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糖橘主要病虫害种类及综合防治技术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l982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沙糖橘在种植过程中通常出现多种病虫害类型,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与治理,将会造成减产,从而给种植户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一般来说,常见的沙糖橘病害主要有3种:疮痂病、炭疽病、黄龙病。一旦发病将会影响沙糖橘品质与产量。在分析这3种病虫害特点的基础上,还具体分析了其防治方法。
  关键词 沙糖橘;病虫害种类;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6.6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032
  沙糖橘的口味较为甜美且无渣,其不仅包含钙、磷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具有清热化痰、补血的作用,可以有效调理肠胃,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沙糖橘的原产地在广东,但广西的气候也符合它的种植条件,因此广西也有越来越多的沙糖橘种植产地,且规模不断扩大。但在种植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病虫害,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不仅影响水果品质,而且还会减产,因此需要加大病虫害的防治力度。
  1 沙糖橘常见的病虫害类型
  种植沙糖橘树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病虫害,但是常见的主要有以下3种。
  1.1 疮痂病的特点
  疮痂病是沙糖橘经常出现的一种虫害类型,不仅对嫩叶造成极大的损害,而且对花和幼果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导致沙糖橘减产。疮痂病的病菌主要是在病变部位越冬,然后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发育,当春季来临,长期处于阴雨潮湿天气,且气温超过15 ℃后,病菌将会逐渐产生分生孢子,从而借助风、雨及昆虫等媒介,传播疮痂病[1]。疮痂病的严重程度与空气湿度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也是关键的因素,如果长期处于阴雨连绵的气候,或者长期处于早晨雾重的气候,本病传播范围将会扩大,如果处于夏梢期,气温高时,基本上很少发病。
  1.2 炭疽病的特点
  炭疽病也是沙糖橘常见的病虫害类型,这种疾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不仅对沙糖橘树的叶片与枝梢造成危害,而且对沙糖橘树的花果也造成危害,如果受到寒、旱等气候的影响,将会加重病情。本病主要是由炭疽病菌引起,特别是当植株处于生长衰弱的时候,更加容易发病。一般来说,病菌主要是特定的形态在病部越冬,当时间过渡到春末夏初,气候条件变得高温且多雨时,病菌将会通过风、雨及昆虫等外在因素进行传播。只要气候温度处于21~28 ℃,就可发病,所以在柚发育期间都有可能出现炭疽病。
  1.3 黄龙病的特点
  黄龙病也是沙糖橘常见的病虫害类型,该病又被称为黄梢病,对沙糖橘树的叶片及嫩梢造成严重的损害。感染疾病后,不仅造成沙糖橘产量降低,而且也会造成果实品质低劣,最终导致整株树枯死。本病菌通常借助带病苗木、接穗等途径传播,而在果园内主要是借助传病昆虫等进行传播。
  2 不同种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1 疮痂病的防治措施
  管理人员在对疮痂病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应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如果是在新建果园进行种植,种植人员应当选用无病的沙糖橘苗木,这样就可以避免在运苗和取接穗的过程中传播疾病[2];其次,当秋冬季节来临时,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做好清园修剪工作,将植株上的病枝全部剪除,并對落叶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需要疏删密度过大的枝条,使其保持良好的通风与透光条件,避免空气湿度过大;最后,工作人员需要认真做好喷药防治工作。当植株的春芽生长到2 mm时,即可开始进行第1次喷药;当植株处于谢花期时,需要进行第2次喷药,需要注意的是在晚秋梢期,应当根据天气情况确定是否进行喷药。同时,在幼嫩组织还没有被病菌侵染前,工作人员可选用30%氧氯化铜对植株进行喷药,如果幼嫩组织已被病菌浸染,工作人员可以选用不同种类的内吸杀菌剂交替对植株进行喷药。
  2.2 炭疽病的防治措施
  炭疽病不同于其他病菌,属于弱寄生菌,在正常情况下根本就不能入侵危害沙糖橘植株,当树势衰弱到一定程度后,病菌才能侵入,所以工作人员在对炭疽病进行防治的过程中,需要加大管理力度,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做好肥水供应,尽可能增强树势,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沙糖橘对病菌的生理抗性。同时,工作人员还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观察沙糖橘树的生长情况,如果沙糖橘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病枝、病叶及病果,需要将其全部剪掉,并对其进行无害化烧毁处理,通过使用这些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病源。此外,工作人员需要特别关注夏季雨后的苗圃情况,这段时间最容易发病,如果管理的过程中发现病情,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的药物进行喷药防治,连续喷药次数为 2~3次,间隔时间应在7~10 d。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在3个阶段进行喷药,第1个阶段是成年沙糖橘树的新梢接受修剪后的时期,第2个阶段是幼果期,第3个阶段是果实膨大期,每个阶段需要进行1次喷药处理。如果沙糖橘树还没有被病菌侵入,工作人员可选用适宜的退菌特进行预防;如果沙糖橘树已经被病菌侵入,工作人员应选用不同种类的可湿性粉剂喷雾进行防治。
  2.3 黄龙病的防治措施
  工作人员在对黄龙病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措施进行防治。首先,果园应当采取苗木检疫制度,对于新建果园,在调进苗木时,需要严格检测苗木是否发病,确保苗木无病才能带调进来进行种植,并且即使是无病苗木,也不能从发病地区调进来,必须要从无病区调进来。其次,应当选择在没有发病的地区建立苗圃,这样才能提高无病苗木的培育率[3]。再次,工作人员需要充分重视木虱的防治工作,因为黄龙病通常借助木虱进行传播。同时,该病主要是对沙糖橘树的嫩芽与嫩梢造成危害,所以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特别需要注意在以下两个阶段做好喷药保护工作:第一个阶段是抹芽控梢期,第二个阶段是嫩梢期,这两个时期可以选用敌百虫、果乳剂等进行防治。最后,工作人员还需要铲除九里香,因为它是木虱的野生寄主,一旦在管理过程中发现病株,必须要及时挖除[4]。并且在挖除病株前,还需要进行杀毒处理,防止木虱飞离到其他的植株上。
  3 结语
  沙糖橘病虫害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极有可能导致植株死亡,从而使产量减少。但沙糖橘病虫害类型非常多,一种方法根本就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病虫害,需要对病虫害种类进行判断,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与危害,进而采取针对的预防与治理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因此,工作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根据不同种类的病虫害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法,这样才能确保沙糖橘的品质与产量。
  参考文献
  [1]黄素权.沙糖橘病虫发生情况及生态控制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5(9):73.
  [2]赖炳伟.岑溪市沙糖橘病虫无害化治理技术初探[J].南方园艺,2010,21(6):26-28.
  [3]朱月梅.沙糖橘红蜘蛛的虫害防治[J].农家之友,2010(16):78.
  [4]古崇.沙糖橘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J].云南林业,2010(4):44.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中Fas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情况; 初步探讨脑缺血后Fas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以及其发生的机理. 方法: 采用TUNEL和免疫组化方法观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临床上并不少见,本文对收治的166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s)用于药物疗效的评价。方法:本文研究了47例正常对照及42例多发性脑梗塞患者的ERPs,发现病例组73.8%的P3, 59.5%的N2潜伏期延长, 61.9%P3波幅降低。病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和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和脑脊液及神经影像学鉴别要点. 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种脑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 脑脊液及脑C T或MRI改变. 结果: 新型隐球菌性
摘 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农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白山药以其独特的营养和经济价值,成为值得推广的经济作物之一,贡山县因其气候条件适宜,已经成为白山药种植推广的主要地区之一。为了进一步推动贡山县白山药种植产业的发展,分析种植产业的现状、问题和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实践价值。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自身工作经验,首先切实分析了贡山县白山药种植产业的发展现状,重点指出当前
摘 要 为验证秸秆还田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在高邮市送桥镇开展秸秆还田对水稻影响试验,通过试验验证秸秆还田的优劣。  关键词 秸秆还田;水稻生产;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2-0-0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高邮市送桥镇肖祠村。  1.2 供试土壤  试验田土壤为杂白土,土壤地力中等偏下,理化性质为:pH值为6.4,有
摘 要 现代化农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各项工作的中心,如何建立高效、绿色、环保的农业体系,并向市场输送高品质的农产品,也是现阶段的当务之急。基于此,从分析施肥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出发,并进一步深入地探讨施肥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  关键词 施肥;农产品质量;环境污染  中图分类号:S14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