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性面子、村庄弱公共性与分利秩序——基于京郊Q村的经验调查

来源 :兰州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pisee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庄公共性是维系基层社会内生秩序的基础,其实践形态不仅与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环境变化有关,而且受制于村庄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与关系结构。在乡土社会中,农民基于不得罪人的做人之道与行动策略积极建构社会关系网络,以满足个体在熟人社会中的面子与自我价值实现需求。但这种缺乏伦理性的面子观导致村庄社会互动失效且社会精英难以发挥价值整合功能,没有人愿意说公道话,造成村庄公共性弱化。在公共性减弱的情况下,资源下乡激活农民的私利政治,形成以人情关系为媒介的分利秩序,造成基层治理内卷化。以基层党组织为抓手重塑基层组织动员体系与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发展阶段的显著特征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提升文化建设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美好生活,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求,更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当前,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呈现新的趋势。  一是品质化。人民群众更加追求高品质的文化生活,文化需要呈现出质的
目的引用综合目标管理,使医院感染管理目标化、规范化。方法执行医院感染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按标准进行量化考核并反馈,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结果实施医院感染综合目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后处理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72例疑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受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