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对生命终极的关涉——由“死”观“生”的死亡教育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uu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死亡教育"并非教人如何"去死",而是在观念上的由"死"观"生",是更深切的对人们生存境遇的终极关怀、对人们的"死亡品质"与"生命品质"提高的关注。本文从死亡教育的本源、内涵及实质切入,认为死亡教育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认识到生命的短暂与脆弱,珍惜、热爱有限的生命,让生命焕发耀眼的光辉而不虚度一生。
其他文献
毛泽东的理想人格学说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理论体系。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经世致用”湖湘文化为其理想人格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思想资源,近代西方进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建立新式学堂,引进西方教育制度、内容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当今社会,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的广泛使用引起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革命性变革,这为道德的进步提供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现象和问题。正确认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