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58例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tao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形态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探讨肿瘤的组织来创源和分型.方法 对58例GIST进行光镜观察,用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波形蛋白、CD117(c-kit)、CD34等抗原标记物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58例GIST占同期消化系统间叶性肿瘤的86.6%(58/67);其中梭形细胞为主者41例,伴有上皮样细胞者12例,单纯由上皮样细胞组成者5例,瘤细胞呈长、短梭形和圆形,胞质弱嗜酸,常见核端空泡,有时呈印戒样或透明细胞样;排列呈漩涡状、栅栏状或弥漫性巢状.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组织中抗原标记物表达阳性率波形蛋白为100%(58/58),CD117 94.8%(55/58),CD3479.3%(46/58).结论 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光镜形态与真性肌源性和神经源性肿瘤极为相似,CD117,CD34等免疫标记物可对其作出正确诊断,GIST可能起源于多潜能的、卡哈尔间质细胞样的前体细胞。

其他文献
例1 患者男性,62岁(父亲).2002年3月5日因右侧肢体无力、麻木3个月,伴头痛、呕吐3d入院.体检:神志清,双侧瞳孔正常,颈软,右侧肢体肌力Ⅲ~Ⅳ,无病理反射.CT示:左侧颞叶可见一约4.2cm×5.3cm大小的混杂密度  灶,瘤内低密度为囊性变,环形壁上有瘤结节,周围水肿明显,同侧侧脑室受压.入院后完善辅检,择期在全麻下行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左颞叶星行细胞瘤Ⅰ级,术后给予放疗,随诊2年未
背景:脑胶质瘤病灶介质中富含新生血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不同可能与其病理表现和复发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复发脑胶质瘤中表达的特征。设计:对
推进事业单位绩效改革,离不开档案管理的支持,只有建立与绩效改革相匹配的档案管理体系,才能够助力于高职院校事业单位绩效改革。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对于推进事业单
2016年2月29日上午,“上海市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开学典礼在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上海市教委高等教育处副处长赵坚,上海市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育指导委员
最近几年我国高校扩招的势头很猛,使得高等教育从精英教学转变为大众教育。由于学生英语水平相差甚远,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根本就听不懂老师在讲什
腹腔内区域性化疗优于其他给药方式其意义在于提高肿瘤部位药物浓度,提高杀伤力,并减轻全身毒副作用.我们于1999年5月至2003年12月对68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应用腹腔内化疗,取得较好效果。
患者男,40岁.2005年2月因腹痛、进食后呕吐1个月入院.上消化道钡剂造影:空腹大量潴留液,服钡后呈"钩,,型,张力低,蠕动差,胃体及窦部黏膜粗大,胃窦部小弯侧见大小约2.8 cm×2.7cm充盈缺损,表面见大小约1.1cm×0.9 cm钡斑,黏膜破裂紊乱。
患者女 28岁营销员因发现右眼视物不清1y、外斜视3个月来本院就诊.视力:右眼0.1,矫正视力不提高,左眼1.2.眼位:第一眼位右眼外斜15°,各方向活动正常,双眼前节正常,玻璃体透明.右眼后极部视乳头周围及黄斑区可见不规则黄白色病变,约6.5×6.5PD大小,高起约2D,表面凹凸不平,有色素沉着,血管正常。
本文对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11例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显示,介入治疗弥补了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的不足,患者止血疗效满意。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li
PURPOSE: To report o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umors (MALT)/low grade lymphomas of the conjunctiva/orbit treated solely with syste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