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讽寓观念为现代早期的欧洲艺术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阐释维度。14世纪的批评家们强调,对俗语诗歌应该加以讽寓式地解读:作品的形式如同一道面纱遮掩着其中的隐藏之义。这一解读模式也波及了绘画领域,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阐释观念———将焦点投射于作品表面所制造的幻象之上。但这一幻象可能是欺骗性的,将观众引向错误的观念。而在本文所探讨的案例中,一位14世纪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对乔托的名作加以复写,仿佛就是对视觉艺术这一双重本性的注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