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去匈牙利泼水迎春吧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wboy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活节是最古老、最有意义的基督教节日之一,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生命的复苏和重生。复活节是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典型的复活节礼物跟春天和再生有关系:鸡蛋、小鸡、小兔子、鲜花,特别是百合花,因为它是春天的象征。在复活节那天早上,孩子们会发现床前的复活节篮子里装满了巧克力彩蛋、小兔子、有绒毛的小鸡及娃娃玩具等。
  提起匈牙利人的复活节,他们有一番特殊别致的迎春方式,那就是泼水迎春。复活节这一天,在匈牙利最有意思的地方恐怕是“鸦石村”了。这是个古老的山区村庄,位于布达佩斯东北方向约120千米处,靠近斯洛伐克边界。这个村庄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因较好地保留了当年古朴的原貌,加上山顶上有一座拥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古城堡,所以自然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
  我有幸亲眼目睹了匈牙利人的复活节是怎样过的。此时正值四月中旬,树吐出了嫩芽,地上刚露头不久的小草也绿得那么可爱,远望群山,一片新绿,偶尔见到向阳坡上散落在绿草丛中的、不知名的各色野花也争奇斗艳:红的、黄的、紫的……煞是好看。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我终于到了鸦石村。村庄建在马特拉山的半山腰上,村里到处都透着一种古朴的韵味。村中唯一的一条街道顺山势自下而上,地面由山上一种白颜色的、不规则的石块铺成,由于人们长年的踩踏,有的地方已磨得又光又亮,而有的地方已是坑坑洼洼,昭示着岁月的沧桑。街道两侧的房子也是用白石头砌成的,而房顶盖的却不是瓦,而是大约半米厚的一种茅草,据说用这种茅草盖房顶的房子冬暖夏凉。这些房子中有村公所、邮电所、小教堂、小学学校和村民的住所,还有几个小博物馆。我想,鸦石村之所以值得一看,就是因为它较好地保留了两百多年前的古朴风貌,加上这里的自然风光、历史风情、乡村建筑和鲜活的民间艺术所特有的价值。
  我对村民们的家居充满了好奇,站在窗前往屋里望。我发现,窗户冲着街道的房间不是客厅就是餐厅,几乎家家都有老式的壁炉,还有古朴的大餐桌、木椅子等家具,有的墙上还挂着整张的野熊皮或带着犄角的野鹿头骨等饰品。虽然各家的家具都比较简单,但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村民们的房前或屋后都有个小院子,里面种满了花花草草,有的还种着蔬菜,这些植物都被侍弄得非常整洁,显得生机盎然。
  村民的服装也别具特色,不同年龄的男女装束也不尽相同。年轻姑娘上身穿着绣花短袖白衬衣,外罩浅色紧身马甲,腰扎绣花宽布带,下穿色彩鲜艳的百褶裙,外罩深色绣花短围裙,足蹬长筒黑皮靴。她们美丽、大方,在人群中走来走去,宛如正在盛开的山茶花。当游客和她们迎面碰到时,她们还会很优雅的双手扯着裙角,轻轻一曲膝,给你行个欧洲式的古典礼。已婚妇女的衣料色彩趋于深沉,而且头戴缀着流苏的船型绣花头饰,作为已婚的标志。相比之下,老年妇女的服饰要暗淡得多,她们一律穿黑衣、黑裙、黑袜、黑皮靴,头戴黑色三角巾。男人们则不论年龄大小,都穿着肥肥的长袖绣花衬衣,外套绣有红边和缀着圆钉的黑坎肩,下身穿黑色长裤,腰系绣花黑围裙,足登长筒黑皮靴,头戴窄边黑呢帽,一派威风凛凛的样子。
  节庆活动从村中央的教堂开始。中午12点刚过,教堂的钟声响起,村里的男男女女三三两两地聚到那里,听一位神父布道,人人都显得十分虔诚。布道之后,街上的欢庆活动也开始了。游行队伍由身穿长袍、手持十字架的神父带领,沿着小街,唱着颂歌,队伍中还有一支小乐队用匈牙利的民族樂器进行伴奏,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最热闹的,要数村中央的小广场。这里搭起了一个露天小舞台,村中的少男少女跳起了热情奔放的恰尔达什舞,他们的队伍不断变换,伴随着欢快的节奏,一会儿站成长排,一会儿转圈,并不时发出一声声“呀嗬、呀嗬”的欢叫。上了年纪的妇女们则唱起古老的民歌,花、鸟、樱桃之类的歌词反复出现。
  近几年复活节时,据说匈牙利一些地方的消防队将消防车开了出来,在街上或是敲开院门向女子喷水,当然这样招来的并不是不满,而是欢笑。有的地方的年轻学生在这一天用的则是携带方便的瓶装压力苏打水,甚至是桶装泡沫奶油,专门到女同学家,把水或奶油喷挤到她们的头发上……伴随着复活节的这个习俗,匈牙利民间还形成了许多优美的“泼水谣”。我记得有这么一段:“我一大早就上了路,现在已是饥肠辘辘;双脚已经走得很累,快快让我给你泼水;白色的小兔、红色的鸡蛋,泼完水要亲你的脸。”
  每年复活节,鸦石村这个独特的风俗都能吸引众多世界各国的游客。也正是由于鸦石村保留了匈牙利独特的民俗风情,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其他文献
摘要:“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师生互动,创设情境;关注生活,创设情境;组织表演,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创设情境;视听结合,创设情境。  关键词:互动;生活;表演;活动;视听  中图
摘要: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素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据课程改革要求,本文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美术课程的人文性:即理解美术教育中的人文体现;实施美术教育中的人文培养;发展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关键词:人文内涵;人文体现;人文培养;全面人格教育;美术教育新理念;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粉红椋鸟,是一种体态娇小的候鸟,每年的四五月份从东南亚出发,经过两个月的飞行,越过千山万水,来到新疆的萨孜草原。  到达草原时是6月初,正是草原的夏季。粉红椋鸟便迅速地寻找巢穴产卵,6月末雏鸟便纷纷来到世间。此时,草原蝗虫正是肥美多汁的幼虫阶段。有了营养的供给,雏鸟生长迅速,大约20天左右,成群的小鸟就开始跟随成鸟在草原上捕捉蝗虫了。8月上旬之前,草原上的蝗虫基本绝迹了,粉红椋鸟就又会飞回东南亚。
为《画壁》绘制片头,初露锋芒  张渔是个1988年出生的北京女孩,小时候住在奶奶家,床边有一个很大的樟木箱子,里面尽是古籍画册,她看得入了迷,连天黑都没发觉。这是张渔整个童年最大的宝藏,很多乐趣都在这儿,聊斋、封神等故事在她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当她能拿起画笔画画时,信手拈来来的都是这些可爱搞怪又偏重口味的神、佛、妖、魔。  后来,张渔弄来水墨,准备自学国画,一学才发现,材质、技法、意蕴等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园墙饰作为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在幼儿园的墙饰中,比较普遍的有与教育活动相呼应的主题墙饰,有常规性的主题墙饰,有各个活动区域的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最主要的用途是用来交流,外语的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仅有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让英语教育在课外得到延续和延伸。  关键词:英语教育;课外;延伸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最主要的用途是用来交流。外语的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是外语教学观念的升华。我们作为外语老师应该抛弃旧的教学观念,挣脱考试的束缚,真正把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纳入课堂教学计划中。但平
摘要:阅读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对于学生的应试还是未来的生存发展,阅读都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英语阅读策略的训练是一条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途径。英语阅读策略即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所采取的各种阅读方法和技巧。学生通过科学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阅读教学;
摘要:本文以《江南的冬景》为案例,分析了此案例的背景,详细地对此案例进行了描述,还提出了课后反思,以便能引起广大教师的共鸣。  关键词:语文教学;案例背景;描述;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7-0115  案例背景:  “培养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是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和归宿。然而,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學面临的尴尬是,教师重复学生一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情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因此,兴趣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如果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产生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满怀激情主动学习,这样,语文课堂就成为学生张扬个性、拓展思维、放飞想象的空间。那么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语文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
摘要:语文课是充满着灵动的生命的课堂,怎样用最浅显的方式将深刻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呢?本文从两个角度展开了讨论:即一是从一个角度,巧妙切入,解读文本。学习《背影》一课时,由“作者怎样将父子深情表现得如此感人的”这一个角度入手,按照这个思路来解读文本,不但能将本文的经典之处一一学习,而且学生也由此学得了写作的方法;二是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生成能力,力求教给学生一点有益的东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