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suPAR)在肿瘤转移、炎症和免疫系统疾病中起重要作用[1].有研究表明,suPAR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患者的血清中处于高水平,高水平suPAR结合至足细胞引起足细胞破坏,引发蛋白尿,而敲除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基因可使足细胞活动力减弱,不发生蛋白尿[2-3].因此,监测患者血suPAR浓度可进行病情评估、预后评价及预测肾移植后FSGS复发的可能性,抗suPAR疗法或suPAR移除也许有助于FSGS患者的治疗[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