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现象”的文化动因

来源 :思想工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poxqq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长期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较为滞缓、落后。然而,近些年,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却以高速增长而引人注目,成为我国经济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被业内人士称之为“内蒙古现象”。为什么内蒙古经济获得了如此快速的发展?不少学者从经济学的视角给予了论证。这里试从草原文化的视角,对“内蒙古现象”作一探究。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性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进一步发挥好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牧区合作经济发展中的带头和引领作用。
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的发展阶段。为了确保农业的增长和农民的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文章从技术效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角度出发,利用随机前沿模型和平行数据测定了我国1997~2001年在各省区市的技术效率,并对其整体水平、变动趋势、区域差异及收敛性做了重要分析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短短20多年,关国金融业先后爆发了以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为导火索的储贷危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均不同程度地给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冲
文章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检验了我国稳定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对货币供应的调控实现经济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因此,目前还不宜放弃货币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