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中小流量下河道整治工程迎送流关系研究

来源 :泥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浪底水库控制运用以后,改变了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及洪水过程,中小流量出现的几率大大提高。在长期中小流量过程的作用下,游荡性河道整治工程送流能力减弱,控导河势作用降低,送流不到位,工程之间发生畸弯,因此开展中小流量下河道整治工程迎送流关系研究对指导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布局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开展了大量的实体模型单元素试验研究,初步建立了工程送流距离与流量、工程弯曲半径、靠溜长度及入流角度等整治参数的指标体系,继而又通过不同比尺的模型试验和大量的原型实测资料对送流距离公式进行了检验,相关性极好。该
其他文献
沙市河段因主泓紧贴北岸荆江大堤,而成为长江中下游重点防洪河段。本文分析了该河段主泓变化的规律,发现主泓南移及其回复,与三八滩的冲淤消长相关;运用弯道环流理论、耗散结构理
以1950—1985年间274次洪水的资料为基础,对黄河下游洪水的输沙效率进行了研究,查明了场次洪水排沙比随流量变化的3个临界点。同时还发现,当场次洪水平均含沙量小于34.02kg/m^3时
针对目前土木工程技术运用过程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了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技术与施工策略的运用现状,并提出了技术优化运用的方法策略。结果表明,技术运用效果实
根据武汉河段近期河床演变特点及其发展趋势,通过几种方案比较分析,结合长江中下游分汉河段的综合整治原则和“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的治江新理念,综合考虑防洪、航运、
冲积河流系统中,水流在不规则床面上产生的漩涡对泥沙悬浮效率影响很大。基于漩涡流的运动特征及床面形态控制数m,本文研究了水流阻力与床面形态运动之间的关系。同时,在Bagn
家庭组网和办公组网已经越来越常见,由于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家庭和办公用户只能通过一个接口来上网,将家庭或办公电脑组网并共享上网是常见一种解决手段.本文将局域网共享上网
介绍了智能沙石过滤控制器的工作原理,采用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件、TCL0832作为模拟量到数字量转换器件、AT24C16作为数据存储器件、DS1302作为日历及定时器件、MAX813作为
在进行以输沙入海为目的黄河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方案的制定时,必须同时考虑两个目标,即(1)提高洪水输沙效率,减少河道淤积;(2)节省输沙用水,降低水资源消耗。同时满足输沙效率较
采用实验方法,通过出汗假人皮肤表面温度和湿润度的单位阶跃响应,求得系统的结构参数阻尼比ξ和自然振荡频率ωn,判定该出汗假人系统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假人皮肤表面温度控
由旋转设计法设计出的组织绉效应明显,花纹美观别致.通过引入单位旋转矩阵,阐述旋转设计法的数学原理和相关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