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工程:为孩子打造金色的童年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jniho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孩子都应该做的101件事”(简称“101”工程)是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打造的一个德育品牌项目,其策划源于美国阿莱西亚·T·德万迪尔撰写的《每个孩子都应该做的101件事》这本书。该书围绕“什么样的童年才是最美好的童年”展开阐述,介绍了许多件能让孩子享受童年的事:每个孩子都应该经营一次茶水小摊;每个孩子都应该给长辈送上一件自制的礼物;每个孩子都应该尝试用舌头和睫毛去接触雪花……如果让学校的每一个孩子都能经历书中那些有意思的事,那他们的童年将变得多么充实、美好。就这样,“101工程”诞生了。101表示比100要多,代表着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学校希望通过“101工程”,为每个孩子营造一个具有浓郁儿童文化和游戏精神的校园。
  工程启动前,学校向学生征集了他们最乐意做的游戏、最期待尝试的举动、最盼望实现的意愿等,把这些心愿全部串连起来,编织成了“诸暨市实验小学孩子应该做的101件事”。学校计划引导学生通过6年的小学生活,完成101件事,把童年的快乐还给每个孩子。
   “101工程”从2006学年推行至今,学校以孩子为中心,以“生活、实践、体验”为主题,已组织开展了15项活动。下面,让我们一起去追溯一些难忘的镜头:
  镜头一:每个孩子都应该收到充满“爱的鼓励”的小纸条
  在诸暨市实验小学宽敞明亮的接送大厅里,有一个充满温馨和暖意,给人以信心、勇气的“爱的鼓励之家”。在每天的接送时间,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家长将写着对孩子热情鼓励的小卡片,慎重地张贴在醒目的位置;课间或午后,又会有很多小朋友来此驻足观看,当他们的目光搜寻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珍贵的留言时,脸上写满着激动和自豪,内心感受着来自父母、亲人的关爱、支持和肯定。
  读着一份份家长留言,让人心中时时泛起感动的涟漪:
  “看你爬山时的那股劲儿,真为你叫好,我们的小小男子汉真够坚强勇敢的。加油吧,以后的路上也拿出这股劲来!” 这是泽皓爸爸的鼓励。
  “孩子,你经常为妈妈分担家务,自己的事也自己做,你真能干!”这是田田妈妈的表扬。
  ……
  “爱的鼓励”拉近了父母与孩子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了感情,融入了亲情;让每一个忙碌的家长开始珍视和孩子亲近、交流的机会,在关注中不断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赞赏和热情洋溢的鼓励,从而让孩子获得前进的动力。
  镜头二:每个孩子都应该经历一次好玩的考试
  2006年12月31日上午,对于诸暨实小的孩子们而言是一个特殊的上午,因为这个上午他们经历了有生以来最好玩、最荒诞的考试。
  考试来得很突然——那时,孩子们正在上第一节课,学校广播突然播发通知:各班立即停止一切教学活动,参加一次特别重要的紧急考试。不一会儿,一张名为“诸暨市实验小学12月32日校长选拔”的试卷发到了每个孩子手上,上面写着“考试优胜者,可以当一天诸暨实小的校长”。
  考试的内容更有趣——都是学生闻所未闻、幽默荒诞的题目。正当孩子们一头雾水、埋头苦答时,学校又下发了第二份“紧急通知”:因今年没有12月32日,所以只好停止考试,并以一上午的自由庆祝活动作为补偿——实际上这是学校送给每个孩子的“神秘”新年礼物。一时间,孩子们的欢呼声、尖叫声响彻校园,在欢乐的气氛中,大家迎来了崭新的一年。活动结束后,不少老师和孩子都发出了感叹:六(1)班的徐梦佳说,我呆住了,刚才的一幕幕简直就是童话!这一天,我有一种生活在童话里的感觉!卢丹老师在BQQ上说:虽然今天没有阳光,但孩子们、老师们脸上荡漾的笑容已经盛满世界,今天是即将过去的2006年最灿烂的一天。
  是啊,现在的孩子,长久以来被严肃的考试所困、所累,他们害怕考试,却又看重分数,为了考试,他们无奈地舍弃了很多快乐。这是有违我们教育初衷的。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会学生做人,使每个学生幸福、快乐地成长。学校之所以组织这样一场考试游戏,是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幽默细胞、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让孩子慢慢地适应和认同学校的儿童文化和游戏精神。
  镜头三:每个孩子都应该体验种植的快乐
  在诸暨实小操场的南侧有一块空地。六年级的孩子和常识老师一起,在这块未开垦的土地上,开辟出了一个小小的种植园,取名为“小飞鱼种植园”。虽然这片新开垦的园地没有栅栏,面积也不足30平方米,种下的植物也不多,或许还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种植园,但是在这片园地里,孩子们播种了希望,洒下了汗水。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帮助和关怀;在这里,我们看到孩子的责任心和爱心与植物一起成长;他们在付出汗水的同时,也收获着喜悦。
  镜头四:每个孩子都应该参加一次冬令营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们接受挑战、面对困难的机会越来越少,很多时候,父母总是替孩子包办一切。为此,学校组织了以“学习我军,顽强无畏;自理自立,挑战自我”为主题的“小飞鱼军事挑战营”活动。孩子们在三天的冬令营中,收益匪浅。
   他们体验到了没有父母陪伴的生活,在安排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学会了自理自立;在“徒步远足”往返十几里的过程中,锻炼了面对困难时的毅力;在“智力闯关”中感受到了智慧的力量。
   ……
  以上镜头只是“101”工程中的几个片断,此外,学校还尝试着让每个孩子都玩一次化妆游戏,每个孩子都经历一个没有作业的双休日,每个孩子都参观一次城南水厂……当然,“101工程”追求的不仅仅是快乐,更重要的是快乐背后的东西:冬令营,让我们的孩子在快乐中收获坚强;种植园,让我们的孩子在快乐中收获知识:好玩的考试,让我们的孩子在快乐中学会创新;爱的鼓励,让我们的孩子在快乐中收获自信。为孩子打造金色的童年——这是学校营建校园儿童文化,打造“101工程”最终极的目标。
  德育不能停留在传统单调的说教上,而应该存在于活生生的生活中,存在于孩子们的相互交往、游戏中!我们期待“101”工程成为孩子童年生活的一缕缕阳光,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一丛丛鲜花!把童年还给孩子,把时间与空间留给孩子,努力为孩子打造一个金色的童年!
  (作者单位:浙江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余志全
其他文献
一、学生最怕什么    案例1:我上英语课,最怕老师的啰嗦。老师喋喋不休地讲语法烦得我都快疯了。——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如是说  老师的唠叨对学生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心理折磨。  案例2:影片中的男贼王薄长得很帅,他冲门卫喊的时候特别酷,他说:“好车里坐的就一定是好人吗?”我看他不像贼,倒像我们老师,总是喋喋不休的。——一小学生看《天下无贼》写的观后感  小学老师留给学生最深刻的负面印象好像就是唠叨。
编者按:  童年是要阅读、要故事、要文学的。谁的心里不藏着几个故事?一组组鲜活真实、感人至深的故事,让人流下的是眼泪,震撼的是心灵。  近年来,浙江上虞市以故事为载体,结合本市实际,开展了《小学品德课程故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的课题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吸引了众多学校与教师的参与,故事以其独特的魅力润泽着小学品德教育课程,也丰富着孩子们的心灵。为此,本刊编辑部组织了这组稿件,希望由此引发大家
王攀峰、张天宝:走向关怀: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向    王登峰、张天宝在《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9期刊文指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关怀,具体表现为:偏重技术理性,忽视实践关怀;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情感关怀;具备强烈的职业意识,缺乏人文关怀。作者进而认为,诺丁斯的关怀伦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依据关怀伦理,学校不能一味地追求学术目的而放弃对学生的关怀,应该把关怀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教
地理知识在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也是教师在教学中普遍觉得棘手的教学难点之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有些教师把品德课上成地理课,试图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的地理知识,德育目标无从落脚;有些虽动用大量地理视频、图片等资源,但学生无动于衷;也有些教师把地理每个知识点都与情感、态度挂钩,盲目地追求情感目标,最后却得不偿失。  以上这些问题,在小
我们应高度关注正在开展英语课外阅读行为的小学生,发现他们此时的心理特点,以及他们受到英语课外读物阅读影响,可以结合“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科学地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下文所提出的几点均以《丽声拼读故事会》第三级《Gran is cross》这一绘本为例。  一、善于理解情境,不善理解语言——以图辅读  儿童在语言理解方面总是表现出对情景的理解能力强于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任务的
【摘要】尽管许多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实行翻转课堂,但他们未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学生下课后的自学成绩不理想,而且在课堂上的实际效果也令人担忧,根据翻转教室的特点,分析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本着统一教育教学的理念,着重于课前、课中、课后更新教学方法,精心设计三个教学环节,以期大大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初中英语是初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对未来学生的个人发展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
凡事总有正反之分,用于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素材,也可以分为正面素材和反面素材。所谓的反面素材,是指其所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负面现象,多为不幸、消极、不健康、错误的视频或图文材料等,具有超常、新奇、冲击性大等特点。  随着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的普及,大家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不能一味展示现实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否则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但是,反面素材虽然能震撼心灵,发人深思,给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引领学生用心触摸文字,感悟文字,让文字成为通往美好心灵家园的桥梁,必将更有效地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学生生命成长中的引领作用。    一、 续写课文,启迪真善美     《小珊迪》是一篇令人难忘的课文,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自强、自主、自律和自信的人格在名人和成功人士中具有普遍性的意义。笔者和学校课题组的成员对中外名人传记共104本的研究发现,在这些中外名人身上,100%的人至少具备“四自”人格中的一项,七成的人具备全部的“四自”人格特征。当然,我们不可以说,有“四自”人格特征的人一定能成功,但是,我们有较大的把握说,具备“四自”人格特征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为此,学校把培养学生具有自强、自主、自律和自信的人格作为
一、基本情况     小杨,女,11岁,原籍贵州安顺。以前一直在老家的一所山区小学就读,2009年9月跟随父母来到慈溪,插班进入我校五年级就读。  进入新学校后,小杨感觉很不适应:作业比原来的学校多了很多,学习越来越吃力了;对频繁的学科单元测试产生了畏惧心理,考前焦虑,经常失眠。有一次测试前她竟痛哭起来,自述很害怕,想逃避,情绪非常激动,老师安抚许久才慢慢平复下来。  在人际交往方面,自述与同学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