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职融通”的动因、机制与实践路径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la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宏观政策的强力驱动,学习者全面发展与“人人出彩”的切实需求,区域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困境,推动着连云港市“普职融通”机制的架构,在招生制度、学籍管理、课程互通、学生成长等方面寻求改革突破,实现两种类型教育的并行融通。连云港市“普职融通”试点项目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面临固有观念的束缚,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结对学校的领导等利益共同体“手拉手”,在整合思维上敢于突破与努力探索。
  关键词 普职融通;政策机制;行动路径;连云港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08-0013-05
  目前,我国多地探索了“普职融通”试点改革,但大多缺乏区域性的统筹协调,缺乏具体的实施意见与推进策略。2016年,连云港市教育局针对区域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困境进行广泛调研分析,立足区域实际与高中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顶层设计,选择凸显“示范”价值的“普通四星级高中”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示范性学校”结对,探索区域统筹的“普职融通”机制架构及实现路径选择,开展统一制度与统一管理的“普职融通”试点实践,渗透“并行·融通”的思想,尝试从根本上解决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各自面临的困境,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育发展需求。为深入了解试点项目改革的实施进展,连云港市教育局组织了2018年“普职融通”试点项目的专项视导,以下笔者从三个方面分析试点项目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一、背景与动因:连云港实施“普职融通”的多重推力
  (一)政策导向:教育現代化与面向人人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强力驱动
  “普职融通”是教育现代化和面向人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维度,《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建立区域内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的沟通机制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统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继续教育发展,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的桥梁等”;教育部等四部门出台《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教基[2017]1号),国家将在确保义务教育优先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综合高中,完善考试招生、学籍管理、课程实施等方面支持政策,实行普职融通,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试办综合高中班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8]19号)提出探索综合高中的办学形式,丰富拓展学生成长路径,让初中毕业生拥有更多自主选择升学的机会,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二)需求导向:学习者全面、可持续发展与“人人出彩”的内在需求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调查发现,教育投资是增幅最快的消费品,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需要更灵活的体制空间、更优化的教育结构。现有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的供给模式呈现“单一化”,普通教育注重向学习者传授“文化”知识,履行为“升学”服务的职能,职业教育注重向学习者传授实用“技能”,“文化”与“技能”之间的割裂导致学习者的片面发展,难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等理论为普职融通提供了理论支撑。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从育人的视角看,高中阶段正是学习者形成全面、可持续发展与“成就出彩人生”的关键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教育应关注学习者在“文化”与“技能”融合的发展、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更应关注学习者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未来社会中与现实生活、社会之间的顺利过渡与职业转换,还应关注学习者掌握真才实学,从而适应社会需求,彰显个人才智,成就出彩人生,适合学习者成长的教育才是正确的教育。
  现代职教体系的总体布局是开放融合、纵向流动、横向沟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通贯穿着学习者的整个生命过程,既可以避免学习者过早地定向分流,又可实现学习者“文化”与“技能”的全面发展。弹性地提供适合学习者的发展路径,建立良好的“普职融通”机制将成为深化高中段教育改革的现实选择,将会有效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教育价值优化,落实学习者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与“人人出彩”的育人目标。
  (三)问题导向:区域教育工作现状与困境倒逼改革
  1.普通教育侧重“文化”培养,疏离“职业”
  为深入了解连云港市普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笔者调研本市8所普通高中(三星级5所、四星级3所)的招生、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及高考填报志愿等情况,分析发现:第一,各校近几年招生规模继续呈现持续“稳中向好”的态势。第二,大部分普通高中围绕“高考指挥棒”办学,定位突显“升学”功能,具有浓厚的高考主义倾向,学校发展缺乏自身特色,趋同性较强。第三,大部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脱节,较为漠视现实生活世界,重“文化”轻“职业”,始终把视角放在追求“升学率”及脱离现实的“学术性”人才培养上,忽视社会对高中生培养职能的要求。第四,大部分学校的课程设置缺乏对职业、生活元素的注入,对职业启蒙、职业规划、职业需求等多样化课程的设置几乎空白,更多关注学生高考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与人文素养的夯实。第五,一些学校专业意义和素养的导引缺失,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选择专业时非常茫然,他们不知道应该报考哪所学校、哪个专业,更多是盲从老师与家长的安排。甚至有的考不上大学就业的高中毕业生,由于缺乏职业规划与就业准备,对自我发展的迷茫给他们融入社会及职业领域带来巨大的障碍,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状况。
  2.职业教育侧重“技能”培养,排斥“文化”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赖以生存和健康发展的三条重要的生命线是招生(进口)、教学与就业(出口)的质量,其最重要的显性指标有三个,即优质招生、高质量就业及高层次升学。笔者从招生学籍管理系统、就业服务管理平台、教育考试院调取了近三年本市中职校招生、就业及全省“对口单招”本科升学录取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发现:第一,各校近几年招生、就业呈现冷热不均现象,就业基本得以保障,近三年中职生就业率达96.05%,对口就业率86.35%,招生规模却呈现“明显下滑”趋势,大多数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普通高中“淘汰”的学生。第二,本市“对口单招”本科近三年升学率一直处于持续低迷状态,纵观全省,贡献太小,三年来连云港市对口单招升学本科数占全省总数的比例分别为:0.52%、1.01%、0.92%,三年平均占比0.82%,不到1%。可以说,连云港市“对口单招”本科贡献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横比苏北差距很大,苏北部分城市如徐州、淮安、宿迁、盐城,近三年本科平均录取数,分别是连云港市的1.6倍、2倍、4.8倍、6.6倍。近三年苏州市“对口单招”本科录取数量分别是连云港市的35倍、16.5倍、21.7倍。南通市更是达到了连云港市的56倍、28倍、31倍。   分析上述现象的原因,一是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持有严重偏见,认为普职不是“两种类型”而是“两个层次”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非常低;二是部分职业学校为了追求就业率将职业教育异化成“就业教育”,侧重于狭隘的、机械的“技能”培养,忽视智力、品质的训练,忽视“文化”基础知识的积淀;三是政策设计、学校管理、教学研究及中职生自身主观不努力等原因。
  由此可见,目前区域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大多实施的是片面教育及各自封闭的课程教学体系,其结果不利于学习者的全面、适性发展。针对目前区域高中段教育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面对不断变化、开放多元的社会发展态势,尤其是在“面向人人的现代职教体系”“人人出彩”等重要理念的指引下,“普职融通”显然已经成为克服当前区域普职分离带来的系列问题的必然选择[1]。
  二、机制与路径:连云港实施“普职融通”的本土实践
  (一)连云港市“普职融通”的政策内涵
  连云港市“普职融通”运行机制的政策内涵:立足于人才培养“立交桥”架设的本土实践,面向人人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等宏观政策的强力驱动,全面、可持续发展及“人人出彩”的内在需求,区域高中段教育工作现状与困境倒逼改革,尊重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各自的“育人理念与做法”,由连云港市教育主管部门顶层设计、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将区域高中段教育看成一个系统、一个整体,打破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轨格局,在区域范围内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层面的“横向沟通”,渗透“并行促融通、融通显并行”的思想,让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彼此通联、竭诚合作,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育人结构,最大限度发挥“普职融通”的育人价值,凝聚不可估算的育人能量与效果。
  (二)连云港市“普职融通”的机制架构
  连云港市教育局于2016年经过充分调研和顶层设计,出台《关于做好“普职融通”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并成立“连云港市普职融通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规划、统筹和指导试点工作,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处、招生考试院负责协调全市普职融通试点工作,制定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切实将试点工作落实到位,形成推动区域“普职融通”改革的长效机制。
  1.建立“普职融通”试点项目的统筹管理机制
  立足于高中段教育整体改革的视角,教育主管部门打破“普职”壁垒,建立“普职融通”统筹管理机制。市普职融通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为“普职融通”专门协调机构,牵头统一规划,有效沟通、协调区域普职利益共同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找准教育主管部门、普通高中、职业学校三方之间的契合点,促进“三方”有效合作;通过高中段教育相关政策制订,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高中段教育资源开发“普职融通”教育资源,避免重复建设,组建“协作型”教育集团、探索学籍流动、改革高中段招生制度、提供经费支持等调控手段,对“普职融通”试点改革进行宏观管理。
  2.建立“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沟通协作机制
  建立普通高中和中职校沟通协作机制是夯实“普职融通”试点项目改革的根基[2],从开放的视角鼓励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根据外在环境与内在需求相互沟通,了解对方的教育资源、教育方式及教育要素等,探寻两类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协同发展的普适规律,促进“普职融通”试点改革发生实质性进展。
  在“区域统筹管理”的引领下,将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作为高中段教育的整体进行思考,鼓励试点项目的结对学校根据各自的需求建立沟通路径,确保“普职融通”班的招生制度、培养目标、学籍流动、学分互认、课程体系、师资设备等教育要素的重组、运行及教育资源优化的沟通协调机制。
  3.建立“普职融通”试点项目的质量监管机制
  “普职融通”试点改革的质量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及外部评价[3],自我评价由“普职融通”试点项目学校根据普职融通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评价步骤进行自我诊断,不断改进。外部质量评价,由连云港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聘请政府督学与专家组进行,为确保“普职融通”试点项目质量监督的客观性、科学性、实效性,政府督导室组织专家调研、研制专项督导标准,评价内容包括试点项目实施的总体效能、教育改革政策的导引、领导思维的突破与管理效能、课程互通与整合、教学过程的监督与指导、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
  以“标准化 ”专项督导行动促“普职融通”试点项目高效进行,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官方性,其质量改善建议为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推进普职融通试点项目改革提供现实依据和相关意见。同时对违规操作、不符合要求的学校进行动态调整。
  (三)连云港市“普职融通”试点项目改革的行动路径
  区域“普职融通”的机制架构是确保试点项目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效应的制度体系,它是高中段教育围绕一定的发展追求融合而生的新系统,并且将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发展与完善。如果想使“普职融通”试点项目达成预期目标,必须探索“普职融通”试点项目改革的实现路径,如图1所示。需要注意的是,以下行动路径内容均是围绕区域统筹管理进行分析的。
  1. 招生: 融合“渠道”,统一“门槛”
  市教育局顶层设计高中段招生制度改革,改变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招生分批次录取惯例,融合招生“渠道”,统一招生“门槛”,“普职融通”试点班单列招生计划与招生指标,将“普职融通试点班”与四星普高、“3 4”分段培养的录取放在同一批次,设置A、B平行志愿,遵循分数优先、志愿顺序的录取原则。试点项目的学生均是按自己的中考志愿选择“普职融通”教育,基于学习者志向与兴趣选择的教育才是适合的教育,才能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真正地“融通”起來,利于学习者立足于自身的发展兴趣与优势潜能进行基础夯实与未来发展定位,为学习者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集聚合适的能量。
  2.学籍:普职流动
  “普职融通”班学籍试行“普职流动”管理,依据选择高中段教育成长路径时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一年级学生入学后统一注册为“普通高中”学籍,在普通高中就读,在此期间不能转班转学。第二阶段:高一年级学习结束后,试点项目学生可凭自己意愿申请转入普高或中职校继续学习。转入普高就读的学生,继续保留普高学籍,转入中职校就读的学生学籍流动至中等职业学校。第三阶段:高二年级学习结束后在普高就读的学生仍有再次“选择”的机会,可申请转入中职校学习。每一次的学籍流动都需要学生经过考试、个人申请、学校审核、确定名单公示,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3. 课程:共建共享,兼顾左右、上下
  围绕高中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4],市教育局明确提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两类学校课程互通要求,充分利用各自優势的课程资源互通统整、共建共享,并创生新的课程能量。在实施过程中,两类学校共同组建专家组编写课程实施标准,关注高中段学生发展特点,既注重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夯实与积淀,又要树立职业发展取向的引领。将文化知识构建、职业能力培养、实验实训设备等资源有效整合,实现同一年级“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横向互通”,不同年级关于必修与选修课程内容的“纵向衔接”[5],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早期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普职融通”试点项目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精选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素养、生涯规划、职业体验、实用技术、生活技能等内容开发适合高中段学生发展的系列通识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化的课程需求。一方面在职业教育中增加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素养等元素,帮助学生夯实与行业密切联系的基础知识,聚焦自身发展兴趣,明晰发展志向;另一方面在普通高中教育中增加多元发展的课程元素,帮助学生树立基本职业目标、人生规划与社会责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试点中职校利用自身不可替代的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将实习实训中心等向普通高中开放,开展职业启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特色活动。
  以上两类学校共建开发的通识课程模块内容的学习均可折算成相应的有效学分,允许两类学校进行学分互认。
  4.管理:双重协作,教师互派、研修一体
  “普职融通”班实行双重协作管理,在普通高中就读期间,日常管理按普通高中的要求实施,试点中职校派驻相应的教师协助管理。试点班级实行“双班主任制”,由试点高中校和中职校分别选聘优秀班主任担任班级管理工作,相互协作。“普职融通”班的文化课教师原则上从试点普通高中优秀教师中选聘,“职业”类课程的教师原则上从试点中职校择优遴选,普通教师注重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素养等“学术”知识的传授,中职校教师注重生涯规划、专业取向等“职业”知识的传授。
  立足于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早期培育,两类学校在教师培养上要将目光更多地关注学科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关注彼此间的交流互动、补充缺失。两类学校教师通过微课、慕课、精品课程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促进跨校研修一体化。两类学校还充分挖掘校外优质资源,校企结合、家校互动,凝聚一批校外教师与专家,推进试点项目学生在人文素养与专业发展取向得到互补与共生发展。
  5. 学生成长:多次选择、多元出口、多重保障
  从行动路径图中可以观察到试点学生成长的多元路径:第一,试点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多次选择”机会及多元出口:中考毕业后选择“普职融通”班,“普职融通”班就读一年后选择“普高”或“职高”,选择“职业学校”后选择感兴趣的专业,职业学校就读、学业水平测试、职业技能鉴定后选择升学或就业,选择“普高”就读的学生高二年级后可选择“职业学校”,选择“普高”就读的学生经过小高考后可选择升学或就业。第二,试点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多重保障”,升学无忧。学生转入“职业学校”后有多次升学机会,如学生通过学业水平测试、职业技能鉴定后参加“对口单招”考试可升入本科或专科院校;参加省技能大赛获一等奖可以直接保送本科院校、二等奖可保送专科院校;人人均可通过注册入学升入专科院校。第三,试点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双重通道”,满足了学生升学与就业的双重需求。
  三、价值与困境:连云港市“普职融通”机制的政策反思
  “普职融通”试点项目改革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试点项目让学生感受了“职业”的魅力,从“普职融通”通道转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消除了往日的自卑、充满了自信的努力;当然也有大部分家长还是持有让孩子上“普高”的固有观念,很多学生“基于家长的意愿”选择了“普高”继续就读,职业学校在“学而优则仕”的功利化社会氛围中艰难前行。
  “普职融通”试点项目改革是一个从渐进到量变,最后达到质变的过程,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结对学校等利益共同体具有一定的智慧、韧性与耐力去坚守。这个过程,需要把职业教育“请进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职业教育的独特魅力;需要职业教育“走出去”,让人民群众感受美好生活需要职业教育;“普职融通”试点改革之路任重道远,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结对学校的领导等利益共同体“手拉手”,在整合思维上敢于突破与努力探索,最终跨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鸿沟。
  参 考 文 献
  [1]郭荔,庄建军.“普职沟通”体系建设有效路径的实践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6):70-74.
  [2]刘茂祥.示范性普高与中职示范校的沟通机理研究初探[J].上海教育科研,2017(2):26-32.
  [3]胡茂波,朱梦玫,伍海泉.英国高等教育普职融通运行机制及启示[J].高教探索,2015(12):61-65 78.
  [4]李润华.综合高中:日本高中普职融通模式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6(3):33-38.
  [5]刘茂祥.普职沟通视阈下高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与学校课程改革浅析[J].职教论坛,2017(12):74-80.
其他文献
摘要:说课能培养和造就研究型、学者型的青年教师,笔者以参加“创新杯”说课比赛的实践为例,探讨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了说课活动的四个环节,引导我们思考如何通过说课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师素质。  关键词:教学设计;说课;儿童戏剧文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9-0058-04  说课,是教师讲述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全新一代CTS拥有动感修长的造型,全新演绎凯迪拉克品牌的“钻石切割”设计语言,可称得上本次车展最为前卫、性感的车型了。  首先,从视觉上延展车身比例。整车加长106mm,贯穿式高腰线设计营造侧面一体效果,延展了视觉纵深感和连贯性;整车降低37mm,大倾角的A柱造型和流畅的C柱线条营造修长顶部,轿跑式车顶线条让侧面视觉更显流畅,前脸采用镀鉻格栅拉宽设计,营造动感宽体视觉感受。  其次,独特的线条设计
英国奥兰治小说奖让尼日利亚新生代女作家奇玛曼达·恩戈齐·阿迪奇埃(Chimamanda Ngozi Adichie)在2007年以黑马之势走进大众视野。这位70后美女作家凭借小说《半轮黄日》摘得当年的这项英国女性文学大奖,并以29岁芳龄成为奥兰治小说奖历史上的最年轻得主。接受颁奖时,阿迪奇埃说:“我现在能说的是,内心无比高兴。接下来,我该给尼日利亚挂个电话了。”阿迪奇埃出生并生长在尼日利亚,她的每
红网消息,近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4名学生及指导教师于2015年7月1日至5日,前往湖南桃江三堂街镇赤塘完小的蒲公英乡村图书馆进行志愿服务。这一举措为该校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德育实践课。上海蒲公英乡村图书馆是美国爱心传递慈善基金会(PLCF)创办的项目,目前已在全国18个省建立了95所儿童乡村图书馆。活动期间,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为乡村孩子们举办爱心读书活动,课后志愿者主动与留守儿童进
新型冠状病毒突袭武汉。街道空旷,医院拥挤,病人痛苦,社会焦灼,2020的序幕竟然就此拉开。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苍穹如血,车轮滚滚。无数个渺小的身影在辽阔的大地上行走,他们是一个又一个“此身已许国,再难许卿”的普通人的缩影。  耄耋之年,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在疫情最初就奔赴抗疫的最前线,满满的行动力让人们看到了他的勇敢无畏。从非典到新型冠状病毒,钟南山永远都是打向人们心灵
年过50岁的国人很难忘记中国缺钢少铁的日子:由于所需钢铁大多系进口,以致小小一颗铁钉,也称“洋钉”。曾经,一个国家的钢铁产量,就是国家的实力象征。世界列强,无一不是钢铁大国强国。正是因为有“为了一吨钢愁死英雄汉”的历史屈辱,才有今天一批执着勤勉的“钢铁人”和中国钢铁工业的崛起。  1月8日,在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里钢铁行业中共有7个项目赫然在列,续写着中国钢铁
武汉封城,全城隔离,作为武汉人的我内心焦灼,恨不得插上翅膀奔赴前线。可学业在身又无专业医疗知识,我也只能空叹一句“百无一用是书生”!本着不能帮忙也不添乱的原则,我开始了在家与新冠病毒战斗的新长征。  场景一:长征之忧心篇。幽居家中,怎以一个“忧”字了得?身为国家公民,我担忧疫情蔓延影响国家发展;身为武汉市民,我担心疫情会使外界对如画江城心生偏见;身为人子,我担心在疾控中心工作的父亲的安危。我一直为
在距离金星地表差不多五十千米的地方,霍登西娅把身上的安全带别在两股方向不同的引导绳上。她身下的索缆在风中摇晃着,震荡着。这是一个凉爽的早晨,差不多有二十摄氏度。第一缕阳光从西边射入,给整个地平线都涂上了新的色彩。霍登西娅俯身望去,看见金星上空那如同棉花般的云海,伴着从云层深处散发出来的闪电光束,不停地起起伏伏,忽明忽暗。  要是从这上面掉下去,肯定会掉很久吧。霍登西娅心想,要是她妈妈看见这情景,肯
报告显示申请加入高等教育计划(higher education schemes),即学位学徒制的人数将在2018年增加超过650%,另有7611名学徒将在未来三年开始大学课程。  本次報告基于对英国66所大学的调查,报告发现虽然学生能因此免交大学学费,不过许多雇主仍然不知道学位学徒制度的存在。  为激励更多青年和企业参与学徒制,也为了实现将义务教育年龄提高到18岁的目标,英国政府于 2015 年首
摘 要 我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世界技能竞赛相比,在竞赛目标、赛项设计理念、赛项内容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要实现与世界技能竞赛接轨,国内技能竞赛需要解决好三个问题,即“做出了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而做”的问题,如“模具制造技术”赛项应引入“制件到制件”设计理念,增加体现世界技能竞赛8项职业能力指标的竞赛内容和环节等。  关键词 技能竞赛;职业能力;能力矩阵;能力模块;制件到制件;职业院校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