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药物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402179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行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经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行抗病毒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水飞蓟宾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26.34±3.55)μmol/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5.55±20.09)U/L低于对照组的(28.63±3.61)μmol/L、(62.65±20.75)U/L,白蛋白(37.89±4.77)g/L高于对照组的(33.79±5.34)g/L,凝血酶原时间(11.85±2.31)s短于对照组的(13.72±3.36)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给予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药物治疗的临床价值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控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痰涂片检查阳性(涂阳)肺结核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87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实验组(44例).对照组单纯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同时间涂阳转阴率、治疗12个月后免疫细胞水平.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6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3、6、9、12个月的涂阳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
目的 分析五苓散加味治疗湿热蕴脾型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五苓散加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护肝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身目发黄、肢体困重、恶心、便溏、胁胀)改善情况、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胁胀、恶心、便溏、身目发黄、肢体困重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目的 分析针对脑血栓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方法 120例脑血栓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心理健康、生理机能评分分别为(77.82±11.52)、(76.25±15.24)、(78.42±13.25)、(77.82±15.2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39±10.58)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商品名:诺欣妥)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78例HFPEF患者,按照“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诺欣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 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头孢他啶治疗老年慢性肺气肿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老年慢性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多索茶碱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呼气峰值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EF、FEV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EF、FEV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PEF(6.98±0.57)L/s、FEV1
目的 分析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甘草酸二铵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谷丙转氨酶、总胆汁酸及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谷丙转氨酶、总胆汁酸及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谷丙转氨酶(93.23±48.83)U/L、 总胆汁酸(30.42±11.36)μmol/L
目的 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应用卡维地洛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0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奇偶性交叉分为A组和B组,各75例.A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实施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LVESD、LVEDD、LVEF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LVESD(49.25±2.9
目的 探讨术前单次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8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根据瑞舒伐他汀用药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前12 h给予常规5 mg瑞舒伐他汀联合术后5 mg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术前12 h给予负荷20 mg瑞舒伐他汀联合术后5 mg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学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血清肌酐)水平,术后6个月心肌梗死、心肌损伤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超敏C反
目的 讨论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应用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疗法治疗,对照组加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加用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TL、GAS、CC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姑息性化疗中的效果.方法 6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顺铂进行姑息性化疗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增加吉西他滨进行化疗,观察组增加培美曲塞进行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短期疗效、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60.61%(20/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36%(12/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高于本组治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