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符合国际社会的期待,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人民币加入SDR有利于构建合理的全球金融治理秩序,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增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我们应当抓住人民币“入篮”的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不断增强防范和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SDR;全球金融治理;人民币汇率;国际货币
2016年9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启用包括中国人民币在内的新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并宣布决定新定值期内SDR的新货币量。自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币正式被纳入SDR货币篮子,成为可以自由使用的货币。人民币加入SDR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起点和战略制高点,凸显了中国在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对中国和国际货币体系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特别提款权的身份解读
20世纪60年代爆发的第一次美元危机,突显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重大缺陷,作为黄金和美元这两种主要储备资产的国际供给与当时的国际贸易发展以及金融发展不相对称,国际社会迫切需要组织一种新力量来弥补黄金和美元的供给不足。为此,国际社会决定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下创造一种新的国际储备资产。于是,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于1969年应运而生。
SDR是指兑换可自由使用货币的权利,又被称为“纸黄金”。它是一种补充性储备资产,与黄金、外汇等其他储备资产一起作为国际储备,初始价值被设为1 单位SDR 对1 美元,相当于0.888671 克黄金。 SDR不是货币,也不是债务,是IMF根据会员国认缴的份额分配的,可用于偿还IMF债务、弥补会员国政府之间国际收支逆差的一种账面资产。SDR最初由16种货币构成,后简化为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四种货币。根据规定,IMF每隔五年对SDR货币篮子进行一次例行审查,更新货币篮子中的货币和权重。
二、人民币走进SDR的时机解读
1.从国际背景看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酵,美元持续贬值,导致全球流动性减弱,给许多持有美债的国家造成很大压力,加上欧债危机的蔓延和日元波动持续不断,SDR供给缺乏持续性,迄今只动用过四次,无法满足对储备资产的需求[1]45 。国际社会需要有一种新兴的力量加入来稳定国际货币市场,并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等早在2010年SDR成分货币调整时,就曾呼吁将人民币纳入SDR。IMF前总裁卡恩和现任总裁拉加德都表示支持人民币纳入SDR。所以,人民币“入篮”符合国际社会的期待。
2.从我国发展情况看
2010年人民币与SDR失之交臂后,我国实施包括人民币利率自由化、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投入使用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人民币被广泛使用的程度加大,人民币所占份额大幅上升。2013 年日均交易量达到1200 亿美元,占比达1. 1%,较2010 年提升0. 3%。加之2015年7月中国与香港地区基金的互认,使“居民在境外出售或发行”和“非居民在境内出售或发行”两个子项不再受严格限制,基本满足“自由使用”标准或储备资产标准(RAC)[1]48。人民币实现与欧元等多种货币的直接交易,成为全球第四大国际支付货币和全球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等,足以说明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币在稳定全球货币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我国推行建设“一带一路”和建立亚投行的战略更为人民币成为区域性货币提供了支撑[2],这为人民币“入篮”创造了良好的外围环境。
三、人民币走进SDR的前景解读
1.构建合理的全球金融治理秩序
在2015年SDR 审查之前,SDR 一篮子货币由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四种主要国际货币组成,都是发达国家占据份额,其中美元在SDR分配中占绝对权重。人民币加入SDR后的权重为10.92%,仅次于美元(41.73%)和欧元(30.93%),超过日元(8.33%)和英镑(8.09%)。人民币“入篮”重新调整了上述四种货币的权重,有助于全球投资者平衡资产选择,增强资产安全,有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SDR作为IMF法定的国际储备资产,代表着全球经济治理的话语权。中国没有加入SDR之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这一环节被排除在全球经济治理的表达权之外。人民币作为第一个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加入SDR 货币篮子,代表着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上升,体现了SDR的完整性和合法性,更真实地反映了全球经济格局多元化的趋势,有助于优化SDR分配结构,打破美欧垄断国际货币市场的格局,推动全球金融治理秩序的有序转变,为世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人民币加入SDR,意味着增加人民币的定价权,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中的份额,使人民币成为国际统一结算货币,增强人民币与SDR的同步性,省去了汇兑繁杂的程序和成本,避免了汇率折算风险,降低了成本,有利于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维护海外企业的利益。人民币加入SDR,主要国家会增加办理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国人持有人民币在国外兑换外汇十分方便,也进一步鼓励IMF中188个国家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增加人民币的配置和持有更多的人民币计价资产,用于国际贸易结算和金融投资。当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人民币的时候,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需求就会大幅提升,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就会不断扩大,人民币的国际流动性供给就会增加。由此可以促进人民币走向世界并减轻国内货币流通量,进而降低中国国内的通胀情况,缓解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继而为推动我国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强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促进我国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投资者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人民币加入SDR,向全球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我国未来对人民币等相关市场化改革仍将持续,将逐步稳定地实行汇率市场化,即在基准汇率的基础上,由市场需求决定汇率,同时汇率的浮动区间也会变宽。
3.增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中国未加入SDR前,SDR货币篮子的分配权均在美、欧、英、日等发达国家,不能体现发展中国家对货币分配的利益诉求,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上几乎没有话语权、使用权和定价权。经过38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增长,中国加入SDR已“水到渠成”,人民币作为新兴市场唯一的货币迈入国际货币精英俱乐部,扫除了全球各央行对人民币还没有达到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而不能大规模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技术障碍,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国际货币事务中扮演新的角色,提高了发展中国家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这有助于“完善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计价机制,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商品中的定价权”[3]。未来国际社会将更多地关注和接受人民币,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将不断提高。
人民币加入SDR,为中国经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人民币对外投资,中国可以获得优化配置国际资源的更大自主权,有利于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和国际产能合作。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必然会提升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金融支持能力。通过建立和完善大宗商品人民币定价与结算的市场机制,可以稳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出口石油、天然气及其他大宗商品的市场份额,扩大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大宗商品贸易[4]。同时,人民币对全球的中央银行类机构和非官方部门的吸引力大大加强,有助于推动人民币跨境业务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有助于稳定市场对人民币的预期,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竞争力。
中国凭借自身的努力加入SDR,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历史性突破,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取得的阶段性胜利,这也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要承担更多的承诺和国际责任,遵循相关的国际金融体系规则。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既要与国内市场相承接,它的透明度、信息传播以及对预期的管理又要与国际市场对接,这对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效力、逆周期调节的宏观审慎管理机制的健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我国金融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起到了“倒逼”作用。为此,我们应该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调节经济活动,做大市场规模,让市场因素在人民币汇率、利率市场化、资本账户开放等金融资源的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透明度和公信力[5]。 我们应当抓住人民币“入篮”的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不断增强防范和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邱峰. 人民币“入列”SDR:必要性、可行性、困境及突破 [J].国际金融与贸易,2015(09).
[2]史素红,董旭源,王倩. 人民币加入SDR 的背景分析与展望 [J].北方金融,2016(01):35.
[3]魏东,田小辉. 人民币加入SDR 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J].时代金融,2016(06):40.
[4]涂永红. 人民币加入SDR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J].央行与货币,2016(01):72.
[5]杨娉.人民币加入SDR:战略意义与未来展望[J].中国发展观察,2015(12):11.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SDR;全球金融治理;人民币汇率;国际货币
2016年9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启用包括中国人民币在内的新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并宣布决定新定值期内SDR的新货币量。自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币正式被纳入SDR货币篮子,成为可以自由使用的货币。人民币加入SDR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起点和战略制高点,凸显了中国在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对中国和国际货币体系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特别提款权的身份解读
20世纪60年代爆发的第一次美元危机,突显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重大缺陷,作为黄金和美元这两种主要储备资产的国际供给与当时的国际贸易发展以及金融发展不相对称,国际社会迫切需要组织一种新力量来弥补黄金和美元的供给不足。为此,国际社会决定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下创造一种新的国际储备资产。于是,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于1969年应运而生。
SDR是指兑换可自由使用货币的权利,又被称为“纸黄金”。它是一种补充性储备资产,与黄金、外汇等其他储备资产一起作为国际储备,初始价值被设为1 单位SDR 对1 美元,相当于0.888671 克黄金。 SDR不是货币,也不是债务,是IMF根据会员国认缴的份额分配的,可用于偿还IMF债务、弥补会员国政府之间国际收支逆差的一种账面资产。SDR最初由16种货币构成,后简化为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四种货币。根据规定,IMF每隔五年对SDR货币篮子进行一次例行审查,更新货币篮子中的货币和权重。
二、人民币走进SDR的时机解读
1.从国际背景看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酵,美元持续贬值,导致全球流动性减弱,给许多持有美债的国家造成很大压力,加上欧债危机的蔓延和日元波动持续不断,SDR供给缺乏持续性,迄今只动用过四次,无法满足对储备资产的需求[1]45 。国际社会需要有一种新兴的力量加入来稳定国际货币市场,并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等早在2010年SDR成分货币调整时,就曾呼吁将人民币纳入SDR。IMF前总裁卡恩和现任总裁拉加德都表示支持人民币纳入SDR。所以,人民币“入篮”符合国际社会的期待。
2.从我国发展情况看
2010年人民币与SDR失之交臂后,我国实施包括人民币利率自由化、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投入使用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人民币被广泛使用的程度加大,人民币所占份额大幅上升。2013 年日均交易量达到1200 亿美元,占比达1. 1%,较2010 年提升0. 3%。加之2015年7月中国与香港地区基金的互认,使“居民在境外出售或发行”和“非居民在境内出售或发行”两个子项不再受严格限制,基本满足“自由使用”标准或储备资产标准(RAC)[1]48。人民币实现与欧元等多种货币的直接交易,成为全球第四大国际支付货币和全球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等,足以说明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币在稳定全球货币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我国推行建设“一带一路”和建立亚投行的战略更为人民币成为区域性货币提供了支撑[2],这为人民币“入篮”创造了良好的外围环境。
三、人民币走进SDR的前景解读
1.构建合理的全球金融治理秩序
在2015年SDR 审查之前,SDR 一篮子货币由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四种主要国际货币组成,都是发达国家占据份额,其中美元在SDR分配中占绝对权重。人民币加入SDR后的权重为10.92%,仅次于美元(41.73%)和欧元(30.93%),超过日元(8.33%)和英镑(8.09%)。人民币“入篮”重新调整了上述四种货币的权重,有助于全球投资者平衡资产选择,增强资产安全,有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SDR作为IMF法定的国际储备资产,代表着全球经济治理的话语权。中国没有加入SDR之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这一环节被排除在全球经济治理的表达权之外。人民币作为第一个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加入SDR 货币篮子,代表着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上升,体现了SDR的完整性和合法性,更真实地反映了全球经济格局多元化的趋势,有助于优化SDR分配结构,打破美欧垄断国际货币市场的格局,推动全球金融治理秩序的有序转变,为世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人民币加入SDR,意味着增加人民币的定价权,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中的份额,使人民币成为国际统一结算货币,增强人民币与SDR的同步性,省去了汇兑繁杂的程序和成本,避免了汇率折算风险,降低了成本,有利于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维护海外企业的利益。人民币加入SDR,主要国家会增加办理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国人持有人民币在国外兑换外汇十分方便,也进一步鼓励IMF中188个国家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增加人民币的配置和持有更多的人民币计价资产,用于国际贸易结算和金融投资。当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人民币的时候,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需求就会大幅提升,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就会不断扩大,人民币的国际流动性供给就会增加。由此可以促进人民币走向世界并减轻国内货币流通量,进而降低中国国内的通胀情况,缓解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继而为推动我国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强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促进我国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投资者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人民币加入SDR,向全球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我国未来对人民币等相关市场化改革仍将持续,将逐步稳定地实行汇率市场化,即在基准汇率的基础上,由市场需求决定汇率,同时汇率的浮动区间也会变宽。
3.增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中国未加入SDR前,SDR货币篮子的分配权均在美、欧、英、日等发达国家,不能体现发展中国家对货币分配的利益诉求,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上几乎没有话语权、使用权和定价权。经过38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增长,中国加入SDR已“水到渠成”,人民币作为新兴市场唯一的货币迈入国际货币精英俱乐部,扫除了全球各央行对人民币还没有达到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而不能大规模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技术障碍,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国际货币事务中扮演新的角色,提高了发展中国家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这有助于“完善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计价机制,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商品中的定价权”[3]。未来国际社会将更多地关注和接受人民币,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将不断提高。
人民币加入SDR,为中国经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人民币对外投资,中国可以获得优化配置国际资源的更大自主权,有利于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和国际产能合作。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必然会提升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金融支持能力。通过建立和完善大宗商品人民币定价与结算的市场机制,可以稳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出口石油、天然气及其他大宗商品的市场份额,扩大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大宗商品贸易[4]。同时,人民币对全球的中央银行类机构和非官方部门的吸引力大大加强,有助于推动人民币跨境业务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有助于稳定市场对人民币的预期,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竞争力。
中国凭借自身的努力加入SDR,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历史性突破,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取得的阶段性胜利,这也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要承担更多的承诺和国际责任,遵循相关的国际金融体系规则。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既要与国内市场相承接,它的透明度、信息传播以及对预期的管理又要与国际市场对接,这对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效力、逆周期调节的宏观审慎管理机制的健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我国金融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起到了“倒逼”作用。为此,我们应该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调节经济活动,做大市场规模,让市场因素在人民币汇率、利率市场化、资本账户开放等金融资源的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透明度和公信力[5]。 我们应当抓住人民币“入篮”的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不断增强防范和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邱峰. 人民币“入列”SDR:必要性、可行性、困境及突破 [J].国际金融与贸易,2015(09).
[2]史素红,董旭源,王倩. 人民币加入SDR 的背景分析与展望 [J].北方金融,2016(01):35.
[3]魏东,田小辉. 人民币加入SDR 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J].时代金融,2016(06):40.
[4]涂永红. 人民币加入SDR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J].央行与货币,2016(01):72.
[5]杨娉.人民币加入SDR:战略意义与未来展望[J].中国发展观察,2015(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