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三维目标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支撑学生终身学习、相互合作的重要平台。因此,信息技术素养已经成为当下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公民的必备条件。教师可以从认知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重维度出发,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基。
  一、强化认知目标,激发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对于信息技术,学生的学习兴趣似乎并不需要激发,但学生这种看似高涨的兴趣主要缘于对电子游戏、网络聊天情有独钟,而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知识与技能却鲜有动力。如何将学生关注的重点从娱乐转移到学习中来,激发学生意识的有效迁移,应该成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任务。
  (1)在适当情境下激活积极性。在其他课程中,常常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而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就地取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本身的资源和优势,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优化学生的教学氛围,唤醒学生沉睡的学习动力,开掘学生自主探究兴趣,为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奠定基础。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清晰感知自身的学习目标,同时也明确了信息技术努力的方向。例如在教学“如何在Word中插入图片”时,教师通过精心制作的幻灯片,将以前学生精心制作的贺卡呈现出来,让学生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当学生发出惊叹的赞颂之声时,教师顺势告知学生:“这些都是在Word中精心编辑而成的。”这样顺利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教师通过创设适宜的情境,促发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实践。
  (2)在课程融通中唤醒参与性。信息技术在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中独立成科,显示了当下对这门课程的高度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不仅让学生获取了相应的信息知识,形成了信息技术的有效技能,更让信息技术的知识技能促进其他学科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强调指出:信息技术的教学不仅要关注自身,还要注重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学习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探索与其他学科进行巧妙而自然地融合,从而感知信息技术学习的效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信息的下载”时,教师结合语文课堂上学习的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引导学生从网页上收集下载与维也纳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先行对课文进行多层次、多维度感知了解。这时,学生兴趣高涨,一举两得。这既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益,体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同时又顺应了信息技术的课程设置,起到了一石二鸟的功效。
  二、聚焦认知过程,提升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一直呼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摈弃传统教学中僵硬机械的学习现状,为学生搭建平台,借机培养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的实践精神。这些重要理念对于信息技术这门新兴学科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全程包办,而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空白。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加以解决,在充分体现自主性的同时,加强知识的吸收、技能的形成。例如在教学“画图”这一内容时,教师为学生讲解了矩形的描画方法。学生通过自主练习夯实绘画技法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总结提炼。而在学画椭圆、三角等其他图形时,教师并没有直接讲解,而是引导学生自行观察图形之间的异同之处,再引领学生结合之前积累的绘画方法,彼此融合,让学生在积极的自主探究中得出新的绘画方法。最后,教师要求依照自己的方法进行实践,对出现的误差及时调整修改,形成正确的绘画方法。整个过程,教师穿针引线,而将主动思考探究的机会和权力全部交付给学生自己。学生在获取知识,提升技能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创造力的不断提升。
  三、关注个性情操,形成信息技术的综合素养
  创新是生命个体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所在,更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教育教学中,任何一门课程都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信息技术课程也不例外,这门课程特殊的融通性、包容性,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思维运转空间。例如,学生在“画图”软件中进行电脑画自由创作时,教师应该摈弃一切传统模式限制,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大胆表达,给予学生足够的绘画发挥空间。而在评价中,教师也要抛弃统一刻板的标准体系,采用多元灵活的评价方式,为学生创新意识后续培养奠定基础。
  当然,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不仅仅体现在信息知识的多少、信息能力的大小上,还体现在信息技术策略运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操。尤其是当下信息社会,信息的类型可谓五花八门,有时对学生纯净的思想道德情操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正确使用多媒体,依托正规途径进行上网学习的习惯。如在教学“遨游因特网”一课时,教师可以适时提出《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争做健康的现代网民。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信息技术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多阅读、多钻研,信息技术教学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真正契合学生的内在需求,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伙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本文提供了一个求一元多项式最大公因式的新方法,既从理论上进行了推导,又从实际运算角度出发给出了用矩阵列式求解的新思路,该方法简便,实用,文后还提供了具体的实例。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支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近年来,山东省荣成市府新小学校本培训着眼于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以“打造名优教师队伍”为目标,确立“师德高品位、专业高学识、能力多方位”的校本培训思路,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校本培训工作,从中发现了限制校本培训深入发展的原因,采取了改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逐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校本经验。  一、影响校本培训深入发展的因素  在以往的校本培训中,教师往往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术期氧代谢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重症瓣膜病手术患者22例,于手术麻醉时经颈内静脉置入4F或5F Swan-Ganz四腔漂浮导管,经桡动脉置入动脉测压管。于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每一所学校必须面对和解答的根本问题。山东宁阳金桥学校是一所民办公助学校,以“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中国人”为办学目标,以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高雅的审美情趣、丰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和宽广的国际视野”为教育理想。建校以来,以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一致好评。2015年初,学校
摘 要:专业课程设置对于办好开放大学起到关键的作用。教师应该针对英国开放大学专业设置的特点,结合我国开放大学专业设置上专业错位、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探讨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专业设置;开放大学;人才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于2010年正式颁布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构建国家开放大学”,这是历史给予各级广播电视大学的一次重大机遇。当前,
目前,胸腰椎体骨折尚无有效治疗方法。2003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采用全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AF钉)内固定、横突间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39铡。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