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取石术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石症的效果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shuang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取石术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石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胆石症患者12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取石术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0%,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并发症发生率为15.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治疗后平均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取石术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法治疗胆石症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关键字】腹腔镜;取石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石症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34-02
  
  
  胆石症又名胆囊结石,常见于成人,且女性患者多余男性,结石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黑色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属临床常见疾病[1]。目前开腹手术是治疗胆石症的常用方法,但此方法对患者创伤较大,且费用较高,术后恢复较慢。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技术开始逐渐应用与临床[2]。本研究采用腹腔镜取石术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石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胆石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血液检查和B超检查确诊为胆石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43-72岁,平均(56.7±17.3)岁;对照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42-74岁,平均(56.9±17.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临床症状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取石术联合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主要方法如下:对患者实施常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确定胆结石的具体位置和数目,并采用腹腔镜取石术,采用篮网取石,对于需进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2周后待感染得到控制和黄疸消退后,再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并禁水、禁食,给予补液等治疗。造影检查确定无结石残留后将引流管拔除。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作临床统计。疗效判定: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液检查后白细胞和肝功能等指标恢复正常;造影检查或B超检查未发现残留结石;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造影检查或B超检查发现少量残留结石;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变或加重,造影检查或B超检查发现有大量残留结石。总有效为显效与有效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σ=0.05。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显效4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高达95.0%,对照组治疗后显效35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1。
  观察组治疗后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见下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n 显效有效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60 4215 395.0
  对照组 60 351312 80.0
  X2 6.171
  P P<0.05
  观察组治疗后出现急性胰腺炎1例,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治疗后急性胰腺炎2例,出血3例,胆管损伤2例,胆漏1例,感染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X2=4.904,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指标比较
  组别n术中出血量(ml)平均手术时间(min)平均住院时间(d)
  观察组 6031.22±8.3594.45±14.87 9.32±2.45
  对照组 6045.78±14.43 89.54±21.66 16.59±9.43
  t6.764 1.447 5.779
  P P<0.01 P>0.05P<0.01
  3 讨论
  胆囊结石与多种因素密切有关,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出现改变会引起胆石症[3]。胆石症的发生发展还与以下因素有关:肥胖、高脂肪饮食、女性激素、妊娠、糖尿病、长期肠外营养、高脂血症、肝硬化、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后、回肠末段疾病和回肠切除术后、溶血性贫血等[4]。
  以往临床中治疗胆石症的主要方法是开腹手术,此方法主要缺点有:术后创伤较大、并发症多、术中出血量多、术后恢复慢等,多数患者需承受较大的痛苦[5]。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和造影技术取得重大发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胆石症的治疗[6]。对于急性胆结石患者,可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确定结石的位置和数目,便于腹腔镜取石术的顺利进行,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腹腔镜取石术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具有切口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7]。
  本研究采用腔镜取石术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石症,治疗后显效4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而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后显效35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均明显较少,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为1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腔镜取石术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石症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效果好,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潘耀振,孙诚谊,李铸,等.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34(3):319.
  [2]程建国,霞明,文峰,等.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临床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7):2110-2112.
  [3]石鑫,陈政,林斌,等.内镜联合腹腔镜与开腹胆道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4):49-51.
  [4]张昌林程天江用腹腔镜取石术联合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石症的疗效观察[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10):118-119.
  [5]李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正常直径胆总管结石158 例[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4(1).
  [6]李政,王建承,冷梅清,等.腹腔镜取石术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石症78 例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49-50.
  [7]黄小龙,韩霖,翁杰,等.ERCP 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34 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1,22(4):70-7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在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应用全程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度的63例(对照组)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记录,总结患者在抢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急诊的护理模式改为全程护理模式,将全程护理模式运用到2013年度的87例(观察组)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抢救之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比,并对比两组患者抢救的成功率与死亡率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微管微创无痛人流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将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9月间收治的86例经人流术终止妊娠者分为对照组43例及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负压吸引术,观察组采取微管微创人流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平均出血时间较对照更短且平均出血量更少,另外观察组的疼痛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更好,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血意义(P0.05),具有可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美罗培南对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治疗疗效,为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针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在针对脑卒中疾病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美罗培南进行治疗,调整肌酐清除率,对患者实行痰培养试验,观察患者体温以及病情的发展变化情况,针对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进行分析处理,进而研究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使用螺内酯(安体舒通)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改善的疗效,以及采取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和体会。方法:选择我院内科收治的 136例符合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进行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螺内酯治疗。均治疗6个月后,检查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心脏超声及电解质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产钳助产在临产后胎头较低、胎头娩出困难中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使用产钳助娩胎头,100例徒手取胎头病例,比较2组胎头娩出时间、新生儿损伤、窒息程度、子宫切口裂伤情况及术中出血情况。结果 产钳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产后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时使用产钳助娩可有效缩短新生儿娩出时间,减少母婴并发症。  【关键词】产钳 临产后剖宫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的方法,并总结相关护理体验。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32例老年痴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和对照组(未采取护理干预),分析住院后两组患者效果。结果: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81.2%)。结论: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把我院于2009年10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44例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22例患者在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22例患者在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咯血停止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效率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螺旋CT对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探讨食管癌转移淋巴结的分布规律。方法 1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术前行CT扫描,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评估CT对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重点观察记录CT、病理同时检出的74例食管癌患者转移淋巴结的分布特征。结果 CT对120例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2%、79.8%、82.3%。食管癌淋巴
期刊
【摘要】八珍汤原方用于治疗失血过多致气血皆虚诸证,笔者治疗多种疾病证见气血亏虚型,服用本方效果甚佳。.八珍汤可扶助正气,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  【关键词】八珍汤;气血亏虚;益气养血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52-02       八珍汤最早出自《正体类要》[1],药方组成:当归10g、川芎5g、白芍药8 g 、熟地15g、人参3 g
期刊
【摘要】目的: 探析小儿急诊抢救的临床特点并据此探索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于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130例小儿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急诊患儿的疾病类型进行分类,以此探析小儿急诊抢救的临床特点并制定预防措施。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130急诊患儿中,高热惊厥的例数最多,为28例(21.54%),其次为过敏,共25例(19.23%),之后是新生儿窒息,共2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