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码0920
2009年7月26日,印度自行建造的第一艘核潜艇“歼敌者”号(INS Ari-hant)在维萨卡帕特南海军基地举行了下水仪式,包括印度总理辛格及其夫人、国防部长安东尼以及海军司令马赫塔等一批政要前来参加,印度因此而一举成为除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外唯一一个能自行建造核潜艇的国家。该艇的排水量约6000吨左右,长104米,宽15米,吃水9米,艇员数量100人。
印度官员表示,下水仪式只是将海水放入干船坞里,潜艇依然会留在船坞的架上。按计划下水后,核潜艇将在几天内被拖离船坞,初期先在港口内进行船坞与停泊点之间的安全试航。几个月之后,如果所有系统表现正常,海军才会在明年出港试航,包括试射导弹等项目。这艘核潜艇预期会在2011或2012年正式服役。
一般而言,如此隆重的下水仪式后,有关该艇的一些具体情况应该会有部分曝光。然而印度是个例外,仅从其下水视频来看,核潜艇依然迷雾重重。
迷雾1:这是印度自研的核潜艇?
印度在自行设计建造核潜艇的过程中,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到目前为止,我们都还没有看到印度国产核潜艇的实艇照片,至于被各大媒体转载的央视有关下水的一段新闻视频中出现的潜艇图片,笔者经推敲分析发现很多疑点,最终认为它不是此次下水的核潜艇。
首先是艇型过于老旧。此艇有明显的苏式老潜艇特点,虽然印度第一次自建潜艇从其技术基础来讲将不得不先来一个“照猫画虎”。但毕竟已是21世纪,即便是要临摹,也绝不会傻到要花29亿美元翻版一个早已被淘汰的艇型。
其次,位置不对。从印度官员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潜艇应该是固定在干船坞的架子上,画面中则显然不对。
故此。笔者浏览了大量印度潜艇的图片,终于在印度一官方网站上找到了与视频中一样的照片,但印度官方网站对这张照片的解释是:这是一艘已于2001年2月28日退役的F级(641型)“库苏拉”号潜艇(INS Kursura),放置在海滩上作为一个潜艇博物馆供大众参观和体验。
迷雾2:印度自研核潜艇是图纸上的模样吗?
由于这次下水,印度没有公布核潜艇的真实图片,我们对它的直观印象还只能是在下水前一些权威媒体公布的结构效果简图。由于它的外形与俄罗斯“阿库拉”潜艇有几分相似,因此有军事专家认为它是参考“阿库拉”Ⅱ级(971M型)设计的。真实的潜艇一定是那样的吗?
关于该艇的总体设计是参照俄罗斯哪级潜艇曾经有各种报道。《简氏》曾经报道说,它参考了俄罗斯第四代多功能核潜艇“亚森”级(955型)。
笔者认为,一方面由于印度自身的工业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所限,缺乏相应的流体力学研究基础,就算将“阿库拉”Ⅱ级或“亚森”级核潜艇实物给印度,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其中精髓。另一方面,俄罗斯从自身战略利益出发也不会将“亚森”级这样最先进的核潜艇技术卖给印度,即使是技术含量稍逊的“阿库拉”Ⅱ级,其租借协议内容也肯定比较苛刻,印度海军既不可能得到完整版的“阿库拉”Ⅱ,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使用该级艇。因此,“歼敌者”号的总体设计仍将主要以1988年从俄罗斯租借过的“查理”I(C—I)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为基础,同时辅以俄制“基洛”级和德制209型常规潜艇的部分优点。
在“查理”I级的三年租期内,印度的工程人员对该艇进行了全面彻底的研究,并绘出了图纸。除反应堆外,他们对重点部位都进行了拆卸、照相。由此,印度专家掌握了大量核潜艇构造原理、设计方法等。
鉴于前有护卫舰出身最终成为驱逐舰的“德里”级,后有东拼西凑的“阿琼”坦克,因此对于有边造边改传统的印度来说,很难想像核潜艇能中规中矩按着图纸来建造。
迷雾3:性能究竟如何吗?
从印度研制大型武器装备的历史来看,它的起点都不低,尽管实践起来困难重重。对于首艘国产核潜艇,印度是不惜重金,况且印度还有多年租借潜艇的历史,因此笔者认为其起点不会太低。
在武器系统方面,印度除向俄罗斯购买了65型鱼雷和“俱乐部”潜射反舰巡航导弹外,还在俄罗斯和以色列等国的帮助下,发展了各种潜载武器,比如“萨加里卡”巡航导弹、“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2008年2月26日,印度还进行了首次水下弹道导弹发射试验,代号为K-15。在此次下水的有关报道里,提到了该艇可能装备12枚K-15潜射弹道导弹。
对其争论更多的集中在电子通信设备方面,比如声呐。声呐系统的技术难度实际上比雷达还要高。结构图中所示艇首的声呐竟然是球形,俄罗斯也只在“亚森”级上使用。印度能否攻克这一难题,实在值得怀疑。
编辑 严晓峰
2009年7月26日,印度自行建造的第一艘核潜艇“歼敌者”号(INS Ari-hant)在维萨卡帕特南海军基地举行了下水仪式,包括印度总理辛格及其夫人、国防部长安东尼以及海军司令马赫塔等一批政要前来参加,印度因此而一举成为除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外唯一一个能自行建造核潜艇的国家。该艇的排水量约6000吨左右,长104米,宽15米,吃水9米,艇员数量100人。
印度官员表示,下水仪式只是将海水放入干船坞里,潜艇依然会留在船坞的架上。按计划下水后,核潜艇将在几天内被拖离船坞,初期先在港口内进行船坞与停泊点之间的安全试航。几个月之后,如果所有系统表现正常,海军才会在明年出港试航,包括试射导弹等项目。这艘核潜艇预期会在2011或2012年正式服役。
一般而言,如此隆重的下水仪式后,有关该艇的一些具体情况应该会有部分曝光。然而印度是个例外,仅从其下水视频来看,核潜艇依然迷雾重重。
迷雾1:这是印度自研的核潜艇?
印度在自行设计建造核潜艇的过程中,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到目前为止,我们都还没有看到印度国产核潜艇的实艇照片,至于被各大媒体转载的央视有关下水的一段新闻视频中出现的潜艇图片,笔者经推敲分析发现很多疑点,最终认为它不是此次下水的核潜艇。
首先是艇型过于老旧。此艇有明显的苏式老潜艇特点,虽然印度第一次自建潜艇从其技术基础来讲将不得不先来一个“照猫画虎”。但毕竟已是21世纪,即便是要临摹,也绝不会傻到要花29亿美元翻版一个早已被淘汰的艇型。
其次,位置不对。从印度官员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潜艇应该是固定在干船坞的架子上,画面中则显然不对。
故此。笔者浏览了大量印度潜艇的图片,终于在印度一官方网站上找到了与视频中一样的照片,但印度官方网站对这张照片的解释是:这是一艘已于2001年2月28日退役的F级(641型)“库苏拉”号潜艇(INS Kursura),放置在海滩上作为一个潜艇博物馆供大众参观和体验。
迷雾2:印度自研核潜艇是图纸上的模样吗?
由于这次下水,印度没有公布核潜艇的真实图片,我们对它的直观印象还只能是在下水前一些权威媒体公布的结构效果简图。由于它的外形与俄罗斯“阿库拉”潜艇有几分相似,因此有军事专家认为它是参考“阿库拉”Ⅱ级(971M型)设计的。真实的潜艇一定是那样的吗?
关于该艇的总体设计是参照俄罗斯哪级潜艇曾经有各种报道。《简氏》曾经报道说,它参考了俄罗斯第四代多功能核潜艇“亚森”级(955型)。
笔者认为,一方面由于印度自身的工业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所限,缺乏相应的流体力学研究基础,就算将“阿库拉”Ⅱ级或“亚森”级核潜艇实物给印度,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其中精髓。另一方面,俄罗斯从自身战略利益出发也不会将“亚森”级这样最先进的核潜艇技术卖给印度,即使是技术含量稍逊的“阿库拉”Ⅱ级,其租借协议内容也肯定比较苛刻,印度海军既不可能得到完整版的“阿库拉”Ⅱ,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使用该级艇。因此,“歼敌者”号的总体设计仍将主要以1988年从俄罗斯租借过的“查理”I(C—I)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为基础,同时辅以俄制“基洛”级和德制209型常规潜艇的部分优点。
在“查理”I级的三年租期内,印度的工程人员对该艇进行了全面彻底的研究,并绘出了图纸。除反应堆外,他们对重点部位都进行了拆卸、照相。由此,印度专家掌握了大量核潜艇构造原理、设计方法等。
鉴于前有护卫舰出身最终成为驱逐舰的“德里”级,后有东拼西凑的“阿琼”坦克,因此对于有边造边改传统的印度来说,很难想像核潜艇能中规中矩按着图纸来建造。
迷雾3:性能究竟如何吗?
从印度研制大型武器装备的历史来看,它的起点都不低,尽管实践起来困难重重。对于首艘国产核潜艇,印度是不惜重金,况且印度还有多年租借潜艇的历史,因此笔者认为其起点不会太低。
在武器系统方面,印度除向俄罗斯购买了65型鱼雷和“俱乐部”潜射反舰巡航导弹外,还在俄罗斯和以色列等国的帮助下,发展了各种潜载武器,比如“萨加里卡”巡航导弹、“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2008年2月26日,印度还进行了首次水下弹道导弹发射试验,代号为K-15。在此次下水的有关报道里,提到了该艇可能装备12枚K-15潜射弹道导弹。
对其争论更多的集中在电子通信设备方面,比如声呐。声呐系统的技术难度实际上比雷达还要高。结构图中所示艇首的声呐竟然是球形,俄罗斯也只在“亚森”级上使用。印度能否攻克这一难题,实在值得怀疑。
编辑 严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