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办公室“五型团队”文化建设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3697313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加强和推进文化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趋势。当前,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公路部门加强文化建设蔚然成风。作为枢纽和窗口,办公室在文化建设方面必须做出表率,加强办公室文化建设,提升办公室软实力成为一种必然的走势,对培育和发扬办公室精神,增强办公室团队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办公室;团队;文化;建设
  一、如何开展办公室文化建设
  1.要深入探索和研究办公室文化建设。办公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政策性和服务性都很强的工作,具有鲜明的文化特点。作为公路行业部门,我们要认真研究办公室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努力构建具有本行业办公室工作特点、内涵丰富、意蕴深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贯穿一切工作的主线,才能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办公室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从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工作精神、岗位使命、共同愿景和道德操守等方面入手,组织开展办公室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使其成为办公室各项工作的根本理念,促进整体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2.要积极组织和开展文化活动。文化要有载体,付之于形。开展办公室文化建设就要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打造知识型团队的学习活动,提高人文素养的文艺活动,提高健康素质的体育活动,增进团队和谐的沟通活动,提高工作质量的岗位竞赛活动等,精心策划,认真组织,确保活动富有成效。
  3.要推出一批办公室文化建设成果。要通过文化建设,形成办公室规范统一的物质文化、健全完善的制度文化和境界高尚的精神文化成果,丰富办公室工作新内涵。
  二、如何创建办公室文化品牌
  办公室品牌是办公室文化建设的载体,办公室文化凝结在办公室品牌之中。创建办公室品牌,对内有利于凝聚共识,进一步提升办公室服務水平,对外有利于扩大知名度,树立办公室良好形象,从而推动办公室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1.要制定品牌创建规划。办公室要认真分析各自的工作优势、特长和不足,集思广益,准确定位和设计,提炼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服务品牌,并制定详实的创建规划,确定办公室服务品牌的名称、理念、内涵等,明确创建思路、实施步骤和工作措施。在规划过程中,要把办公室文化与公路文化和地域文化结合起来,增强文化底蕴,深化品牌内涵。
  2.要完善品牌体系。办公室各个岗位都要有强烈的品牌创建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丰富服务品牌的内涵,叫响各具特色的工作品牌,如人员仪表品牌、办公环境品牌、接待礼仪品牌、档案管理品牌、会务组织品牌等,形成品牌群体。
  3.要宣传推广品牌。创建品牌不仅需要全体办公室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了解、认可和监督。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宣传和推广创造的经验、取得的成果和先进典型,提高行业内外知名度,打造亮点品牌。
  三、如何打造办公室“五型”团队
  开展办公室文化建设,创建办公室服务品牌,最终目的是打造一支优质高效的办公室团队,不断提高各级办公室服务现代公路发展的能力。具体来讲,就是要打造“五型”团队。
  1.打造知识型团队。(我们所说的知识型,是指办公室从业人员的一种外在表现,它包含了勤学、好思、认真、谦虚等多种优良品质)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把学习作为永恒的主题,各级办公室要始终把加强政治学习、文化学习、技能学习放到首要位置,通过加强领导、建立学习组织、健全学习制度、创新学习形式,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变得更加务实。要针对办公室人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层次,以秘书写作、公文拟稿、政务信息、计算机应用、会务组织、行政接待等为专题,广泛开展各种业务培训,加强工作交流,培养办公室各个岗位的业务尖子,促进整体水平的普遍提高。
  2.打造创新型团队。要紧跟时代发展和公路工作新形势,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谋求创新实效,把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智慧落实和体现到每一项工作中。在工作思路上,坚持与时俱进,多谋创新之策;在工作方法上,坚持求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多出创新之招;在工作内容上,坚持点面结合,轻重并举,多办创新之事;在工作的结果上,坚持优质高效,多收创新之果。(创新工作方法的关键是要勤于思考、敢于尝试,多想想如果不这样做还能怎样做、怎样做还能更集约高效,脑勤腿勤。)
  3.打造服务型团队。服务是办公室的立身之本、职能之首,要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的观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高水平做好决策服务、协调服务和日常服务,努力提升服务水平,让领导放心,让基层和职工满意。(服务,要求办公室每一名同志都要做到一专多能。能够为他人提供更多的帮助,用坚持原则的真诚和务实高效的工作,让走进办公室的每一个人都能乘兴而来,满意而去)
  4.打造和谐型团队。各级办公室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观念,讲大局、讲团结、讲协作,把全部精力和智慧用在服务上,努力做到政治上互相信任不猜疑,思想上互相交流不隔膜,工作上互相支持不拆台,生活上互相关心不冷漠,有失误互相谅解不推诿,努力营造团结共事、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
  5.打造责任型团队。广大办公室人员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以高度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对待各项工作,在服务和奉献中实现自身价值,展示良好的精神风貌。要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每件小事做起,从每个细节做起,争分夺秒,精益求精,做到工作标准更高、工作要求更严、工作节奏更快、工作作风更实、工作成效更明显。(如办公室马上办工作制度,每位同志桌上都将放置一个标签为马上办的文件夹,其中有备忘录、记事条、流程单,凡是进入此文件夹的事情,必须做到立即办理。
  
  
  
其他文献
摘要:隧道工程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施工复杂的工程,而且对它进行控制主要是在隧道的挖掘上,在隧道的开挖上进行控制不仅可以保证隧道的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利益。文章首先对隧道光面爆破的技术要求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分析了钻爆的设计要求,最后提出了钻爆的施工工艺。  关键词:隧道光面;爆破钻爆技术    一、隧道光面钻爆施工的设计  进行隧道开挖时要避免出现超欠挖现象,所以,隧道开挖要有完整,
期刊
摘要:市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影响因素很多,单是路面平整度,就与施工人员素质、路基施工质量、桥头涵洞两段及桥梁伸缩缝的处理、路面底基层及基层的施工、及路面碾压施工有关,而这些就是影响路面平整度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路面底基层;路面碾压    一、市政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平整的主要原因  1.路基不均匀沉降,造成已铺筑路面出现坑凹。路基是路面的基础,路基不均匀沉陷,必然会引起路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市政工程也越来越复杂,专业化,社会分工的精化都增加了市政工程成本管理的难度。而且市政工程的成本管理也不仅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负责 4本的各个项目,还需要明确区分企业的内部成本 与项目的现场成本以及各个管理部门的权限和责任等,而且市政工程还涉及到了数量繁多的人数,部门等,因此,要对市政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管理,以增加政府部门和社会的整体经济效益。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项目;成本
期刊
摘要:认真做好环境监测工作方能使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真实体现其价值,从而实现对环境问题的源头控制。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基础,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监督功能。正确处理好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和环境监察的关系,对推动环境保护工作更加有效地向科学化、法制化迈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环境监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  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各种环境因素是否满足环境建设项目要求,则必须由环境质量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例高危边坡的设计与施工,以供类似工程予以参考。  关键词:既有高危边坡;挡土墙;抗滑桩支护  一、工程概况  该边坡位于宜春市袁州区内,濒临美丽的秀江,300#、302#、305#、307#、312#五栋别墅以东紧邻高6.8~8.0m的边坡,坡面为南北走向,轴线长度约150m,边坡土质上部为粉土,坡度陡。边坡外侧紧邻围墙及多栋民房,民房多为1~2层,最高一栋为7层。该边坡由于土质
期刊
提要:本文详细分析了清远市某污水池工程基坑支护施工工艺,本工艺不仅要求保证基坑内正常作业安全,而且要防止基坑及坑外土体移动,保证基坑附近建筑物、道路、管线的正常运行,本文从安全性和经济性上综合考虑,对支护方案进行探讨。  关键词:基坑支护;施工工艺;经济合理安全     本文拟采用深层搅拌桩排桩和放坡及槽钢做为初选支护方案,符合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濟上的合理性及工程的可靠性三方面的原则。本方法采用搅
期刊
摘要: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条件下,混凝土硬化并产生体积变形,由于各种材料变形不一致,互相约束而产生初始应力,造成在混凝土内出现微裂缝。结构物的有害裂缝不仅会降低力学性能和承载力, 而且直接影响结构耐久性, 缩短使用寿命。文章对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温度裂缝;收缩裂缝;混凝土结构受力裂缝  一、混凝土裂缝的类型及成因  (一) 混凝土因自身特性产生裂缝  
期刊
摘要:在桥梁工程中,现场预制梁场的布置与规划是一个重要环节,是否拥有一个合理而科学的预制梁场能够直接影响到桥梁的质量与完成时间。所以,对于目前的桥梁建设人员来说,怎样对桥梁施工现场预制梁场进行合理布置与规划成为他们的关注焦点。本文就从预制梁场的布置与规划入手,对此进行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桥梁施工现场;预制梁场;布置;规划方案  一、桥梁施工现场预制梁场的布置  预制梁场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
期刊
摘要:培训是企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员工对职业的满意程度,以组织、计划和实施的形式对企业各类人员进行的一种教育投资活动,是通过员工对培训内容转化为工作行动以有效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过程。但员工在培训前后的表现,是管理者和人力资源部门所关注的,文章对员工培训的利弊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小企业;员工培训;    当前不少企业对员工培训进行了资金投入,但培训结束后却没有能真正对企业产生
期刊
摘要:网络计划方法自20世纪60年代由华罗庚先生介绍到我国后,在生产管理中得到了不断的推广和完善。它符合工程施工的要求,特别适用于施工的组织与管理,从国内外的情况看,应用这种方法最多的是工程施工单位,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在网络计划技术的理论水平与应用方面相差无几,但在应用管理上特别是计划执行中的监督与控制以及跟踪调整方面比较落后,基本停留在计划的编制上。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作以下阐述。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