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转移:浅谈抗战时期李庄所扮演的文化避难所的角色

来源 :福建质量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四川南部的古镇李庄,在抗战时期外省人相继疏散来川,特别是先后接纳了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和社会所、 中央博物院、同济大学,营造学社等高等科研机构,在烽火连天的艰难岁月,广大的文化精英们在这里做学问,搞科研,将学术研究作为报国的重要途径,而李庄也以一方的平静和博大的胸怀,保护和发展了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在这个小镇薪火相传.同时,由于众多著名机构和高级知识分子的迁入,以及后来所开展的一系列科学文化知识普及活动.为李庄这个偏安一隅的地方开启民智起了很大的作用,李庄曾成为与昆明、 重庆、 成都并列的中国四大文化中心之一,一时之间,李庄享誉海内外.
其他文献
西固炼化基地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在带动区域经济腾飞的同时,也随之产生了显著的大气环境问题.收集该区域2005年、2008年、2012年和2014年的大气现状监测资料,
世界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已不容小觑。各国企业在竞争国际市场的同时,已越来越多的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此起彼伏的环境壁垒更是将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直接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