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超短超强激光脉冲(45 fs,6×1017 W/cm2)与光致电离氦气形成的欠稠密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的二次谐波辐射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了多种打靶强度的飞秒激光脉冲与不同气体密度氦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光光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超短超强激光脉冲(45 fs,6×1017 W/cm2)与光致电离氦气形成的欠稠密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的二次谐波辐射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了多种打靶强度的飞秒激光脉冲与不同气体密度氦气相互作用的二次谐波光谱,得到在欠稠密等离子体中二次谐波辐射与打靶激光能量的关系,分析了产生二次谐波辐射产生的物理机制,在考虑了强短脉冲激光电离气体产生的等离子体径向电子密度梯度因素,基于非线性作用过程的理论预期曲线与实验结果较好地吻合.
其他文献
给出了具有tan2(πη r )型标量势和矢量势的Klein-Gordon方程和Dirac方程的s波束缚态解,并与无限深球方势阱的情况进行了比较.
以功能性的钌有机螯合物Ru(phen)2 3+作为亚相离子,花生酸在亚相表面上形成稳定的单分子膜.π-A等温线和动态弹性测量表明,此膜因花生酸与钌螯离子发生了静电相互作用而有更
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技术在蓝宝石衬底上成功外延了高P组分的GaN1-xPx 三元合金 .俄歇电子能谱深度剖面结果表明在GaN1-xPx 中P的掺入量最高达到 2 0 %且分布均匀 ;X射线
采用单原子能级跃迁模型,导出在同时考虑自旋交换劈裂和自旋-轨道耦合时磁光Kerr旋转的微观表达式,并就四能级跃迁情况,研究了磁光效应随原子基态及激发态能级自旋-轨道耦合
对新型块体金属玻璃Zr48Nb8Cu12Fe8Be24的低温电阻进行了研究,并用理论模型分析了不同温度区间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由此探讨了此类非晶低温下电子散射机理.由实验数据估算了主
运用波导模式理论和光束传输的非傍轴矢量矩理论 ,对GaAs AlxGa1 -xAs条形隐埋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TE0 0 模的光束质量进行了理论研究。着重分析了平行于结平面方向上的光束质
纳米结构的力学性能是纳米超微型器件设计的基础,分子动力学是研究纳米结构力学行为的有效方法.本文采用镶嵌原子方法模拟金属铜纳米棒的弯曲力学行为.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尺寸
在钠原子气体中,观察到了由激光诱导的光抽运和Na-Na碰撞效应引起的钠原子共振荧光的线型变化.运用计及"速度改变碰撞"效应的速率方程计算和讨论了共振荧光的线型变窄现象.
研究了运行于 10 5 3nm波长的光纤光栅单纵模掺Yb光纤激光器的特性。其中 ,采用F P腔结构获得 18mW的单纵模激光输出 ,相移分布反馈 (DFB)结构获得 1 3mW稳定的单纵模激光输
建立了配电网络重构的图的多划分模型,提出了基于图的谱划分的算法,用于求解大规模配电网络的馈线间重构问题.针对规模巨大的实际配电系统,应用图的多级划分思想,提出了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