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新生与恶性肿瘤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来源 :继续医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c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常侵犯神经,出现局部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传统观点认为肿瘤-神经作用关系为单向,肿瘤细胞沿神经生长,神经被动受侵,即神经周浸润.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中存在新生神经纤维成分,即神经新生,并发现其在肿瘤发生及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新生神经促肿瘤发生可能机制有: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促肿瘤细胞增殖、调控肿瘤血管生成、上调癌症相关信号通路等.研究提示抑制神经新生可有效延缓多种肿瘤的发病及进展.肿瘤微环境内神经新生现象的发现为癌症发病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野,随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抗神经新生或可成为肿瘤治疗潜在的新靶点.文章围绕恶性肿瘤中新生神经与神经周浸润、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旨在探讨神经周浸润在恶性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以为防治恶性肿瘤提供治疗新思路.
其他文献
师德建设是高等院校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指标,对于医学高等院校也不例外.医学高等院校培养的是未来服务人民健康的医疗卫生人才,关乎性命,关乎人民健康,师德建设尤其重要.它不仅影响医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的办学质量以及国家的医学教育体制改革,甚至关乎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进程.文章从医学高等院校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目前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尤其是教师队伍的师德现状,提出了通过提升教师修养、建立师德考核机制、健全师德奖惩体系、加强师德宣传、构建监督机制等途径建设医学高等院校师德长效机制的路径.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医院2018年2月—2020年5月期间接诊的23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回顾分析:疾病诱因、病理学检查、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有流产史和(或)分娩史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诱因,与无流产、分娩、宫颈病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检查见病变区呈斑块或者结节,部分为紫蓝色或暗红色.病理检查可见宫内膜上皮、腺体或腺样结构、内膜间质及出血.231例患者中111例保守治疗,120例行手术治疗,手术优于保守治疗(P<0.05).结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的效果,研究该护理方法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症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1年内收治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9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研究组(46例,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87%低于对照组28.26%,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86.9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并发症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避免并发症
目的 观察本研究中综合行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 vention,PCI)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与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11月在医院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术的病例共136例,按抽签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前后的满意度.结果 在冠脉造影支架术后,观察组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6例,可得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