,党宣布“五
为研究五年制中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五年制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江西省中师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较之全国青年和普通大学生
随着语言哲学界的语用学转向,传统的“字面意义”概念的根基开始动摇。本文在揭示传统字面意义观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探究了对其提出挑战的深层动因;进而提出打破二元论非此即彼的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成为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的重要方式,是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有力抓手,但在去杠杆、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