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白菜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肿根病、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主要虫害有黄条跳甲、菜螟、菜青虫、斜纹夜蛾、蚜虫等。这些病虫害一直是大白菜生产上的主要问题。据调查,通化市由于近年来各种病害为害严重,严重影响了大白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现将其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1.1病毒病 病毒病为病毒性病害,以蚜虫带毒传播。苗期心叶叶脉失绿,然后产生浓淡不均的绿色斑驳或花叶;成株期叶片严重皱缩,质硬而脆,常生许多褐色小斑点,叶背主脉上生褐色稍凹陷的坏死条状斑,植株明显矮化。 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抗病品种或杂种1代;二是清洁田园,防止杂草或其他十字花科蔬菜的毒源传染;三是适期播种;四是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五是加强肥水管理;六是抓好防治工作,及早治蚜。苗期做好蚜虫防治,可用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施。发病初期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隔7~10 天喷1次,连喷2~3次。
  1.2霜霉病 霜霉病为真菌性病害,从苗期到结球期均容易发病。苗期发病,子叶或嫩茎变黄枯死,真叶发病多始于下部叶背,初生水渍状淡黄色周缘不明显的斑,较长时间后病部长出白霜。在大白菜莲座期至包心期最易感病,初生水渍状淡黄色边缘不明显的斑,持续较长时间后,病部在湿度大或有露水时长出白霉或形成多角形病斑。发生严重时,病斑连片,病叶枯死。 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播种时做好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3%的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0.3%福美双药剂拌种;三是实行轮作。合理灌溉,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四是药剂防治。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喷雾,7 天喷1次,连喷3次。
  1.3软腐病 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发生,病菌从菜帮基部、叶柄、叶缘、叶球顶端伤口侵入,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叶球外露,叶柄或根茎处组织溃烂,流出灰褐色粘稠状物,溃烂处产生硫化氢恶臭味,是该病重要特征。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清洁田园,减少土地病菌残留量,及时拔除病株,并用生石灰粉进行消毒;三是加强肥水管理,实行轮作;四是尽量避免由于自然、人工、虫害而造成的植株伤口。发现小菜蛾、菜青虫等虫害应及时防治,减少植株伤口;五是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喷雾,隔10 天喷1次,连续喷2~3次。也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灌根,发现重病株及时拔除,同时在根部土壤上撒1层生石灰,以免浇水时相互传染。还可在大白菜苗期至莲座期用高锰酸钾600~800倍液喷洒3~4次,可有效防治软腐病,兼治大白菜霜霉病。
  1.4根肿病 白菜幼苗和成株期均可受害。病株叶色变淡,凋萎下垂,在晴天中午前后尤其明显。病株根部肿大呈瘤状,发病后期,病部易被软腐细菌侵染,造成组织腐烂,散发臭气,致使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500倍悬浮液400~500g/株灌根。
  1.5细菌性角斑病 细菌性角斑病主要发生在苗期、莲座期及包心初期。发病初期叶背出现水渍状稍凹陷的斑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膜质角斑,湿度大时叶背病斑上出现菌脓,叶面病斑呈灰褐色油浸状,干燥时,病部易干,质脆,开裂,常与黑腐病复合侵染,加重腐烂、穿孔。由于细菌性角斑病不危害叶脉,因此病叶常残留叶脉,很像害虫为害状。前期病叶呈铁锈色,或褐色干枯,后期受害外叶干枯脱落。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400倍液(大白菜对铜敏感切不可提高用药浓度),每隔7~10 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1.6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中脉,也可为害花梗、种荚。病叶初生苍白色水渍状小点,后扩大为灰褐色至灰白色稍凹陷的圆斑,病斑直径一般为1~2 mm。病斑多时连片,引起叶片早枯。后期病斑半透明状,易穿孔。叶脉上病斑多发生于叶背面,褐色,条状,凹陷。叶柄、花梗和种荚上病斑呈长椭圆形,淡褐色,凹陷。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往往产生粉红色粘质物。防治方法:清除病残体后深翻;与非十字花科作物隔年轮作;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适期晚播,避开高温多雨季节。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多氧霉素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800倍液喷雾,隔7~10 天喷1次,连喷2~3次。
  2.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2.1黄条跳甲 黄条跳甲多发生在幼苗期破心前后,吃光大白菜子叶,造成整株死亡,幼虫只害菜根,使叶片枯死。防治方法:可用5%的锐劲特1500倍液,或90%的敌百虫10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叶面喷洒或灌根。
  2.2菜螟 菜螟具有钻蛀性,给其防治带来一定困难。以幼虫钻蛀性为害,幼苗期心叶及叶片受害,幼苗生长点被破坏而停止生长或死亡,但低龄幼虫在叶片及心叶为害,发生期较整齐。防治方法:可掌握在幼虫初孵化期和蛀心前,用氰戊菊酯3000倍液,或Bt乳剂750g/ha对水600kg,或48%乐斯本乳油2500倍液(用药量450 g/ha)喷雾,连续喷药2~3次,注意将药喷到菜心内。
  2.3菜青虫(菜粉蝶) 1~2龄幼虫啃食叶肉,3龄以上可将叶片咬成空洞和缺刻,严重时仅存叶柄和叶脉。幼虫排出大量粪便,污染叶和菜心,其伤口易导致软腐病。防治方法:用细菌性杀虫剂Bt乳油或青虫菌液剂500~800倍液喷雾,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绿亨稳净2000~2500倍液均匀喷雾。
  2.4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为暴发性害虫,以幼虫食叶、蕾、花和果实,钻入叶球后药剂防治困难。初孵幼虫群集在叶背取食,3龄后分散为害,并能钻入大白菜和甘蓝叶球内,造成整株腐烂,严重时将植株吃成光杆。防治方法:需在幼虫孵化盛期及时用药,宜在3龄前消灭。药剂防治时首先选用生物农药,如Bt乳剂、青虫粉剂。化学农药可选择10%吡虫啉25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等交替使用,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2.5蚜虫 蚜虫往往成群密集在菜叶和嫩茎上,吸食植物体内的汁液,造成严重失水和营养不良。蚜虫除了为害植株外,还传播多种病毒,必须及早防治。 防治方法:可用20%杀灭菌酯6000倍液,或10%吡虫啉150 g/ha对水600~750 kg喷雾,或绿亨稳净2000~2500倍液均匀喷雾。
其他文献
为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年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蓬勃兴起,在联接生产和市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效益农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引导和扶持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本文根据中央、省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1.充分认识大力发展合作社的重要意义   合作社是在不改变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由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
9月29日,珲春市农广校根据培训计划对生产经营型水稻专业学员在市场考察阶段结束后,结合当前农业生产,组织学员开展实践学习活动。  国家三令五申强调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积极推广有机水稻栽培技术,但很多农民朋友们苦于有机水稻成本高、价格低,收入少,大部分学员没有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化肥、农药随意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令人担忧,为了推广有机水稻生产技术,确保水稻质量安全,9月20日~22日珲春市农广校带领生产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玉米一旦感病,单株产量损失达70%~100%,属毁灭性病害。近几年,部分地区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已发展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1.发病症状  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5~6片叶即可显症。玉米粗缩病发病初期,在心叶基部的中脉两侧出现透明的虚线斑点,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叶片。病株的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
从两种铣边机夹持车传动系统入手,详细介绍了两种装置的优缺点,实践证明改进后的装置设计合理,工作可靠.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输尿管结石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输尿管镜
47岁的李先生长期伏案工作,前一段时间忽然感到双眼视力下降。先是看电视及远处的东西觉得模糊不清,一周后就连看书报都觉得困难。不仅如此,还伴有头晕、犯困等症状。起初他以为是自己工作太疲劳,休息会儿就好,没想到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到后来双眼已接近失明的程度,赶紧在家人的陪同下赶往医院。  眼睛有问题当然到眼科。然而,眼科医生的一番检查却没有任何异常发现,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仔细分析他的病情。双眼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