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相关的重庆市主城区绿地景观格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来源 :林业调查规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2015—2017年重庆市主城区17个大气监测站点PM2.5浓度数据、绿地相关统计数据以及遥感图像,构建了与PM2.5浓度相关的绿地景观格局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横向比较中,巴南区、渝北区和北碚区的综合评价值较高;纵向比较中,渝中区综合评价值的同比下降率为九大主城区中最低,为-4.22%,说明绿地面积的增大有利于维持高评价值。通过提高城市公共绿地面积,优化城市绿地空间布局模式,能够开拓城市生态空间,美化城市人居环境及降低PM2.5浓度。
其他文献
根据2003~2008年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研究了典型黑土区有机质的分布特征,提出了绥化-哈尔滨-四平一线典型黑土区有机质含量具有纬度地带性分布特点,有机质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分析了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因素,认为土壤的成土母质和土壤质地是决定有机质含量的重要基础,湖相沉积物和土壤质地细腻,黏粒成分多,有机质含量高.气温和降水等气候条件是影响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因素,低温湿润气候条件
结合我国北部近海某陆域形成工程中的优化袋装砂堤心施工方案的案例,简述施工企业做好施工项目过程中的方案优化对提高企业利润的重要性。以期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来降低施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