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兴”的现代美学价值

来源 :集宁师专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l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论述诗歌艺术创作构思还是诗歌意境之创造。人们在论及兴时,多把兴局限于诗学范围之内。我认为,若从美学的角度讲,“兴”——这一古典美学范畴,应是审美领域中一个普适性的概念。将“兴”定位于审美心理范式之内,是关乎艺术创作、艺术欣赏及其它审美领域的一个普遍性的心理现象。从这样的角度讲,“兴”应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夫之才把“兴”推崇备至,并把“能兴者”与豪杰相提并论。也把“兴”和国家的兴裹治乱联系了起来。所以,认真地研究“兴”。发掘并赋予其新的美学内涵,有助于我们从更大的学术视角来审视它
其他文献
流散文学的多元文化视角使之具备了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特征;流散文学的文化交流、沟通、融合功能是比较文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全球化时代流散文学研究对比较文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特
内蒙古自治区是文化资源大区,这已是共识。但究竟有什么文化资源?又有哪些可以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这需要进行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学术性筛选、梳理,从中找出本地区民
温铁军,在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到过美国多所大学讲学交流。他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一直坚持用“脚”做学问。先后任职于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
针对一类同时具有状态时滞和输入时滞的不确定离散系统,研究其二次稳定保成本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处理方法,给出了二次稳定保成本控制律存在的充分
中国文学传统悲剧凡事总以“大团圆”为结局,反映着人们对诸事美好善良的愿望,这种结局和愿望是一种复杂的民族文化意识的映射。“五四”时期,由于外来思潮不断涌入,国内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