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腐皮病是鳖苗培育过程中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鳖苗在孵化出壳、人工操作、长途运输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体表损伤后感染真菌和细菌所致,特别是放养后30天内是鳖苗腐皮病的高发期,严重的死亡率可达30%以上,我国养鳖企业由此造成的年经济损失达亿元。而传统应用的化学药品和抗生素因不符合无公害水产品要求被国家禁用,而且成本也比较高,所以研究用天然的中草药对腐皮病进行绿色预防成当务之急。本研究通过试验选出在鳖苗培育阶段预防鳖苗腐皮病最合适的中草药配方和方法,以期为养殖企业提供参考。
一、试验条件
试验在宁波市天地水产养殖公司的温室内进行,室内保温和进、排水等配套设施完备。试验池为水泥池,单池面积50米2,池深80厘米,水深50厘米。
二、试验材料
1. 试验鳖苗
试验用鳖苗是杭州利湘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的日本鳖苗。
2. 试验用饲料和中草药
试验用饲料在浙江一家品牌饲料公司采购,试验用中草药由这家饲料公司代购,按要求加工成80目过筛细度的药粉后按品种单独包装备用。
三、试验方案设计
试验方案设计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小面积的鳖苗培育阶段选方试验,第二阶段为选方后大面积的鳖种培育全程试验。
1. 鳖苗培育阶段的中药组方和浓度设计
通过查阅《中国药典》中中草药成分和性能,结合已有的应用经验,试验选用甘草、地锦草、五倍子、大黄、蒲公英、羊蹄根、黄芩、黄柏、地丁草、乌梅、白芨、辣蓼草共12味中草药,按试验方案要求设计配合成3个组方:方Ⅰ,甘草30%、黄芩20%、地丁草20%、蒲公英20%、羊蹄根10%;方Ⅱ,五倍子30%、乌梅20%、黄芩20%、辣蓼草20%、白芨10%;方Ⅲ,大黄30%、黄柏20%、地丁草20%、地锦草20%、羊蹄根10%。
为了考察不同组方中比较合适的应用浓度,每个组方设3个浓度,即8克/米3、10克/米3和12克/米3,另设不用药物的对照组,共10个池塘。试验鳖苗用各组方不同浓度的药液浸泡消毒后连同药液一起倒入相应试验池,放养后第五天泼洒药液1次,放养后第十五天再泼洒药液1次,试验时间为30天。在放养品种、放养密度和管理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不同中草药组方、不同药液浓度对鳖苗培育阶段死亡率的影响。
2. 鳖种培育全程试验设计
根据小面积试验中选出的中草药组方、应用浓度和应用方法,再进行大面积的鳖种培育全程试验,试验期的管理方法同小面积试验,试验期为270天,最后参考对照组评估防病效果。
四、试验经过
1. 鳖苗培育阶段选方试验
①池塘消毒注水。试验池塘用漂白粉进行常规消毒,然后注水到50厘米的标准水位。
②药物加工。粉状药物按各组方不同浓度配合好后加10倍量的温水浸泡5小时,用于浸泡鳖体或全池泼洒。
③鳖苗放养。按试验设计方案的要求,于2012年7月16日开始放苗,鳖苗放养前进行计数、称重,再用已经处理好的中药液浸泡鳖体,浸泡时间为10分钟,浸泡在光滑的大塑料盆中进行,浸泡结束后连鳖带药一起倒入试验池中,放养密度为25只/米2。对照组鳖苗放养前用1%食盐溶液浸泡5分钟再放入池中。
④预防用药。放养后5天和15天分别全池泼洒药液1次,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
⑤培育管理。鳖苗放养后的管理按《无公害食品 中华鳖养殖技术规范》(NY/T5067—2002)进行,试验期间进行正常的观察和记录。
2. 鳖种培育全程试验
8月18日开始进行大面积试验,试验在同一区域的3栋温室中进行,试验池面积1750米2,对照池面积为50米2。放养密度25只/米2,放养总量为4.5万只,放养前鳖苗集中计数、称重,取平均体重为个体重。前3次用药和小面积试验相同,以后每隔15天泼药1次。其他条件和方法均与小面积试验相同。
五、试验结果
1. 死亡率
①鳖苗培育阶段选方试验。方Ⅰ组平均死亡率为5.33%,方Ⅱ组平均死亡率为1.84%,方Ⅲ组平均死亡率为4.32%,对照组死亡率为13.52%,试验结果表明方Ⅱ组10克/米3和12克/米3浓度的死亡率较低,其中10克/米3浓度的死亡率只有1.04%。,比对照组低12.48%(见表1),鳖种培育全程试验遂采用方Ⅱ的10克/米3浓度。
②鳖种培育全程试验。经过270天的试验,试验组的死亡率为6.50%,而对照组的死亡率高达18.64%(见表2)。
表2 鳖种培育全程试验死亡情况
2. 生长情况
①鳖苗培育阶段选方试验。统计试验数据可知,方Ⅰ组平均增重为61.10千克,方Ⅱ组平均增重为63.78千克,方Ⅲ组平均增重为61.90千克,其中方Ⅱ组10克/米3浓度的增重最高为64.46千克(见表3)。
表3 鳖苗培育阶段选方试验生长情况
②鳖种培育全程试验。经过270天的试验,试验组亩产为6725.64千克,对照组亩产为5456.26千克,亩产相差1269.38千克(见表4)。
六、经济效益分析
1. 生产成本核算
通过对鳖种培育全程试验的生产成本进行核算,千克成本为30.82元,亩均生产成本为20.92万元(见表5)。
2. 用药成本核算
通过对鳖种培育全程试验用药成本进行核算,千克产量中草药成本为0.13元(见表6)
3. 投入产出核算
通过对鳖种培育全程试验的投入产出进行核算,投入总成本54.90万元,亩成本20.94万元,千克成本30.82元,总产值71.24万元,亩产值27.9万元,总利润16.34万元,亩利润6.24万元(见表7)。 七、讨论与建议
1. 讨论
①中草药对鳖苗培育阶段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做好鳖苗培育阶段腐皮病的预防,对提高整个苗种培育阶段的成活率有重要作用。
②中草药防治鳖腐皮病的应用效果。鳖腐皮病主要发病原因是鳖苗出壳和人工放养操作损伤体表后感染细菌和真菌后所致,所以多数人认为治疗鳖苗腐皮病须用高性能抗生素或化学药品,本试验结果表明只要配方对症、浓度合适、方法得当,中草药同样可以有效防治鳖苗腐皮病,特别是还具有绿色安全的意义。
③中草药对鳖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中草药预防鳖苗腐皮病,不但对其生长没有负面影响,而且提高了成活率,同样可以促进生长、提高培育产量。
④中草药对水体和鳖苗活动的影响。中草成分中有绿色素成分,特别是乌梅的颜色较深,泼洒当天水体透明度有所降低,但几天后影响消失。由于中草药有一定的气味,采用高浓度(12克/米3)泼洒初期出现了鳖苗不安现象,但第二天影响消失,所以在制定应用浓度时还应考虑气味对鳖苗的影响。
⑤中草药对鳖苗吃食的影响。中草药有特殊的气味,而鳖苗对环境中异常气味较敏感,但本次试验的配方和浓度对健康鳖的吃食未造成任何影响,说明鳖苗对所采用的中草药有一定的适应性。
⑥中草药预防鳖苗腐皮病要与生产管理相结合。中草药预防鳖苗腐皮病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须与生产管理相结合,如控温管理和其他操作管理等,否则会影响预防效果。
⑦中草药预防鳖苗腐皮病的应用条件。本次试验是在工厂化温室中进行的,但在野外自然常温条件下的应用效果还有待验证。
⑧中草药预防鳖苗腐皮病的原理与前景。中草药中含有多种杀灭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有效化学成分,其中生物碱类、水溶鞣质类和甙类效果显著,本试验中方Ⅱ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与其所含中草药具有抗菌、止血和收敛等作用有关,用中草药防治鳖病前景广阔。
2. 建议
①预防鳖苗腐皮病,所应用的中草药质量一定要好,应用过程中还要按要求操作,否则会影响防病效果。
②本次试验可以在条件和管理水平相同的养殖企业推广应用。
③本次试验是一次简单的生产性应用试验,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者联系地址:赵春光 浙江杭州龟鳖研究所 邮编:311201;刘飞波 宁波市天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邮编:315000)
一、试验条件
试验在宁波市天地水产养殖公司的温室内进行,室内保温和进、排水等配套设施完备。试验池为水泥池,单池面积50米2,池深80厘米,水深50厘米。
二、试验材料
1. 试验鳖苗
试验用鳖苗是杭州利湘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的日本鳖苗。
2. 试验用饲料和中草药
试验用饲料在浙江一家品牌饲料公司采购,试验用中草药由这家饲料公司代购,按要求加工成80目过筛细度的药粉后按品种单独包装备用。
三、试验方案设计
试验方案设计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小面积的鳖苗培育阶段选方试验,第二阶段为选方后大面积的鳖种培育全程试验。
1. 鳖苗培育阶段的中药组方和浓度设计
通过查阅《中国药典》中中草药成分和性能,结合已有的应用经验,试验选用甘草、地锦草、五倍子、大黄、蒲公英、羊蹄根、黄芩、黄柏、地丁草、乌梅、白芨、辣蓼草共12味中草药,按试验方案要求设计配合成3个组方:方Ⅰ,甘草30%、黄芩20%、地丁草20%、蒲公英20%、羊蹄根10%;方Ⅱ,五倍子30%、乌梅20%、黄芩20%、辣蓼草20%、白芨10%;方Ⅲ,大黄30%、黄柏20%、地丁草20%、地锦草20%、羊蹄根10%。
为了考察不同组方中比较合适的应用浓度,每个组方设3个浓度,即8克/米3、10克/米3和12克/米3,另设不用药物的对照组,共10个池塘。试验鳖苗用各组方不同浓度的药液浸泡消毒后连同药液一起倒入相应试验池,放养后第五天泼洒药液1次,放养后第十五天再泼洒药液1次,试验时间为30天。在放养品种、放养密度和管理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不同中草药组方、不同药液浓度对鳖苗培育阶段死亡率的影响。
2. 鳖种培育全程试验设计
根据小面积试验中选出的中草药组方、应用浓度和应用方法,再进行大面积的鳖种培育全程试验,试验期的管理方法同小面积试验,试验期为270天,最后参考对照组评估防病效果。
四、试验经过
1. 鳖苗培育阶段选方试验
①池塘消毒注水。试验池塘用漂白粉进行常规消毒,然后注水到50厘米的标准水位。
②药物加工。粉状药物按各组方不同浓度配合好后加10倍量的温水浸泡5小时,用于浸泡鳖体或全池泼洒。
③鳖苗放养。按试验设计方案的要求,于2012年7月16日开始放苗,鳖苗放养前进行计数、称重,再用已经处理好的中药液浸泡鳖体,浸泡时间为10分钟,浸泡在光滑的大塑料盆中进行,浸泡结束后连鳖带药一起倒入试验池中,放养密度为25只/米2。对照组鳖苗放养前用1%食盐溶液浸泡5分钟再放入池中。
④预防用药。放养后5天和15天分别全池泼洒药液1次,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
⑤培育管理。鳖苗放养后的管理按《无公害食品 中华鳖养殖技术规范》(NY/T5067—2002)进行,试验期间进行正常的观察和记录。
2. 鳖种培育全程试验
8月18日开始进行大面积试验,试验在同一区域的3栋温室中进行,试验池面积1750米2,对照池面积为50米2。放养密度25只/米2,放养总量为4.5万只,放养前鳖苗集中计数、称重,取平均体重为个体重。前3次用药和小面积试验相同,以后每隔15天泼药1次。其他条件和方法均与小面积试验相同。
五、试验结果
1. 死亡率
①鳖苗培育阶段选方试验。方Ⅰ组平均死亡率为5.33%,方Ⅱ组平均死亡率为1.84%,方Ⅲ组平均死亡率为4.32%,对照组死亡率为13.52%,试验结果表明方Ⅱ组10克/米3和12克/米3浓度的死亡率较低,其中10克/米3浓度的死亡率只有1.04%。,比对照组低12.48%(见表1),鳖种培育全程试验遂采用方Ⅱ的10克/米3浓度。
②鳖种培育全程试验。经过270天的试验,试验组的死亡率为6.50%,而对照组的死亡率高达18.64%(见表2)。
表2 鳖种培育全程试验死亡情况
2. 生长情况
①鳖苗培育阶段选方试验。统计试验数据可知,方Ⅰ组平均增重为61.10千克,方Ⅱ组平均增重为63.78千克,方Ⅲ组平均增重为61.90千克,其中方Ⅱ组10克/米3浓度的增重最高为64.46千克(见表3)。
表3 鳖苗培育阶段选方试验生长情况
②鳖种培育全程试验。经过270天的试验,试验组亩产为6725.64千克,对照组亩产为5456.26千克,亩产相差1269.38千克(见表4)。
六、经济效益分析
1. 生产成本核算
通过对鳖种培育全程试验的生产成本进行核算,千克成本为30.82元,亩均生产成本为20.92万元(见表5)。
2. 用药成本核算
通过对鳖种培育全程试验用药成本进行核算,千克产量中草药成本为0.13元(见表6)
3. 投入产出核算
通过对鳖种培育全程试验的投入产出进行核算,投入总成本54.90万元,亩成本20.94万元,千克成本30.82元,总产值71.24万元,亩产值27.9万元,总利润16.34万元,亩利润6.24万元(见表7)。 七、讨论与建议
1. 讨论
①中草药对鳖苗培育阶段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做好鳖苗培育阶段腐皮病的预防,对提高整个苗种培育阶段的成活率有重要作用。
②中草药防治鳖腐皮病的应用效果。鳖腐皮病主要发病原因是鳖苗出壳和人工放养操作损伤体表后感染细菌和真菌后所致,所以多数人认为治疗鳖苗腐皮病须用高性能抗生素或化学药品,本试验结果表明只要配方对症、浓度合适、方法得当,中草药同样可以有效防治鳖苗腐皮病,特别是还具有绿色安全的意义。
③中草药对鳖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中草药预防鳖苗腐皮病,不但对其生长没有负面影响,而且提高了成活率,同样可以促进生长、提高培育产量。
④中草药对水体和鳖苗活动的影响。中草成分中有绿色素成分,特别是乌梅的颜色较深,泼洒当天水体透明度有所降低,但几天后影响消失。由于中草药有一定的气味,采用高浓度(12克/米3)泼洒初期出现了鳖苗不安现象,但第二天影响消失,所以在制定应用浓度时还应考虑气味对鳖苗的影响。
⑤中草药对鳖苗吃食的影响。中草药有特殊的气味,而鳖苗对环境中异常气味较敏感,但本次试验的配方和浓度对健康鳖的吃食未造成任何影响,说明鳖苗对所采用的中草药有一定的适应性。
⑥中草药预防鳖苗腐皮病要与生产管理相结合。中草药预防鳖苗腐皮病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须与生产管理相结合,如控温管理和其他操作管理等,否则会影响预防效果。
⑦中草药预防鳖苗腐皮病的应用条件。本次试验是在工厂化温室中进行的,但在野外自然常温条件下的应用效果还有待验证。
⑧中草药预防鳖苗腐皮病的原理与前景。中草药中含有多种杀灭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有效化学成分,其中生物碱类、水溶鞣质类和甙类效果显著,本试验中方Ⅱ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与其所含中草药具有抗菌、止血和收敛等作用有关,用中草药防治鳖病前景广阔。
2. 建议
①预防鳖苗腐皮病,所应用的中草药质量一定要好,应用过程中还要按要求操作,否则会影响防病效果。
②本次试验可以在条件和管理水平相同的养殖企业推广应用。
③本次试验是一次简单的生产性应用试验,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者联系地址:赵春光 浙江杭州龟鳖研究所 邮编:311201;刘飞波 宁波市天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邮编:3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