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与血清尿酸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与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47例,所有患者按有无心房颤动及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分为单纯冠心病组(90例)、冠心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组(85例)和冠心病合并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组(72例).记录三组患者年龄、心血管相关病史、尿酸水平、心脏彩超情况及相关用药史,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三组吸烟史、舒张压、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室间隔厚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用药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和冠心病合并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组年龄、收缩压、尿酸、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左室射血分数则明显低于单纯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高龄、LAD和LVEDD增大是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尿酸水平与心房颤动相关性最显著(P=0.001,OR=1.061,95% CI 1.026~1.096).结论 高尿酸水平可能是冠心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对肾损害的影响.方法 229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按24 h平均脉压(MPP)分为EH1(24 h MPP≥60 mmHg,1 mmHg=0.133 kPa)组(128例)和EH2(24 h MPP< 60 mmHg)组(101例).依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生化测定,观察并比较患者脉压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EH1组24 h平均收缩压(
目的 探讨修订版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具(FROP-Com)的预测效果和跌倒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成都市四个社区408例老年人进行关于跌倒情况的问卷调查,其中跌倒风险评估采用修订版FROP-Com.结果 经过修订版FROP-Com量表对408例老年人评估后显示,该量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36,灵敏度为77.6%(66/85)、特异度为93.2% (301/3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清胱抑素C(CysC)、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UAE)的检测,评估CysC在糖尿病和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6例,其中38例UAE在30 ~ 300 mg/24 h的患者归入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28例UAE< 30 mg/24 h的患者归入无肾病的糖尿病(NDN)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2例,其中25例UAE≥3
目的 观察短期应用米力农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和脑钠尿肽变化.方法 应用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20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的变化,并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脑钠尿肽.结果 20例患者治疗后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16/20).治疗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肺毛细血管楔压、中