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课程背景
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沟通理论与实践、课本与生活,阅读与写作以及不同学科、不同交流方式的桥梁,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及沟通、表达等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活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课本中的活动常常与单元内容相关,不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相互之间缺乏联系,不利于学生持续学习。由此,我们思考设计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能够完成上述目标,还可以贯穿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不间断地提高学生能力。
考虑到南京有极为丰富的历史积淀,作为初中生,通过文言文、诗词歌赋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修养,通过历史、地理课的学习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用课本中所学的知识来寻访生活、自然、人文、景观的内涵,这项课程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要求与能力的,也有助于学生将不同学科的学习与实践联系起来。同时,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置了不同的寻访目标,引导学生在寻访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及沟通能力,最终达成对语文综合性能力的全面提升。
● 课程目标
当时开设这门课程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实践《语文新课标》中“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一教学理念。基于此,我们将“用脚步丈量城市,用心灵阅读文化”作为这门课程的主要目标,通过对乡土文化的寻访,整合跨学科资源,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丰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建设个性化的语文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以iTunes U为教学平台,以iBooks为教学工具,使自己得以整合各方面资源,帮助学生留存寻访痕迹,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互动,从而使课程目标进一步细化,使学生能够在课程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发掘城市文化积淀,感悟城市精神内涵。
● 教学对象
课程刚刚推出时,学习对象主要是我校初一、初二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我们设计了《金陵文韵》和《石城光影》两本教材。初一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主要是“走一走,看一看,读一读”,以南京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为寻访对象,因此以“光影”为题,希望学生能借此寻访城市美好的风光与文化。初二阶段的学习任务是“走一走,想一想,写一写”,以南京的明清留存遗迹、民国的政治经济建筑为主,因此以“文韵”为题,希望使学生能阅读城市文化中曾经的辉煌,了解南京在中国历史曾经发挥过的巨大作用。随着课程的数字化改造,借助iTunes U平台,教学对象也由本校学生扩大至全球苹果用户。目前,我们的课程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目前为止,参与文化寻访课程的学生已经超过了8600人。
● 平台选择
iTunes U是苹果公司为iPad和iPhone量身定做的网络课程平台,相当于一个面向全球苹果用户开放的大书架,而iBooks是可以综合丰富资源,实现师生交流互动的电子平台。
课程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①“简介”介绍了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师的信息及课程的大纲;②“帖子”是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景点的描述、交通路线及相关的文化活动,其中“We are winner”(教与学)是用来发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以及对课程的介绍,也包括一部分学生的寻访作业,iBooks也发布在这一部分中;③在“笔记”部分,学生们将在iBooks中记录的学习笔记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教师,而教师则将学生的笔记融入这一教学平台之中;④“教材”中所有多媒体资料、iBooks的汇总。iBooks则针对具体景点,包括寻访建议、寻访路线,为学生在主要景点的寻访提供记录寻访内容的平台。在后期的iBooks中,还包含了学生在寻访中的心得体会。
在iTunes U的课程中,我们收录了课程大纲、内容,构建了课程的主要框架,但提供给学生的仅仅是半本教材,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将iBooks、学生作业、寻访心得等资料上传,不断丰富课程内容。用学生的寻访所得完善教材内容,从而使学生的角色在课程中完成了从接受者到创造者的重要转变。iBooks的推出,不仅为学生的寻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及充分的指导,并且为学生搭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寻访过程中的点滴心得都能够被教师收集,以此来丰富iTunes U中课程的内容。
● 课程实施过程
三年来,我们的文化寻访课程经历了三个阶段:2012年11月以《石城光影》、《金陵文韵》两本教材为主的纸质教材阶段。2013年2月在iTunes U网络课程上的“金陵文韵”在线课程,进入数字化阶段。2013年9月,该课程以iBooks为平台开始进入主题寻访阶段,此后我们先后推出了电子课本2册、寻访笔记4册及行者手记1册。文化寻访课程的建构与实施核心包括三个方面。
1.认识生活
在第一个阶段的教学中,“用脚步丈量城市”是这一阶段的寻访主题,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生活的城市,我们编写了《石城光影》、《金陵文韵》两本教材。在电子化改造初期,我们的电子书主要就是对原有教材进行了电子化改造,不仅保留了原教材中的各个栏目,还整合了大量的影像视频,使学生们对寻访对象的认识更加直观。结合iTunes U课程平台上对寻访路线、寻访景点的相关活动等内容的介绍,电子书所整合的资源大大增加。电子书给学生提供一个寻访的指南和展示寻访内容的平台,大大丰富了寻访的内容。同时,在电子书上,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寻访成果添加进去,既可以是文字图片,也可以是视频课件,学生呈现成果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化,教师也会及时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业上传至课程平台,不断丰富电子书的内容。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是半本教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充实教材内容,创造属于自己的教材。
此时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寻访的目标性更明确,在寻访的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我们借助iBooks这一平台,推出了“主题寻访”,寻访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沟通理论与实践、课本与生活,阅读与写作以及不同学科、不同交流方式的桥梁,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及沟通、表达等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活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课本中的活动常常与单元内容相关,不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相互之间缺乏联系,不利于学生持续学习。由此,我们思考设计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能够完成上述目标,还可以贯穿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不间断地提高学生能力。
考虑到南京有极为丰富的历史积淀,作为初中生,通过文言文、诗词歌赋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修养,通过历史、地理课的学习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用课本中所学的知识来寻访生活、自然、人文、景观的内涵,这项课程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要求与能力的,也有助于学生将不同学科的学习与实践联系起来。同时,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置了不同的寻访目标,引导学生在寻访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及沟通能力,最终达成对语文综合性能力的全面提升。
● 课程目标
当时开设这门课程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实践《语文新课标》中“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一教学理念。基于此,我们将“用脚步丈量城市,用心灵阅读文化”作为这门课程的主要目标,通过对乡土文化的寻访,整合跨学科资源,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丰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建设个性化的语文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以iTunes U为教学平台,以iBooks为教学工具,使自己得以整合各方面资源,帮助学生留存寻访痕迹,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互动,从而使课程目标进一步细化,使学生能够在课程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发掘城市文化积淀,感悟城市精神内涵。
● 教学对象
课程刚刚推出时,学习对象主要是我校初一、初二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我们设计了《金陵文韵》和《石城光影》两本教材。初一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主要是“走一走,看一看,读一读”,以南京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为寻访对象,因此以“光影”为题,希望学生能借此寻访城市美好的风光与文化。初二阶段的学习任务是“走一走,想一想,写一写”,以南京的明清留存遗迹、民国的政治经济建筑为主,因此以“文韵”为题,希望使学生能阅读城市文化中曾经的辉煌,了解南京在中国历史曾经发挥过的巨大作用。随着课程的数字化改造,借助iTunes U平台,教学对象也由本校学生扩大至全球苹果用户。目前,我们的课程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目前为止,参与文化寻访课程的学生已经超过了8600人。
● 平台选择
iTunes U是苹果公司为iPad和iPhone量身定做的网络课程平台,相当于一个面向全球苹果用户开放的大书架,而iBooks是可以综合丰富资源,实现师生交流互动的电子平台。
课程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①“简介”介绍了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师的信息及课程的大纲;②“帖子”是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景点的描述、交通路线及相关的文化活动,其中“We are winner”(教与学)是用来发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以及对课程的介绍,也包括一部分学生的寻访作业,iBooks也发布在这一部分中;③在“笔记”部分,学生们将在iBooks中记录的学习笔记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教师,而教师则将学生的笔记融入这一教学平台之中;④“教材”中所有多媒体资料、iBooks的汇总。iBooks则针对具体景点,包括寻访建议、寻访路线,为学生在主要景点的寻访提供记录寻访内容的平台。在后期的iBooks中,还包含了学生在寻访中的心得体会。
在iTunes U的课程中,我们收录了课程大纲、内容,构建了课程的主要框架,但提供给学生的仅仅是半本教材,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将iBooks、学生作业、寻访心得等资料上传,不断丰富课程内容。用学生的寻访所得完善教材内容,从而使学生的角色在课程中完成了从接受者到创造者的重要转变。iBooks的推出,不仅为学生的寻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及充分的指导,并且为学生搭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寻访过程中的点滴心得都能够被教师收集,以此来丰富iTunes U中课程的内容。
● 课程实施过程
三年来,我们的文化寻访课程经历了三个阶段:2012年11月以《石城光影》、《金陵文韵》两本教材为主的纸质教材阶段。2013年2月在iTunes U网络课程上的“金陵文韵”在线课程,进入数字化阶段。2013年9月,该课程以iBooks为平台开始进入主题寻访阶段,此后我们先后推出了电子课本2册、寻访笔记4册及行者手记1册。文化寻访课程的建构与实施核心包括三个方面。
1.认识生活
在第一个阶段的教学中,“用脚步丈量城市”是这一阶段的寻访主题,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生活的城市,我们编写了《石城光影》、《金陵文韵》两本教材。在电子化改造初期,我们的电子书主要就是对原有教材进行了电子化改造,不仅保留了原教材中的各个栏目,还整合了大量的影像视频,使学生们对寻访对象的认识更加直观。结合iTunes U课程平台上对寻访路线、寻访景点的相关活动等内容的介绍,电子书所整合的资源大大增加。电子书给学生提供一个寻访的指南和展示寻访内容的平台,大大丰富了寻访的内容。同时,在电子书上,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寻访成果添加进去,既可以是文字图片,也可以是视频课件,学生呈现成果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化,教师也会及时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业上传至课程平台,不断丰富电子书的内容。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是半本教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充实教材内容,创造属于自己的教材。
此时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寻访的目标性更明确,在寻访的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我们借助iBooks这一平台,推出了“主题寻访”,寻访也进入了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