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控制系统在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临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ocoo_dani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urrent ablation RFCA)是根治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首选方法,其作用机制是组织热效应.临床中常常通过监测消融放电功率及阻抗的变化来估测局部组织损伤的程度.但是,这种非温度控制方式对评估组织的损伤程度并不可靠,不能有效地控制能量的稳定释放,不能准确地反映电极与组织界面的实际温度,功率选择过小,达不到效果,功率选择过大,增加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我们应用温度控制射频消融系统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32例,并与非温度控制方式33例进行随机对比,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羧基化磁纳米粒子,分别对磁纳米粒子-沙门氏菌多克隆抗体复合物(免疫磁纳米粒子)的偶合条件和免疫磁纳米粒子富集分离肠炎沙门氏菌的条件进行了优化,为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过去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一些教学方法正在被淘汰,随之而来的数学课堂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课堂变"活"了,教学中更注重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多以交感神经兴奋为主,以脑卒中偏瘫、癫痫、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者少见,极易误诊.现将我科收治的11例低血糖脑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如下.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及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迄今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以往认为肾功能减退是由于肾小球病变所致,然而近年的研究显示,肾小管间质
目的:通过建立酪蛋白-乳糖、酪蛋白-丙酮醛、酪蛋白-乙二醛3种模拟体系,考察影响该体系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形成的因素。方法:荧光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