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与寿命古今谈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ilea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疾病与寿命是一个历史文化现象,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而变化的。
  据考古学及有关文献资料,原始时代人类寿命短促。从已发掘出的40多个北京猿人化石来判断,1/3以上的人活不到14岁就死去了,山顶洞人死于童年的高达43%。在欧洲中部西里西亚地区发现新石器时代的94具骸骨中,只有4具的年龄在50岁以上。
  从古人类的遗骸中,我们能探知古代的许多疾病。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入骨化石中,可见到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炎、口腔疾病等。资阳人有严重的牙病,荷兰医生、古生物家杜波依斯发现爪哇猿人骨骼,化石的股骨上有一隆起的骨瘤,尼安德特人常常苦于患关节炎,从埃及木乃伊身上发现了脊椎结核、风湿性关节炎、结石、骨髓炎和动脉硬化,还有血吸虫、矿工肺等,以及天花病遗留的瘢痕,埃及两个著名法老图坦赫曼和埃美西斯五世,经检查都死于心脏感染。
  公元6世纪前后持续50年之久的鼠疫大流行,使1亿人丧生。14世纪黑死病(鼠疫)横扫欧亚大陆,欧洲死亡人口达1/4,全球死亡7千万人。19世纪它又第3次爆发世界性大流行。黑死病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造成陈尸遍野、十室九空、田园荒芜的悲掺景象,15世纪末、16世纪初,哥伦布的水手从新大陆带回梅毒后,1494年在欧洲爆发第1次大流行,后又传播到世界各地。
  疾病的肆虐,使人类健康大受损害,所以到13世纪,英国人的平均寿命也只有35岁,1796年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术后,人类的平均寿命才跃至40岁,到20世纪初,我们的寿命已达到49.2岁,这是人类寿命的一次突破。
  近百年来,学者们几乎查明了大多数传染病的病原体,与此同时,查明了营养缺乏病的原因,推动了内分泌疾病的治疗。尤其是抗生素、磺胺药和杀虫剂的发明与发现,大大地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从1950年到1979年。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平均寿命由48岁提高到61岁,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由87岁提高到51岁,而经济发达国家的平均期望寿命已突破70岁大关,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寿命为73.7岁。解放前,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约为35岁左右,1989年已达69岁,这是人类寿命的第二次突破。
  如今,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及非正常死亡(交通事故、火灾、工伤、中毒、溺水、自杀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人类死亡的前4位死因,积极防治这类疾病已是当务之急。学者们认为。这些疾病的40~50%是由人们自身的行为造成的,特别是吸烟、酗酒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尤烈,有人预言,就我国目前吸烟状况推算,到2025年将有5000万人最终将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据联合国预测,到2000年,全球艾滋病患者将达1800万,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人数可达到4000万,与此同时,全球将会产生1000万孤儿,这些孤儿其中有不少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他们的结局是十分悲惨的,由于艾滋病造成大批20岁到40岁青壮年以及婴幼儿死亡。到那时,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可能会从目前的高峰上跌落下来。
  要防治上述的所谓“文明病”,最明智的决策是立足于大卫生观,动员全社会的一切力量,由政府统一领导、全民参与,并采取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治理,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当前的一项重要决策是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要使广大群众明白,很大一部分疾病是可以通过改变环境,转变人们的认识与行为,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达到防病的目的。如果全社会能坚持不懈地推行这项决策,人类不仅有可能预防和控制这类疾病,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而且能使人寿登上新的台阶,这是当代世界维持人类健康的大趋势。
其他文献
世界影史自19世纪末至今不过百余年,但在它的诞生之地欧洲,大师级的人物层出不穷,而且在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尤其是西班牙这样的神奇国度上。  在西班牙,有许多天才电影人,在导演这个掌控着电影走向的重要角色里,就有为我们熟知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影响世界电影的佩德罗·阿尔莫多瓦到如今仍然活跃在影坛,其作品因争议性而闻名于世,代表作《对她说》、《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吾栖之肤》等,通过错综复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曾出土14种医书,其中有帛书10种,竹木简4种,约3万多字。它们下葬于汉文帝前元12年(公元前168年),距今已经2100多年了,这些医书的题材十分广泛。它包括古代经脉学说,灸疗学说,临床各科学说,方药学说,气功导引学说,养生保健特别是性保健学说等等,其内容十分丰富,本文着重谈谈其中有关养生保健的论述。  帛书《脉法》曾经提出:“圣人寒头暖足,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也。”这一论断很
一年中的夏季,气温最高,对于养生者来说,注意调养脏腑,是十分必要的。此时节从祖国医学角度来讲,养脾最佳,为什么呢?其道理要从脾的特点说起——  1 脾为仓票之官:中医所说的脾不同于西医的脾。中医的脾就像一个贮藏营养的仓库,它具有“运化升清”的作用,这种“运化升清”就是把食入的饮食通“化”后,将其精华部分“升清”,并被吸收,其糟粕通过“运”,被排出体外。脾的这些作用是靠脾气来完成的。脾气还能约束人的
痔疮是指直肠下端粘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因各种原因引起扩大曲张而形成的静脉团块。临床统计资料表明本病多发生于中青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现代医学研究已经验证,如果能够坚持以提肛为主,配合躯干和肢体活动的体育疗法,痔疮可得以改善或消除,起到有痔可治,无痔能防的作用。下面介绍一组锻炼方法。  1、逆式呼吸:仰卧在床,尽量放松全身,双手重叠放于脐部作逆式呼吸。逆式呼吸是指吸气时腹部凹陷,呼气时腹部膨起。这
飞天遁地  难得的假期,宝仔热心地带着谢小星和徐玲玲去他的老家凤凰镇旅游。  下了大巴车,宝仔自豪地介绍起故乡:“传说在遥远的古代,有一只五彩凤凰降临到这里,它对着河梳理凤羽,所以后世的人就把此地取名为凤凰镇。一百多年前,有一位雕刻大师费尽心血雕成了一尊凤凰神像,现在这尊凤凰神像成了凤凰镇的标志和守护神。它就在凤凰镇广场上,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三个人来到广场,却发现广场内外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宝
“数据处理与应用”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简称《标准》)“必修模块1:数据与计算”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数据的采集与整理、分析与应用等几个方面。在实践中应当以数据为基础,应用为先导,展开数据处理的教学。● 明确数据需求,科学采集与整理  要处理数据,必须采集数据。数据的来源渠道众多,数据的类型也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采集。例如,开展类似“中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
自1988年第1期《祝您健康》发表董汉良的《干祖望养生八字诀,一文后,各处地方报有10多家转载,影响较大,至今来函询问养生要诀的,仍然是月必数起。  的确,我严格推行这八个字已近50年之久。现年80岁,读书(包括阅读老《辞海》、老《辞源》的小字)、写作不戴花镜,冬日晨起吃几个冷元宵不成问题,14层楼办公室,常安步上下,很少搭电梯,做学术报告,站着讲它3小时可以不稍歇、不喝水,远路出差也从不要人陪伴
【摘要】网络兴起,报纸广告额的下滑,读者的流失,《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大报停止发行印刷版,这些事实无一不让人们去关注和忧虑报纸的未来。有人认为报纸必将消亡,有人不然。然而,在探讨报纸未来的时候,人们关心的是哪个层面的“报纸”呢?是“纸”的形式,是媒介形式,是报纸产业,还是整个新闻业?  【关键词】报纸消亡论梳理  一、这是报纸消亡的预兆?  2008年10月,《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宣布将于2009年
夏季是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发季节。大多数人以为,吃了不洁食物后的后果,最多是腹泻或发热,不舒服几天就过去了,但事实可能比预想的可怕——美国的几项研究显示,食物中毒可能给健康带来终身的后果。  科尔特·丹泽杜尔女士奋斗了好几年,终于破解了女儿丹纳患病的奥秘。今年14岁的丹纳,总是诉说自己膝盖和踝关节疼痛,导致她行走步履蹒跚,晚上有时持续疼痛,痛醒后会向父母拿止痛药,学校上体育课时,她也不得已只好坐在旁边
安徽电视台大型电视纪录片《潮起江淮》,是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制作的重点节目,是一部厚重的文献纪录片。《万世根本》是这部纪录片的第一集,这一集向观众讲述了30年前发生在江淮大地上,围绕粮食生产而引发的一场革命。作为开篇之作,在不到25分钟的时间里,囊括了安徽改革开放以来,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主要成就,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节目播出后收到较好的效果,给观众留下的是耳目一新、意犹未尽的观感。如果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