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体社会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来源 :学习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malegebicaoni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系统存在,就其内部构成来看,它是主体和客体的有机统一,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基本要素有机综合的系统整体。这一系统整体同样具有层次性,如果把作为“母系统”存在的社会称为总体社会的话,那么体现社会主体(人)及其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社会“子系统”,就可以称为主体社会。在主体社会的视域中,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是人,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个内容宽泛的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目前中国的实际来看,保障人的基本权益,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改
其他文献
基于建筑师立场,对大尺度的城市物质空间的诠释和操作提出分类。主要提出镶嵌状的面.元素层叠形成的面.地块-街区-街道形成的面三种面元素。面元素与点元素和线元素的主要区别在
《文心雕龙》在论及汉代乐府创制与生产的情况时,指出"朱马以骚体制歌",其中"朱"指朱买臣,"马"指司马相如。汉代文人有很多摹拟"骚体"的文学创作,司马相如在文学创作中对"骚体"有着较为
2012年6月29日,“第一届蜀学与地方文化论坛”在成都召开。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与会学者围绕家族文化与蜀学研究、地域文化与蜀学研究、现代蜀学的振兴之路、江源
"进步"与"正义"反映的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其关系有四种可能:正义的、进步的,非正义的、非进步的,正义的、非进步的,进步的、非正义的.不能机械地强求一致.
本文在回顾心理康复特质文献的基础上,根据自编的青少年心理康复特质问卷,选取四川省彭州市等各受灾程度不等的中学的650名学生进行施测,以探讨四川灾区中学生心理康复特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