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和非炎性表皮包含囊肿的细菌学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o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确定感染在表皮包含囊肿炎症过程中的作用,作者比较了炎性和非炎性表皮包含囊肿的微生物情况。方法和结果:常规皮肤消毒后,取炎性和非炎性囊肿标本各25个,再送细菌学培养。结果两组在分离的细菌数,每个患者分离的平均细菌数、无细菌生长、需氧菌和厌氧菌生长、正常菌落和潜在致病菌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最常分离到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

其他文献
由于儿童慢性大疱性皮病(CBDC)的炎症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秋水仙碱可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发挥强大抗炎作用。作者为此观察秋水仙碱治疗CBDC的疗效。
期刊
患者男,31岁,25岁时患上矢状静脉窦血栓症,27岁时患下肢静脉血栓症.3年前两小腿溃疡,现右足内踝有鸡蛋大,左足内踝有斑鸠蛋大的溃疡,其周围至下肢及足背有显著色素沉着.双下肢肿胀,其屈侧可见多个静脉瘤.溃疡底部可见黄色坏死性物质及红色颗粒状肉芽.
期刊
为了明确细胞增殖标记Ki-67和抗癌基因p53免疫反应性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预后中的意义,作者运用单克隆抗体MIB-1(抗Ki-67)和DO-1(抗p53)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160例CSCC患者175个肿瘤中Ki-67和p53的表达情况,并与多个具预后意义的组织病理学参数及临床指标作了比较。所有患者均存活,随访3年以上,平均5.2年,其中男123例,女37例,平均年龄67岁。
期刊
于1994年1月至1995年5月间,对6161例孕妇作了沙眼衣原体(CT)检测,旨在调查该人群的CT感染流行情况。检测对象为匈牙利7个不同中心连续就诊的妇女,为妊娠>20周的非多胎妊娠者。
异位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典型表现为皮肤干燥、红斑、鳞屑和苔藓化,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环孢素治疗银屑病很有效,但有剂量及时间依赖的毒副反应,特别是对肾的影响。
黄褐斑是影响美容的常见皮肤病,最重要的发病因素是阳光和遗传素质。黄褐斑临床上分为三型;根据伍氏灯和组织学检查黄褐斑可分为四型。治疗黄褐斑目前尚无特效药,但首先必须避免日晒和停止口服避孕药。现在通常使用2%~5%氢醌、0.1%维甲酸以及这两种药物的混合制剂,也可使用新的酚化合物、壬二酸和中等深度的化学剥脱术治疗黄褐斑。不得使用氢醌苄醚和汞化合物治疗黄褐斑。
作者报告1例不同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分类中任何一型的患儿,并认为可能是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一个新病型。患儿女,出生时即发现足部至踝关节糜烂于次日就诊。患儿足月顺产,正常体重,心肺无异常。
该文研究目的旨在了解儿童期发病的硬皮病(CS)与成人发病的硬皮病(AS)之间有何不同之处。为此作者观察了58例儿童期发病的硬皮病。其中11例为弥漫性硬皮病(dcSSc),16例线状硬皮病,14例为硬斑病及线状硬皮病的混合型,17例硬斑病。
着色真菌病是一种皮下真菌病,常见于热带国家。由黑色或暗色孢科真菌引起。数年来虽然应用了许多治疗方法,但至今为止还未发现一种可选的方法。该作者进行了一项开放性对照研究,应用伊曲康唑或冷冻和对皮损大者采用两者联合的方法治疗着色真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