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皖北贫困地区农村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密切关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8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皖北贫困地区学校文化内涵的认识
  皖北贫困地区学校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其中皖北贫困地区学校文化建设建设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为前提,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领导行为、教师行为、学生行为的具体体现,皖北贫困地区学校文化建设直接决定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形成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皖北贫困地区学校文化建设在整个皖北贫困地区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飞速发展,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现状堪忧。如教师地位和价值得不到认同,广大教师普遍出现失落感;极端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的抬头;利己主义与个人主义倾向的出现;留守学生日益增加;厌学与媚俗现象的出现;身心疲惫与精神危机等现象,尤其是我们皖北农村贫困地区学校文化极为缺失,校园文化环境较差,有好多农村学校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文化可言。以上这些现象,对学校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信息封闭、经济落后的中学。此类现象的滋生蔓延,应引起社会上足够的重视。
  因此,我们提出对此课题进行研究,旨在研究新形势下皖北贫困地区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促进我校皖北贫困地区学校文化建设的进程,从而促进我们贫困的阜南县农村学校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达到育人功能:陶冶、美育的功能;正面导向功能凝聚激励功能;规范约束功能;同化辐射功能;感恩教育功能;服务社会功能。满足学生文化的需要,是满足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还较慢,有的高中一心抓分数教学,忽视了学生文化(心理)的需求,我县普通高中形成了轻文重理的现象。
  基于以上现实,本文试图结合阜南语文教学实践,在普通高中校园这个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努力探索一条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快捷方式,以此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促进普高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整合,从而达到既可提高我县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益,又可加快校园文化建设的步伐之目的。
  二、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我们语文教学应对校园文化起到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优良的校园文化对优质的语文教学也起到促进作用,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文化载体,语文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对于学生素质教育来说,语文课应该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更应显示出她的优雅、舒展的魅力。她好比是戏剧的脚本,学生通过阅读、背诵,进入角色,走进语文课文本作者的感情世界,从而走向课文作者;通过体验、写作,进入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进行必需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和语文教育教学成绩。语文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她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学生同文本真真切切地畅谈,获得的是青春激情的勃发和对生命的感悟,其人文教化的效果是所谓移步换景、铺垫那种理性分析无法望其项背的深刻内涵,这是语文学科独具的得天独厚的魅力,她以深厚的人文内蕴去吸引和感染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人文教育的浓郁气氛。而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优质的高中语文教学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标语格言、名人画像,对学生是一种示范、一种教化、一种激励、一种熏陶。
  三、在皖北贫困地区普通高中语文课中渗透校园文化的尝试性实践研究的必要性
  语文素养的多少对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高低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高中培养的学生不应只局限于整天对浩如烟海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等科目试题的反复枯燥训练的得分技能,单调的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思想单纯的高中生更需要思想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铸练,来增添自我的内涵发展,以提升自身的整体教育教学成绩。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受到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人类高尚精神的陶冶,从而使他们将来踏入社会真正拥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品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怀;通过语文课文本的爱国爱家爱他人等内容的滋养和熏陶,使他们于潜移默化中修身养性以致终身受益,不至于在现代大众文化的狂潮面前茫然失措而迷失自我。
  我首先对我所教授的理科班,能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对授课内容,尤其是教案内容的设置做了一些适当的调整。我比较强化课文教学内容的听力训练、说话训练、诵读训练和影视欣赏等环节,比如每一篇课文,我总是让学生反复诵读(包括自渎、齐读、分角色诵读)、听教师范读、名家朗诵、配乐朗诵等,对于故事情节比较强的文本,特别是本文关联着名著、电影等,我设法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在我所代的班级里,我尤其让学生多练笔,并将优秀作文在班里交流;我总是利用班会课,设计好主题班会:要么诗歌朗诵比赛、要么搞几场辩论赛、要么让学生说相声演小品等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让学生设计好板报、手抄报、班级日志,把好人好事、智慧的灵光用优美的句段篇沉淀下来,表达出来进行传阅交流。
  实践证明,在阜南二中的校园里,语文课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与人生的感悟中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融入到校园大家庭里,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增强自身素质,发展自我。语文课之于阜南二中学校校园文化,犹如广不可及荷塘中的那株红莲,又似漫天纷然细雨外的那株青绿,她既有入世的执着,又有出世的清逸,即便无法逃遁尘世,也如莲花般不蔓不枝,她以其高洁至美在俗世的洪流中独善其身,并给予我们些许清凉与慰藉。
  总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成绩的提升与校园文化氛围的浓厚是相辅相成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提升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成绩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健康成长打造了优美环境;而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注重语文教育教学成绩的加强更为创设优良的文化氛围和积淀深厚的校园文化奠定扎实的根基。
  align:none; text-autospace:none; vertical-align:middle; line-height:12.0000pt; "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欣赏他时,学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有劲。当学生与教师关系紧张时。他们会觉得老师看不起他,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学了。因此,我们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在摸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归类。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找到师生心连心的通道,赢得学生的信赖和配合。作为教育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经常鼓励他们进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尽快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
  总之,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厌学的后果是可怕的,可是厌学的学生并不是无可救药的。对于厌学的学生,教师与家长要密切配合,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要把尊重与关爱给予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其他文献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是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面对当今社会,课改浪潮,尤其是新课标的实施,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理念,都应该有所改变。  群文阅读课题的开设,是否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呢?本学期,我们课题小组两位成员,选择了几位教师(包括我们自己)作为研究对象,从对群文阅读议题的确定、文本的选择、群文阅读课堂的教学三个方面进行跟踪,对比研究,得出结
期刊
体育是学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健身的基础,它对培养人才,增强民族体质,促进社会文明都有重要的意义。如何使体育课达到教育、教养及健身的总目标,提高农村中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  第一,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直接影响体育课的开展。  受社会、家庭错误思想的影响,学生普遍认为只有学好知识才能考上大学,才会有好的工作。因此,学生认为体育课只是玩玩,而不能
期刊
音乐是用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音乐活动也是艺术教育中的一部分。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  一、基础阶段音乐教育对受教者综合素质培养有积极影响  (一)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们通过我们的音乐课开始认识到;只有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取长补短。音乐实践可以说他们接受音乐艺术教育的具体实践。如合唱团的排练、演出,乐队的排练、演
期刊
一、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困惑  在实施《英语课程标准》过程中,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跟城市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农村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氛围,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能力悬殊。本人结合自己多年在农村中学教学英语的一些经验,从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分化的原因出发,分析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困惑及对策  1、没有衔接的衔接版教材: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对于我国学生来说,启蒙教学至关重要。现在,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开设英语课。有
期刊
一、问题提出  (一)问题提出  千百年来,我国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多读”,这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强化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已经成为改革语文教学,积淀学生语文素养的有
期刊
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自担任语文教学工作以来,我深深地认识到了“赏识”在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潜移默化作用,并深刻体会到了在同一片教育蓝天下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一个赞许的眼光、一次肯定的点头、一句鼓励的话语……”这便是他们渴望被赏识的纯真欲望。那么,作为一位任重道远的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真正地做到把赏识教学融入课堂,带给学生以和谐的课堂享受呢?我认为,
期刊
厌学即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以及在行为中的不良表现方式。厌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是特定学生所特有,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如果不加以有效引导和控制,就会发展为厌学症。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课堂不认真听课,课后不完成作业,怕考试,有的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厌学症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有极大的危害
期刊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就是构建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先学后导,展示提升的有效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现自我的学习过程中来,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实现“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打造“亦生亦师、学教合一;亦师亦生、教学相长”的课堂景观,形成一整套课堂教学的规定动作:一是情境导入,呈现目标;二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三是学生展示,教师点评;四是点拨启发,适时讲解;五是当
期刊
近年来,“情商”一词逐渐被更多的人所关注。情商也就是情绪智力,用EQ表示。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情商是相对于智商而言的,萨落维和梅耶提出,情绪智力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换句话说,情绪智力也就是识别的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戈而曼在《情绪智力》一书中提出“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情商而非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能力是个体素质中的核心素质,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最高形式。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延伸与提高,是素质教育的新境界。所以,当前素质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到创新教育上,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的特点、规律、内容、要求、方法,以促进学生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学生正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创新教育也就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