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的动力,更是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本文论述分析了管理创新的意义,阐述了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意义;途径
Abstract: innovation, is a country and nation strive constantly for self-improvement, it is the power of the enterprise in the fier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undamenta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analysis of the management innovation, to elaborate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the basic way.
Keywords: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novation; Meaning; way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2104(20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及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体系是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因此,要把企业的管理创新放在突出地位予以落实。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时代意义
企业管理创新是指企业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创新活动,是促进企业建立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
1.管理创新是提高企业利润的有效举措。企业管理创新的直接目标是优化企业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这一目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到体现:一是提高企业当前的利润;二是提高企业未来的预期收益,即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无论企业管理长远还是提高当前的经济效益都至为关键。
2.管理创新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企业的发展应建立在人的发展基础之上,因为人是构成企业的最根本因素。如何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首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好的管理制度能让员工预期到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和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将会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管理创新是适应市场竞争长远战略的法宝。企业管理创新的依据必定是市场,如果企业不能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不断创新自己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去适应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那么企业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如20世纪90年代中国家喻户晓的秦池集团,在夺取央视“标王”后,便曝出使用勾兑酒的丑闻后,从此一蹶不振。究其原因,秦池集团没有一个适应市场需求的战略目标,没有自己独特企业品牌,只是在广告上不断推陈出新,吸引大众的眼球,赢得了短期效益。
二、实现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策略
1.提高对企业管理创新的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时,又重提了十七大提出的“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其中第三个转变,提出了管理创新。同时,报告在十六大提出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基础上,首次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并把信息化放在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同等重要的位置。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企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2.加强基础与安全生产管理,是提高生产规范和安全的根本。基础管理、生产管理是企业最基本的管理,是企业实现良好效益、稳定发展的根本。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批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为大企业集团。同时,也有一批新兴企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规模迅速膨胀。从总体上看,企业特别是一些新兴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投资、轻管理的现象,基础管理和生产管理不规范,工艺标准和操作规范执行不严格,职工岗前培训、持证上岗有所忽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造成一定的事故隐患。
3.切实加强战略管理,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谋求相对优势,根据自身状况和外部环境变化制定的指导企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性设想和具体规划,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没有战略管理,企业就会失去方向,就会出现盲目性,就会在市场经济的大海里“翻船”。从世界500强企业情况看,都十分重视企业战略的研究和制定,像IBM、微软、通用汽车等知名企业,都对大约50年内的发展方向作出战略规划。从我们的情况特别是大企业的情况看,最薄弱、最忽视的环节就是战略管理。有的对未来发展把握不准,左右摇摆,提不出合理的发展规划;有的虽然制订了发展规划,但也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没有很好的执行;还有的在发展理念上片面追求规模,热衷于追热点,盲目上项目,贪大求快,往往是规模上去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没有同步提高;也有一些企业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导致企业资源分散、运作难度和费用加大、产业选择失误增多,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最终经营陷入困境。因此,一定要把战略管理作为大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抓好。
三、全面加强管理,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1.要加强质量管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企业有无市场,决定着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决定着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一是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把用户的需求和认同作为确定质量标准的重要因素,把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当作衡量质量高低的最终标准,努力解决制造业产品质量不合格和质量水平不高的问题,解决建筑安装业存在的工程质量粗糙和事故隐患严重的问题,解决服务业服务不规范和一些行业服务态度恶劣的问题,使各行各业的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都努力达到优良水平。二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注重从整体上培育和塑造产品和企业的形象,创造知名度和美誉度高的企业品牌,走质量效益型的名牌发展之路。
2.要加强技术创新管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创造知识产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支柱和持久发展的动力。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3.要加强财务管理,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能力。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也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环节。要不断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以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为指导,根据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形式,实行不同层次的、合理高效的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企业成本费用、资金结算、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等各项内控制度,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要重视会计管理,把握发展脉搏,加强对生产经营的调控力度,不断提高识别、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意义;途径
Abstract: innovation, is a country and nation strive constantly for self-improvement, it is the power of the enterprise in the fier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undamenta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analysis of the management innovation, to elaborate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the basic way.
Keywords: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novation; Meaning; way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2104(20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及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体系是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因此,要把企业的管理创新放在突出地位予以落实。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时代意义
企业管理创新是指企业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创新活动,是促进企业建立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
1.管理创新是提高企业利润的有效举措。企业管理创新的直接目标是优化企业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这一目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到体现:一是提高企业当前的利润;二是提高企业未来的预期收益,即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无论企业管理长远还是提高当前的经济效益都至为关键。
2.管理创新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企业的发展应建立在人的发展基础之上,因为人是构成企业的最根本因素。如何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首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好的管理制度能让员工预期到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和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将会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管理创新是适应市场竞争长远战略的法宝。企业管理创新的依据必定是市场,如果企业不能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不断创新自己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去适应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那么企业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如20世纪90年代中国家喻户晓的秦池集团,在夺取央视“标王”后,便曝出使用勾兑酒的丑闻后,从此一蹶不振。究其原因,秦池集团没有一个适应市场需求的战略目标,没有自己独特企业品牌,只是在广告上不断推陈出新,吸引大众的眼球,赢得了短期效益。
二、实现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策略
1.提高对企业管理创新的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时,又重提了十七大提出的“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其中第三个转变,提出了管理创新。同时,报告在十六大提出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基础上,首次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并把信息化放在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同等重要的位置。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企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2.加强基础与安全生产管理,是提高生产规范和安全的根本。基础管理、生产管理是企业最基本的管理,是企业实现良好效益、稳定发展的根本。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批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为大企业集团。同时,也有一批新兴企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规模迅速膨胀。从总体上看,企业特别是一些新兴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投资、轻管理的现象,基础管理和生产管理不规范,工艺标准和操作规范执行不严格,职工岗前培训、持证上岗有所忽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造成一定的事故隐患。
3.切实加强战略管理,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谋求相对优势,根据自身状况和外部环境变化制定的指导企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性设想和具体规划,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没有战略管理,企业就会失去方向,就会出现盲目性,就会在市场经济的大海里“翻船”。从世界500强企业情况看,都十分重视企业战略的研究和制定,像IBM、微软、通用汽车等知名企业,都对大约50年内的发展方向作出战略规划。从我们的情况特别是大企业的情况看,最薄弱、最忽视的环节就是战略管理。有的对未来发展把握不准,左右摇摆,提不出合理的发展规划;有的虽然制订了发展规划,但也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没有很好的执行;还有的在发展理念上片面追求规模,热衷于追热点,盲目上项目,贪大求快,往往是规模上去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没有同步提高;也有一些企业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导致企业资源分散、运作难度和费用加大、产业选择失误增多,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最终经营陷入困境。因此,一定要把战略管理作为大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抓好。
三、全面加强管理,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1.要加强质量管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企业有无市场,决定着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决定着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一是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把用户的需求和认同作为确定质量标准的重要因素,把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当作衡量质量高低的最终标准,努力解决制造业产品质量不合格和质量水平不高的问题,解决建筑安装业存在的工程质量粗糙和事故隐患严重的问题,解决服务业服务不规范和一些行业服务态度恶劣的问题,使各行各业的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都努力达到优良水平。二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注重从整体上培育和塑造产品和企业的形象,创造知名度和美誉度高的企业品牌,走质量效益型的名牌发展之路。
2.要加强技术创新管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创造知识产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支柱和持久发展的动力。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3.要加强财务管理,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能力。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也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环节。要不断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以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为指导,根据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形式,实行不同层次的、合理高效的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企业成本费用、资金结算、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等各项内控制度,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要重视会计管理,把握发展脉搏,加强对生产经营的调控力度,不断提高识别、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