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胶微粒在血管内栓塞后的分布特点

来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eng8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后凝胶微粒在血管内的分布特点.方法对23例患者应用凝胶微粒进行术前栓塞,其中颅内动静脉畸形3例,鼻咽癌7例,副神经节细胞瘤13例.在光镜下观察凝胶微粒栓塞后的病理标本,并研究凝胶微粒在血管内的分布规律.结果共观察363根血管,其中317根血管(占87.3%)内都有1个凝胶微粒形成的栓子.在这些血管中,血管直径与凝胶微粒的直径呈正相关.凝胶微粒进入血管后,变形率《15%.当血管内的凝胶微粒为1个时,通过相关系数检验,P《0.01.结论挑选合适的凝胶微粒进行栓塞,可更加准确地闭塞瘤床血管和靶血管.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全身热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尤其是耐药人群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ET SPACETM全身热疗系统使患者均衡地、逐渐地加热至 4 1 5℃~ 4 1 8℃ ,恒温期维持 6 0min ,针对
目的探讨老年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常规痰培养方法检出病原菌,用单纸片扩散法检测药敏.结果共分离出致病菌444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者占总数的71.
目的探讨中国人(南方)机械瓣置换术后低标准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可行性及其意义.方法对600例机械瓣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各种抗凝相关并发症的发
目的探索股骨转子间半环状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与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股骨转子间半环状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与转子下骨折61例(其中转子间Ⅲ~Ⅳ型粉碎
目的探讨HoffmannⅡ外固定支架在高能量损伤胫骨近远端骨折治疗中的使用及其效果.方法从2003~2004年收治胫骨近远端骨折患者16例,均采用HoffmannⅡ外固定支架治疗.对合并有关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胆红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冠状动脉造影法诊断冠心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并根据病变累及范围分为单支单处病变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7例延迟性脾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病程36 h至31 d.均行脾切除术,无一例死亡.术后2例肠粘连,1例
老年人由于肱骨上端骨质疏松,由轻微的外伤即可造成骨折,其治疗方法与青年人应有区别.自2003年以来,作者应用AO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15例,取得了
目的 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简称妊高征 )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 (Fbg)、D 二聚体 (D Dimer)的变化 ,探讨其对妊高征血栓前状态 (PTS)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单抗ELISA双抗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脏损害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 2 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肝脏损害 5 6例 (2 3 8% ) ;病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