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预防鳖苗腐皮病研究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huaxue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腐皮病是鳖苗培育过程中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鳖苗在孵化出壳、人工操作、长途运输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体表损伤后感染真菌和细菌所致,特别是放养后30天内是鳖苗腐皮病的高发期,严重的死亡率可达30%以上,我国养鳖企业由此造成的年经济损失达亿元。而传统应用的化学药品和抗生素因不符合无公害水产品要求被国家禁用,而且成本也比较高,所以研究用天然的中草药对腐皮病进行绿色预防成当务之急。本研究通过试验选出在鳖苗培育阶段预防鳖苗腐皮病最合适的中草药配方和方法,以期为养殖企业提供参考。
  一、试验条件
  试验在宁波市天地水产养殖公司的温室内进行,室内保温和进、排水等配套设施完备。试验池为水泥池,单池面积50米2,池深80厘米,水深50厘米。
  二、试验材料
  1. 试验鳖苗
  试验用鳖苗是杭州利湘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的日本鳖苗。
  2. 试验用饲料和中草药
  试验用饲料在浙江一家品牌饲料公司采购,试验用中草药由这家饲料公司代购,按要求加工成80目过筛细度的药粉后按品种单独包装备用。
  三、试验方案设计
  试验方案设计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小面积的鳖苗培育阶段选方试验,第二阶段为选方后大面积的鳖种培育全程试验。
  1. 鳖苗培育阶段的中药组方和浓度设计
  通过查阅《中国药典》中中草药成分和性能,结合已有的应用经验,试验选用甘草、地锦草、五倍子、大黄、蒲公英、羊蹄根、黄芩、黄柏、地丁草、乌梅、白芨、辣蓼草共12味中草药,按试验方案要求设计配合成3个组方:方Ⅰ,甘草30%、黄芩20%、地丁草20%、蒲公英20%、羊蹄根10%;方Ⅱ,五倍子30%、乌梅20%、黄芩20%、辣蓼草20%、白芨10%;方Ⅲ,大黄30%、黄柏20%、地丁草20%、地锦草20%、羊蹄根10%。
  为了考察不同组方中比较合适的应用浓度,每个组方设3个浓度,即8克/米3、10克/米3和12克/米3,另设不用药物的对照组,共10个池塘。试验鳖苗用各组方不同浓度的药液浸泡消毒后连同药液一起倒入相应试验池,放养后第五天泼洒药液1次,放养后第十五天再泼洒药液1次,试验时间为30天。在放养品种、放养密度和管理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不同中草药组方、不同药液浓度对鳖苗培育阶段死亡率的影响。
  2. 鳖种培育全程试验设计
  根据小面积试验中选出的中草药组方、应用浓度和应用方法,再进行大面积的鳖种培育全程试验,试验期的管理方法同小面积试验,试验期为270天,最后参考对照组评估防病效果。
  四、试验经过
  1. 鳖苗培育阶段选方试验
  ①池塘消毒注水。试验池塘用漂白粉进行常规消毒,然后注水到50厘米的标准水位。
  ②药物加工。粉状药物按各组方不同浓度配合好后加10倍量的温水浸泡5小时,用于浸泡鳖体或全池泼洒。
  ③鳖苗放养。按试验设计方案的要求,于2012年7月16日开始放苗,鳖苗放养前进行计数、称重,再用已经处理好的中药液浸泡鳖体,浸泡时间为10分钟,浸泡在光滑的大塑料盆中进行,浸泡结束后连鳖带药一起倒入试验池中,放养密度为25只/米2。对照组鳖苗放养前用1%食盐溶液浸泡5分钟再放入池中。
  ④预防用药。放养后5天和15天分别全池泼洒药液1次,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
  ⑤培育管理。鳖苗放养后的管理按《无公害食品 中华鳖养殖技术规范》(NY/T5067—2002)进行,试验期间进行正常的观察和记录。
  2. 鳖种培育全程试验
  8月18日开始进行大面积试验,试验在同一区域的3栋温室中进行,试验池面积1750米2,对照池面积为50米2。放养密度25只/米2,放养总量为4.5万只,放养前鳖苗集中计数、称重,取平均体重为个体重。前3次用药和小面积试验相同,以后每隔15天泼药1次。其他条件和方法均与小面积试验相同。
  五、试验结果
  1. 死亡率
  ①鳖苗培育阶段选方试验。方Ⅰ组平均死亡率为5.33%,方Ⅱ组平均死亡率为1.84%,方Ⅲ组平均死亡率为4.32%,对照组死亡率为13.52%,试验结果表明方Ⅱ组10克/米3和12克/米3浓度的死亡率较低,其中10克/米3浓度的死亡率只有1.04%。,比对照组低12.48%(见表1),鳖种培育全程试验遂采用方Ⅱ的10克/米3浓度。
  ②鳖种培育全程试验。经过270天的试验,试验组的死亡率为6.50%,而对照组的死亡率高达18.64%(见表2)。
  表2 鳖种培育全程试验死亡情况
  2. 生长情况
  ①鳖苗培育阶段选方试验。统计试验数据可知,方Ⅰ组平均增重为61.10千克,方Ⅱ组平均增重为63.78千克,方Ⅲ组平均增重为61.90千克,其中方Ⅱ组10克/米3浓度的增重最高为64.46千克(见表3)。
  表3 鳖苗培育阶段选方试验生长情况
  ②鳖种培育全程试验。经过270天的试验,试验组亩产为6725.64千克,对照组亩产为5456.26千克,亩产相差1269.38千克(见表4)。
  六、经济效益分析
  1. 生产成本核算
  通过对鳖种培育全程试验的生产成本进行核算,千克成本为30.82元,亩均生产成本为20.92万元(见表5)。
  2. 用药成本核算
  通过对鳖种培育全程试验用药成本进行核算,千克产量中草药成本为0.13元(见表6)
  3. 投入产出核算
  通过对鳖种培育全程试验的投入产出进行核算,投入总成本54.90万元,亩成本20.94万元,千克成本30.82元,总产值71.24万元,亩产值27.9万元,总利润16.34万元,亩利润6.24万元(见表7)。   七、讨论与建议
  1. 讨论
  ①中草药对鳖苗培育阶段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做好鳖苗培育阶段腐皮病的预防,对提高整个苗种培育阶段的成活率有重要作用。
  ②中草药防治鳖腐皮病的应用效果。鳖腐皮病主要发病原因是鳖苗出壳和人工放养操作损伤体表后感染细菌和真菌后所致,所以多数人认为治疗鳖苗腐皮病须用高性能抗生素或化学药品,本试验结果表明只要配方对症、浓度合适、方法得当,中草药同样可以有效防治鳖苗腐皮病,特别是还具有绿色安全的意义。
  ③中草药对鳖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中草药预防鳖苗腐皮病,不但对其生长没有负面影响,而且提高了成活率,同样可以促进生长、提高培育产量。
  ④中草药对水体和鳖苗活动的影响。中草成分中有绿色素成分,特别是乌梅的颜色较深,泼洒当天水体透明度有所降低,但几天后影响消失。由于中草药有一定的气味,采用高浓度(12克/米3)泼洒初期出现了鳖苗不安现象,但第二天影响消失,所以在制定应用浓度时还应考虑气味对鳖苗的影响。
  ⑤中草药对鳖苗吃食的影响。中草药有特殊的气味,而鳖苗对环境中异常气味较敏感,但本次试验的配方和浓度对健康鳖的吃食未造成任何影响,说明鳖苗对所采用的中草药有一定的适应性。
  ⑥中草药预防鳖苗腐皮病要与生产管理相结合。中草药预防鳖苗腐皮病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须与生产管理相结合,如控温管理和其他操作管理等,否则会影响预防效果。
  ⑦中草药预防鳖苗腐皮病的应用条件。本次试验是在工厂化温室中进行的,但在野外自然常温条件下的应用效果还有待验证。
  ⑧中草药预防鳖苗腐皮病的原理与前景。中草药中含有多种杀灭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有效化学成分,其中生物碱类、水溶鞣质类和甙类效果显著,本试验中方Ⅱ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与其所含中草药具有抗菌、止血和收敛等作用有关,用中草药防治鳖病前景广阔。
  2. 建议
  ①预防鳖苗腐皮病,所应用的中草药质量一定要好,应用过程中还要按要求操作,否则会影响防病效果。
  ②本次试验可以在条件和管理水平相同的养殖企业推广应用。
  ③本次试验是一次简单的生产性应用试验,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者联系地址:赵春光 浙江杭州龟鳖研究所 邮编:311201;刘飞波 宁波市天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邮编:315000)
其他文献
<正>函数的基本性质是历年数学高考和竞赛试题的重点与热点,其中函数的对称性是函数性质的一个重要体现,对称关系不仅广泛存在于数学问题之中,而且利用对称性往往能使数学问
棉花花铃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双旺,进入盛花期后,生殖生长才逐渐转为优势,棉株需肥需水达到高峰。在此生育阶段环境温度较高、日照充足,对花铃期生育是有利的,同时,也受到高温伏旱缺水、病虫害多发的不利影响。在管理上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争取早坐桃、多结桃、结大桃,力保后期早熟不早衰,从而获得棉花优质高产。  1. 重施花铃肥  花铃期棉株大量开花结铃,对养分的需要激增,重施花铃肥可满足棉株对
在苹果、桃产区,常常发生白绢病、圆斑根腐病,由于这两种病害的发病症状与缺铁、缺钾相似,果农很容易误诊。鉴于此,笔者将它们的症状识别要点和防治方法进行总结。  白绢病、圆斑根腐病都属于真菌界无性型真菌,都是厌气、喜温、高湿型,土壤板结、通气性不良时易发病。  一、白绢病  1. 症状识别 白绢病发病症状与缺铁症相似。从外地引进的苗木,定植第二至三年开始发病,树上叶片发黄但叶脉仍为绿色。此时对叶面连喷
目的:观察和分析肺癌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60例肺癌患者,分为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应用人性化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应用于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0例术后或病理诊断确诊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观
寄生于鸭的球虫包括艾美耳属、泰泽属、温扬属和等孢属的多种球虫,鸭感染后临床表现为腹泻、血痢和贫血等,对养鸭业危害很大。各种年龄段的鸭均可感染,但以2~5周龄的雏鸭多发,死亡率较高,耐过鸭则生长发育受阻,增重缓慢。笔者现从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发病原因  没有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鸭舍、饮水器和饲槽等器具消毒不严格;粪便没采取堆积发酵或焚烧的
2014年12月,沛县某猪场发生一种以急性的出血性渗出性肺炎、胸膜炎和慢性的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和病死猪剖检初步诊断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遂采取隔离、药物防治等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一、发病情况  该场存栏育肥猪960头,饲养在5栋猪舍的100个栏中(每栋猪舍有20栏,每栏面积15米2左右,饲养育肥猪10头)。主诉:“猪先是干呛(干咳),没几天就大批
2009年我站从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引进甘薯新品种——徐薯27(原名徐25-2),在我市张庄镇王庄村进行了栽培试验,平均亩产达到4250千克,比对照徐薯18增产24.53%。3年的栽培实践表明,该品种产量、综合抗病性以及薯形均优于目前的甘薯当家品种——徐薯18。2011年该品种在邹城市甘薯栽培覆盖率达到45%以上,2012年有望突破80%,将替代徐薯18成为邹城市淀粉型甘薯当家品种。现将徐薯27高
节约耕地、减轻民众负担和破除封建迷信是政府推行"殡葬改革"的三大依据,作者系统梳理了传统土葬的文化渊源和社会功能,他认为,推行火葬是地方政府强行将自己的物质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