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与韩非社会思想之比较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shurong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春秋战国时期,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一直存在斗争。荀子批判地继承孔子的学说并吸收道、墨、名诸家之长,形成一个体系庞大精湛的儒家社会思想体系。韩非作为荀子的学生,却成为法家社会思想的集大成者。本文通过对荀子与韩非的社会思想的梳理比较,找出在两种思想影响下提出不同社会治理手段的根本原因,并诠释“礼”“法”之关系。
  一、论社会运行
  (一)论人性与社会关系
  荀子把人性论作为社会思想的基础,强调人性本恶。人的本性——与生俱来的“生物性”是邪恶的,这种恶的本性没有高下贵贱之分,是普遍存在的。纵容人的恶性无节制的发展,最终会导致社会的纷争和混乱,不利于社会组织的稳固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他认为通过礼法改造人的本性——化性起伪,可以使人性恶造成的乱世走向治世,并达到人“群”有序的目的。并且,人与人结合为群体的行为是人类的先天本性,应该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来确定人际关系,形成等差有序的社会结构。
  韩非继承了荀子的人性恶思想。但他的“恶”与荀子的“恶”有本质区别,他认为人性的恶没有改变的可能,对其教育感化也是无用的。他认为人人都会为了欲利之心而奔波争夺。人性之恶既是人皆有之,又是不可教化。所以,他提出“信人,则制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他描述为一种利害关系,是以人们的“自利自为”作为基础的关系。
  对人性之恶的不同理解最终形成各自不同的看待社会的视角与方法。
  (二)论社会秩序理论与社会进化理论
  荀子认为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明分使群”,通过等级差别制度、社会分工分职及社会伦理关系,建立并维护一种等差有序的社会结构。荀子强调社会等级,只有把人群区分为不同等级差别之后,才能治理社会。
  韩非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进化的,这种进化与进步不可改变。社会变化的原因一是人口迅猛增长,二是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换句话说,随着人口的增多,财物相对减少,当人们最基本的生理欲望得不到满足,社会秩序也必然会产生混乱。他认为,社会进化了,用于社会整合的方法也应该随之而变,且这种改变是彻底的,例如抛弃“礼义”。社会进化理论是积极向上的,也是偏激片面的。它强调从现实社会出发进行社会治理,同时却错误的抛弃了仁、厚、慈、惠等伦理道德。
  荀子从社会秩序理论的角度强调,人群中等级分明,各种社会伦理关系都自成一套角色規范,因此,“隆礼重法”这样的社会治理方式是有效可行的。韩非从社会进化理论角度强调,过去的社会整合法则不再有效。再从性恶论推出“法治”才能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二、论社会治理
  (一)论“隆礼重法”
  荀子认为礼法是社会控制的最主要手段。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礼是一种教化手段、行为规范、文化基础。用礼义调节人与人的关系、调节人的欲和求的关系,调节欲和物质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导、约束、控制人们的社会行为。他认为礼是治之根本,也是制定法度的准则。整合社会需要礼法并用,对符合社会规范的善者和有越轨行为的不善者区别对待。隆礼重法体现在荀子对于不善者的主张。他主张先教而后诛,其意在教而不在诛。
  (二)论法治
  韩非认为法是社会控制的最奏效手段,治理社会的策略以法为核心。与荀子先教而后诛的观点不同,他非常重视严刑峻法,希望严苛的法律起到威慑作用,从而控制社会。另一方面,他主张思想控制,在人们产生越轨行为之前,必有越轨言论,而这些言论及行为又是由于其有越轨的思想,所以,通过对思想的控制,使人们的思想、言论、行动都以法令为准则,才是控制社会越轨行为的上策。这里的法是用来控制臣民,而不是单纯的治理国家。
  与现代的法治主要有两方面差异。一是,他反对仁义惠爱,在性恶论的影响下,他认为仁爱都是虚伪的,伦理道德对社会没有规范作用。二是,他认为社会控制是以君的权势为体,法与术为用,法、术、势相结合。这并不是依法治国,而是以帝王之术治国。
  (三)论人的作用
  荀子认为,人是治世的关键,“礼”、“法”、“分”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体系及社会制度,最终需要由人去执行。达到治世,不仅需要“隆礼重法”、“明分使群”,还需要“尚贤使能”。主张任人唯贤,量才使用,人尽其才。
  在社会治理中,韩非一方面强调绝对君权,封建君主必须通过一套法、术、势相结合的统治术来治理社会,人大于法。另一方面主张以法用人,用法度选拔人才,衡量功劳大小,法大于人。在人与法的关系上,他是矛盾的。
  虽然荀子与韩非都认同人在社会中的关键地位,但荀子认为贤能的人发挥着主要作用,韩非则认为君主产生最主要的影响。这也影响着他们对各自理想社会的思考。
  三、论理想社会
  (一)论理想社会的依靠条件
  在荀子的理想社会中,贤能者统治社会;仁、义、礼规范着不同等级的社会角色的责任和义务;社会分工使人们在人类群体生活中各尽其能。
  在韩非的理想社会中,社会秩序的核心是“尊君卑臣”,法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唯一纽带,人人都严格守法而无怨言。
  (二)论“至平社会”与“计算社会”
  至平社会能够维护社会群体生活之道得当,人民的基本物质欲望能够得到满足,老百姓对统治者非常尊敬信服。总的来说,是一个和谐的,太平安乐的、统一的小康社会。个人等级是不平等的,个人的社会分工、社会角色的规范与责任根据各人社会等级的不同而不同,社会上各等级阶层的人自觉维护等级秩序,整个社会群体和谐稳定。所以,荀子强调社会等级的“不平”,个人的“不平”才能成就群体的“至平”。
  计算社会中,在个人私欲得到满足的同时也能够富国强兵。但是其与至平社会的本质不同在于,至平社会中,个人的私欲能够被仁、义、礼的规范束缚,追求的是“群道当”的社会秩序。计算社会中,由于人的本性是自利自为,人人都在各自计算,个人与社会也通过“法”来实现平等的交换,但是,个人私欲是主要目的,社会发展却是附加产物。由于计算社会中,君主享有绝对君权,最终会造成统治者享有最大的利益,下层民众“劳形苦神”,社会秩序不再稳定的后果。
  四、结语
  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经济的发展,社会治理的方法也发生了变化。但是道德与法律依然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方式。过去的“法”与现在的“法”之间有两点不同。一是法的性质不同。荀子的“重法”是一种礼法,是一种礼教越轨行为的辅助工具。韩非的“严刑峻法”是一种刑法,一种控制臣民的手段。现在的法律传承了儒家思想的观念,但与“隆礼重法”不同,而是“法主德辅”。二是民众对法的态度不同。过去民众畏惧、忌惮法。现在,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普遍约束力,但也是广大民众化解矛盾和维护正当权益的手段。(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郑杭生.中国社会思想史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戴小明.道德与法律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光明日报.2015-4-2(16).
  [3]安小兰.荀子.中华书局.2007.
  [4]张觉.韩非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2013年1月中国出口增长25%,进口增长28.8%,是暂时的亮点,还是意味着中国外贸出现了拐点?我认为,1月份外贸增长不可比。2012年1月是春节,工作日较少,而2013年2月是春节,1月增长两位数是正常的,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外贸形势出现拐点。  2013年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其中3月是一个很关键的月份,3月欧洲市场形势将影响到4月的广交会。对中国出口第一大市场欧盟3月份能不能迈过欧债危机的坎,我持
期刊
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保护浪潮的兴起,贸易与环境问题日益得到国际社会、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深度与广度日益递增,在享受着贸易自由化带来的成果
5月10日,国管局组织召开全国机关事务工作会议,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机关事务工作,部署2018年主要任务.国务院副秘书长、国管局局长李宝荣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
期刊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中国最高端的贸易峰会,如今可帮助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了解中国这一利润丰厚的市场。这项活动越来越受发展中国家企业家的欢迎,这些国家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准备参加将于4月15日开幕的第113届广交会。  出于其用户友好的专业形式,广交会一直深受参与者的好评。新兴市场的商人尤其重视广交会参展商提供的机会,他们可利用该活动提供的价格方面颇具竞争力的优质产品来实现宏伟
期刊
2014年11月,88岁的西班牙阿尔贝女公爵卡雅塔纳离世。她在几十年生涯中频频登上媒体头条,一般只因两个原因:有钱与任性。她的爵位比英国女王还多阿尔贝女公爵是世界上最多贵
传销自上个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以后,在不法分子的参与下日益壮大,发展成为社会的一个久治不愈的“毒瘤”.据媒体报到,重庆破获的震惊全国的“欧丽曼”传销案,其参与者90%以上
一、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目标rn“十一五”期间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框架的关键时期。
末位淘汰制是指企事单位根据其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结合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设定一定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此指标体系为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对得分靠后的员工进行淘汰的绩效制度。人们对末位淘汰制的看法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它的实施大大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力地避免了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不良状态;有人则认为末位淘汰制不符合人本管理的思想,容易造成员工心理负担过重、同事关系紧张等恶性局面。笔者赞同后
近几年,我每次跟公共健康领域的专家一起开会的时候,开场白总讲:“对不起各位,我的发言水平只是大众传媒的水平.”作为一名媒体的研究者和新闻学的教育者,我一直在思考:承载
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渗透性强广、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潜在的后发作用.发展上海创意产业,不仅是寻求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而更重要的是上海这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