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教学反思;创设情境;巩固识字;感悟意境;个性朗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7(B)—0055—01
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点,更是难点。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为我们搭建了成长的舞台,点燃了我们思维的火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努力学习新课标,主动探索,积极参与新课改研讨活动,受益匪浅。下面笔者就谈谈课改示范课《小鱼的梦》教学后的反思。
《小鱼的梦》是一首语言清新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情趣,洋溢着愉悦的儿童歌谣,也是一篇积累学生语言、训练学生语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想象力的好教材。
这一课正是体现落实以上课标精神的课文。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想象力。教学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让学生通过自读领悟儿歌的意境,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力服务。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努力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以亲切的形象、饱满的情绪影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运用了提问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评价激励法等教学方法,并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在听一听、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的轻松气氛中运用体验法、观察法、讨论谈话法等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笔者就说出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个梦,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睡觉时做过梦吗?都梦见过什么?”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有很多,因而会特别感兴趣。笔者接着引入:“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梦是千奇百怪的,梦是丰富多彩的。当月亮露出温柔的笑脸,星星眨着调皮的眼睛出现在天空时,小鱼就会在池塘妈妈的怀抱里入睡,做着各种各样的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很美的儿童歌谣《小鱼的梦》。小鱼做了个怎样的梦呢? 让我们和小鱼一起踏上寻梦之旅吧!”由于开头引入自然巧妙,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这样就在优美的乐曲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快乐的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课文。
二、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识字是低年级的学习重点,也是难点,要让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又要避免枯燥乏味,因此,笔者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和游戏,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设计富有情趣的多媒体课件“看图猜字”、“小鱼吐泡”等识字游戏,这样不仅提炼了课文内容,又为下面背诵课文作好了准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观察思考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识字教学中,并品尝成功的喜悦。
三、读文理解,感悟意境
《小鱼的梦》特别适合学生朗读,儿歌把小鱼、星星、风儿、波浪拟人化,文辞优美,贴近儿童生活。教学中,笔者以多媒体动画逐句出示课文情境,让学生对照画面朗读文字,感受池塘夜晚的美妙、宁静和温馨。
在教学中,笔者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比如听录音范读、教师领读、自由读、表演读等,充分展示学生朗读的学习过程。多读少讲,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充分朗读,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为突破教学难点奠定基础。
四、个性朗读,展示自己
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能力和想象力,教师应用精炼优美的导语和多媒体动画课件,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笔者抓住“风儿唱起催眠曲,波浪又把摇篮推”和“小鱼做了个甜甜的梦,摆摆尾巴咂咂嘴。”这两处进行个性化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并配乐表演儿歌,再次把想象的空间交给学生。这样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研究性、探讨性、自主性的学习方式,能够与同行一起研究热点问题,与专家教师商榷疑难问题,使笔者的教育理念再一次刷新,教育视野得到延伸,教育教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教育科研信心再一次被激发。笔者将怀着一颗炽热的心、一颗追求上进的心,在课改中成长,在反思中提升。
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7(B)—0055—01
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点,更是难点。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为我们搭建了成长的舞台,点燃了我们思维的火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努力学习新课标,主动探索,积极参与新课改研讨活动,受益匪浅。下面笔者就谈谈课改示范课《小鱼的梦》教学后的反思。
《小鱼的梦》是一首语言清新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情趣,洋溢着愉悦的儿童歌谣,也是一篇积累学生语言、训练学生语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想象力的好教材。
这一课正是体现落实以上课标精神的课文。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想象力。教学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让学生通过自读领悟儿歌的意境,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力服务。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努力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以亲切的形象、饱满的情绪影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运用了提问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评价激励法等教学方法,并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在听一听、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的轻松气氛中运用体验法、观察法、讨论谈话法等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笔者就说出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个梦,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睡觉时做过梦吗?都梦见过什么?”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有很多,因而会特别感兴趣。笔者接着引入:“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梦是千奇百怪的,梦是丰富多彩的。当月亮露出温柔的笑脸,星星眨着调皮的眼睛出现在天空时,小鱼就会在池塘妈妈的怀抱里入睡,做着各种各样的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很美的儿童歌谣《小鱼的梦》。小鱼做了个怎样的梦呢? 让我们和小鱼一起踏上寻梦之旅吧!”由于开头引入自然巧妙,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这样就在优美的乐曲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快乐的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课文。
二、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识字是低年级的学习重点,也是难点,要让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又要避免枯燥乏味,因此,笔者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和游戏,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设计富有情趣的多媒体课件“看图猜字”、“小鱼吐泡”等识字游戏,这样不仅提炼了课文内容,又为下面背诵课文作好了准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观察思考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识字教学中,并品尝成功的喜悦。
三、读文理解,感悟意境
《小鱼的梦》特别适合学生朗读,儿歌把小鱼、星星、风儿、波浪拟人化,文辞优美,贴近儿童生活。教学中,笔者以多媒体动画逐句出示课文情境,让学生对照画面朗读文字,感受池塘夜晚的美妙、宁静和温馨。
在教学中,笔者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比如听录音范读、教师领读、自由读、表演读等,充分展示学生朗读的学习过程。多读少讲,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充分朗读,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为突破教学难点奠定基础。
四、个性朗读,展示自己
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能力和想象力,教师应用精炼优美的导语和多媒体动画课件,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笔者抓住“风儿唱起催眠曲,波浪又把摇篮推”和“小鱼做了个甜甜的梦,摆摆尾巴咂咂嘴。”这两处进行个性化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并配乐表演儿歌,再次把想象的空间交给学生。这样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研究性、探讨性、自主性的学习方式,能够与同行一起研究热点问题,与专家教师商榷疑难问题,使笔者的教育理念再一次刷新,教育视野得到延伸,教育教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教育科研信心再一次被激发。笔者将怀着一颗炽热的心、一颗追求上进的心,在课改中成长,在反思中提升。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