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z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与功能。因此,在房屋建筑中,应该提高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促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首先分析了异型框架柱、矩形柱纵筋的搭接,其次对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梁与柱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进而为房屋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提供指导。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房屋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占据重要位置,它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质量的好坏。近年来,随着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改进,房屋质量问题已经得到了部分程度的解决,但在钢筋混凝土框架问题上还存在争议,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对此,本文从后浇带施工技术、异型框架柱以及矩形柱纵筋的搭接、梁与柱的施工等多个方面展开了研究。
  一、异型框架柱、矩形柱纵筋的搭接
  钢筋的连接方式有多种,通常包括焊接、机械连接或者是绑扎搭接三种,在各项要求都符合的情况下,第一种和第三种较常用,第二种常会导致质量问题。但是,实际应用中,部分施工单位为节省成本仍会采用搭接的方式。因此,在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总,要注重异型框架柱、矩形柱纵筋的搭接。由于异型柱的柱宽(2米左右)相对较窄,因此,在搭接时工作人员应该将柱纵筋的末端向外延长1.5米左右,且将其向内弯折1d,从而使上下端的柱纵筋达到对齐的状态,与此同时,在弯折处增减构造焊,从而使柱纵筋与箍筋紧密相连。
  二、后浇带施工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的施工中,后浇带技术对工程中出现的混凝土的自收缩现象具有较好的防御作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不仅能有效解决工程中出现的沉降差,还能有效减少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在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中,应该注重后浇带防水工程、模板工程以及二次浇筑工程的应用。
  首先,在工程的施工以及使用阶段都应该进行后浇带防水。施工阶段的防水包括底板的防水以及墙板的防水,前者是在底板垫层加一层卷残防水层,后者是在外墙后浇带处加筑3.7米厚的实心砖墙,从而保护后浇带的结构,保证钢筋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使用阶段的防水更加注重止水带的应用,除此之外,还应该对施工缝进行及时的清理,并涂上一层较厚的处理剂,保证防水的有效性。其次在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应该注重模板工程的应用。模板工程包括梁、板支撑、墙板支撑、施工缝模板的应用等。前两者在施工中要注重模板的厚度仪后浇带的支撑方式,尽量在经过详细的计算后再进行安装,安装时尽量选用钢筋支架作为支撑。最后在实施二次浇筑工程时:(1)选择合适的混凝土;(2)明确浇筑时间;(3)选取合适的模板搭设方式。
  三、梁与柱的施工
  在梁与柱的施工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节点的构造、拉筋以及箍筋的制作、主筋相交处的施工等都是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不同基础(箱行、条形、梁式筏形等)的梁与柱,当其截面尺寸相对较大时,应该适当增加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此时可以借助适当减小b0、h0的方法实现;(2)当建筑物的防火等级要求相对较高时,在不违背防火规范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大钢筋保护层的厚度;(3)当梁与柱上有外拉筋或者是箍筋大于φ10时,可以将原构件适当的增大1厘米到2厘米,在b0、h0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钢筋保护层的厚度;(4)通常而言,一类环境中的C25混凝土的梁与柱,主筋保护层的厚度一般为2.5厘米,箍筋的厚度也包含在内。但是,使勁情况中,只箍筋外侧的保护层的厚度就已经达到1.7厘米,当箍筋为φ8,理论上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该大于1.5厘米。其次,在顶层梁节点构造的施工中,为有效抗震,应该保证柱顶纵筋牢牢地锚固在房屋的顶层梁内,当梁宽远小于柱宽,无法实现锚固定时,应该将其牢牢地锚固在现浇板中,对于那些实在锚固钉不住的,则应该对其进行焊接,从而增加梁与柱的抗震能力,减小冲撞等外力对梁与柱等造成的伤害。再次,拉筋以及箍筋在抗震中不仅能够分散斜面剪力,还能够对梁纵筋的长度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使柱构件的承载能力大幅度的提高。就当前俩将,常见的弯钩角度为90°,对较大的地震几乎起不到抵抗的作用。因此,应该加大箍筋的弯钩程度,使其增大到135°,与此同时,其直段部分应该在5d到10d之内,从而增强器抗震能力。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最后,在房屋建筑中,特别应该注意主筋相交处的施工。就当前来讲,多数构件在梁柱的相交上都存在柱的偏心受力问题,很难实现梁中线与柱中线的对齐,从而降低了各构件对地震的承载能力。因此,在钢筋混凝土的施工中,应该从构件的结构上进行改进:(1)梁与柱的主筋相交时,处于柱位置的梁外侧纵筋稍加弯曲,如图2所示,但是这种方法较难实现。当主筋承受的压力较大时,则会出现图3的情况,从而使施工变得更加困难,抗震能力也会下降;(2)当梁与柱相交,中线偏差较大时,工作人员将柱筋拆除,重新进行制作。
  
  
  图2 图3
  
  结语:
  在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好施工的细节会造成诸多安全隐患,比如某些施工人员只注重各配件的配筋量和截面尺寸,忽视了构造措施的重要性等,均会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因而需要加强对房屋建筑中各种施工技术的运用,尤其是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许蓓.基于房屋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12(17)
  [2]刘卓庆.对房屋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12(14)
  [3]申东华.浅谈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梁的特点及配筋要求[J].科技风,2012(24)
其他文献
摘要:后浇带施工技术是整个房屋建筑施工过程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体系的质量水平。所以,对于后浇带施工技术我们应当予以高度的重视。本文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深入的阐述与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梁板;钢筋;裂缝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后浇带是一种防裂缝措施。由于钢筋混凝土在不同的温度下收缩的程
摘要:220kV输电线路施工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能够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和人们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正常供电,关系到国家社会的稳定、安全和电力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就220kV输电线路施工当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就其如何防治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以期能够更好的提高我国220kV输电线路的施工安全和运行水平,促进和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上述相关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各
摘要:碳纤维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施工方便、快捷、应用广泛等优良性能,因而利用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以提高承载力及延长寿命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在建筑业中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本文以一个小型改造工程应用为例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因功能改变引起荷载变化的结构构件加固中的计算方法和施工工艺,供同行参考。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 混凝土结构 加固技术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碳
摘要:输电线路杆塔的地下部分的总体统称为基础。它承受输电线路杆塔的各种荷重,将杆塔的各种荷重传递给周围的地基,以达到稳固输电线路杆塔的目的。本文对高压输电线路杆塔的基础型式及适用环境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 杆塔基础 适用环境  中图分类号:TM6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现浇混凝土基础  现场浇制混凝土基础基本型式为立柱台阶式基础,其结构有主柱和底盘(台阶)两个
摘要:农村电网改造对中国扩大内需,提高经济健康运行水平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农网改造取得一定成绩,但整体目标还没有完成,仍有一些问题在阻碍电网改造的推进,笔者参考相关学术研究资料,结合自身和同行的工作经验,探讨了农村电网改造规划方法,希望对农村电网的改造规划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电网改造规划 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电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持续升温,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使之施工技术得以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传统施工中所使用的预制楼板技术已逐渐被钢筋混凝土楼板技术所取代,从而使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得了更好的提高,为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钢筋混凝土楼板在施工中的工序较为复杂,特别是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经常性的会有裂缝的发生,这对建筑结构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文中分析现浇钢筋混凝土楼
摘要:温度测量仪表是指使用热电偶、热电阻、半导体PN结之类的模拟温度传感器,信号经取样、放大后经模数转换,以数字显示出测量的温度值。  关键词:热电阻;结构特点;维护  Abstrac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instrument refers to analog temperature sensor thermocouple, heat resistance, s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