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丙型肝炎的Th1/Th2应答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chwoods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1/Th2免疫应答是当前免疫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在慢性乙、丙型肝炎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Th1/Th2细胞失衡与乙、丙型肝炎的慢性化密切相关。病毒抗原的特异Th1细胞占优势,倾向于发生急性或自限性的感染,Th2细胞占优势则发生持续性的感染。本文拟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其他文献
拉米夫定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具有抗乙肝病毒效应,其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DNA聚合酶活性;拉米夫定治疗使HBV DNA复制明显受抑制,伴随组织学改善,100mg/日可能是最佳的治疗剂量,停药后复发率与疗程有关;拉米夫定抗HBV治疗较安全,不良反应轻微;DNA聚合酶YMDD变异可能导致抗拉米夫定病毒株的产生;低病毒水平、高转氨酶水平是拉米夫定治疗有效的指标。
期刊
本文重点介绍了近几年来戊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以生物学特性、分子生物学特性及诊断方面概述了近年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尚需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的基本病变为血管内皮细胞(EC)的损伤,EC在HFRS病毒感染后形态结构、代谢功能的改变在本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HFRS病毒与EC的相互作用的特点。
期刊
自1988年Okamoto初步建立了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A~D分型标准后,目前HBV DNA基因型已分为A~F六型。本文就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型方法及其临床和分子流行病学意义的有关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期刊
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的发生除因病毒复制过程中的自然变异外,宿主的体液和细胞免疫的选择作用、病毒基因组二级结构中碱基的位置效应和抗病毒药物的选择作用可能是引起HBV变异的主要机制。
期刊
期刊
HGV是近两年发现的新型肝炎病毒,引起非A-非E型肝炎,本文就其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诊断予以综述。
期刊
人趋化因子受体CXCR4是HIV-1人侵宿主细胞时的共同受体。本文报道了影响CXCR4在细胞表面的表达因素。对CXCR4共受体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认为CXCR4第二胞外环对共受体活性有重要作用。
期刊
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为单股正链RNA病毒(SSRNA+),同丙型肝炎病毒(HCV)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但两者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仅就庚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作了综述。
期刊
HCV与肝细胞癌发生关系密切。HCV是典型的RNA病毒,它不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其致癌机理为目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近年来HCV致癌机理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了综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